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yǎng)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建議與策略
1.1聽是人們交際活動最基本的形式,必須加強聽的訓練
葉圣陶老先生生前曾多次強調:“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聽說讀寫來訓練?!薄奥牎泵惺孜唬梢娝闹匾浴UZ文教師在課堂上就是要嚴格訓練學生這種聽說能力。
1.1.1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態(tài)度和習慣良好的傾聽態(tài)度和習慣是:用點頭、微笑、贊許、關注的眼神來注視對方;用表情及簡短的語言來啟發(fā)對方;不輕易打斷對方的話;允許對方發(fā)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見。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不斷以身示范。當學生回答問題時,無論他再怎么結結巴巴,老師都要耐心傾聽,并用微笑加以鼓勵;并要求全班同學都保持安靜,認真傾聽,進而不斷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會聽的好習慣。
1.1.2以讀促聽聽課文朗讀,學生模仿跟讀;聽美文或配樂朗誦,提高審美感悟力。我在語文教學的時候,對于一些經典的文章總是想方設法找聽力材料,或是朗讀磁帶,或是背景音樂,或是資料介紹,盡量只要聲音不要圖像??傊且寣W生能靜下心來,專注地聽。要求他們聽出句子的語氣、語調、重音和表意重心,讓有聲的材料營造恰當?shù)姆諊?,借助聽刺激學生大腦的反應,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將學生自然而然帶入文章的意境之中。以聽促讀,有時反而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聽是一種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教學手段。
1.1.3以學促聽其實學校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聽力最原始、最自發(fā)的訓練就是聽課。對學生來說,在老師指導下的有意識的聽,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的辨識、理解和接受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書面語言理解和鑒賞能力。傾聽重要語段,培養(yǎng)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比如,可要求學生聽出文段中生字新詞的讀音,記錄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歸納語段的大意,收集有關信息。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聽得準、理解快、記得牢,做到聽話全神貫注,邊聽邊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學會高效地抓住語言要點。
1.2說是關鍵,為實現(xiàn)交流奠定基礎
說就是《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口語交際”??谡Z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和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想方設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從最基本的做起,從一句話訓練起,從一段話訓練起,從課堂回答訓練起。第一,課堂發(fā)言訓練法。筆者從教幾十年,發(fā)現(xiàn)能在課堂上大方發(fā)言的學生總是寥寥無幾,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學生個性靦腆,膽子??;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們怕說不好,說錯;還有一些舉手很積極可一站起來說就顯得語無倫次,心理想得和嘴上說得不一樣,總覺得說得不到位,久而久之就影響了發(fā)言的積極性。這些就是不會說的表現(xiàn)。因此對課堂提問我總是在舉手的基礎上采用輪流或抽號數(shù)的方式盡量讓毎一個學生都積極思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表達出來,有時也采用小組競賽制,本組的同學可以互相補充,糾正,若有不同意見也可反駁其他組的看法,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勝心,課堂氣氛就來了,學生的興趣也就高漲起來,有些意想不到的精彩也就來了。當我上《丑小鴨》一文,請大家思考“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原因時,坐在后排的一位平時成績不大好的學生也許是出于起哄的目的大膽提出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只天鵝蛋”。一聽此言教室一下安靜下來,同學們都直直地看著我。我心想這倒是個好機會,于是微微一笑,先肯定了這位同學說的有道理,然后再問大家就這么簡單嗎?也許是看我沒生氣,也許是看到剛才同學的發(fā)言都能得到老師的肯定,這下學生來了興趣,馬上有學生提出反駁意見,認為“丑小鴨”若不經過自己的努力,追求,就算它是一只天鵝,最終也只能被當作一只丑小鴨而埋沒一生。突然,又有同學提出異議:丑小鴨自身并沒有追求美,并沒有渴望變成白天鵝,并舉書本第三段為證“他并不嫉妒他們,他怎能夢想有他們那樣美麗呢?只要別的鴨兒準許他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就已經很滿足了———可憐的東西?!笨蛇@次還沒等我開口同學們又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思索片刻后,有學生反駁了,認為丑小鴨有努力,也舉書本31頁第一段中幾句話為證:“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可是他們……不過這沒有什么關系,這比被人們打死,被鴨子咬,被雞群啄,被看管鴨場的那個女傭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的多!”最后,同學們一致認為,丑小鴨最終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追求美,也渴望變成像天鵝一樣美麗的鳥兒,因此最終變成白天鵝,應該說是丑小鴨堅持不懈追求的結果。這樣,圍繞一個問題,毎個人都積極開動腦筋尋找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并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既鍛煉了思維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說”的能力。第二,課前演講訓練法。課堂發(fā)言訓練有較大的隨機性,有時可遇不可求。為了保證訓練的連貫性和普遍性,我采取在課前5分鐘讓學生上臺講故事的方法訓練。要求每天一位同學上講臺發(fā)言,必須脫稿,內容自定。一開始孩子們很緊張,可多上來幾位同學后,孩子們也總結了經驗:為了不被同學笑話,總是盡量站直身子,放松面部表情,并盡量做到口齒清晰、聲音響亮。課前演講收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第三,情境表演訓練法。以演代說。如教學《石壕吏》請三位同學略加打扮,上臺扮演吏和老婦,把課文的內容邊說邊演表現(xiàn)出來。結果不一會就有同學提意見:吏太溫柔,一點不兇悍,不符合原詩主旨;老婦失卻了三個兒子,怎么還笑得出來;老翁傷心的表情不是這樣,應該這樣……就這樣大家邊看邊說,七嘴八舌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說話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堅持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關鍵是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2結語
其實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并不是截然分開而是相輔相成的,聽說是讀寫的基礎,只有能聽會說,讀寫才有保證,在能聽會說基礎上的讀寫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作者:侯升紅 單位:福建省順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