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培養趨勢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實施和財務治理任務的提出,高校財務工作日新月異,現有財務隊伍已難以滿足高校財務管理和發展建設的需要。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財務隊伍所面臨新形勢的基礎上,對比高校財務隊伍能力現狀和差距,提出當下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培養的熱點和趨勢,以期為提升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實現人才轉型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培養趨勢
引言
隨著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實施和高校財務治理任務的提出,高校財務工作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不僅推動著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加快變革和轉型,更是對高校財務隊伍的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勢下,現有財務隊伍已難以滿足高校財務管理和發展建設的需要,未來高校財務隊伍的能力培養熱點和趨勢,日益成為行業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一、高校財務隊伍面臨的新形勢
(一)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所謂“大智移云”,即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統稱。“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賦予會計行業新的內涵和發展動力,也給會計工作和會計從業人員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會計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改變了會計工作方式,推動了會計工作的管理和創新,促進了會計職能從核算監督向管理再到治理的轉變。例如大量標準化、流程化、簡單重性的財務工作,將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德勤“財務機器人”的產生和應用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大智移云技術的運用把財務人員從票賬表錢稅的基礎性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處理復雜業務、分析財務數據價值、重塑業務流程、提升軟實力等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上。
(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實施自2019年1月1日起,高校正式開始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新準則制度下,高校會計體系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會計核算基礎引入“權責發生制”,與原有“收付實現制”形成雙基礎,賬務處理由“單分錄”變為“雙分錄”;報表也需要分別根據財務會計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根據預算會計編制決算報告,形成“雙報告”制;“5+3”會計要素(即財務會計要素:資產、負責、凈資產、收入、費用;預算會計要素: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引入高校會計體系,會計科目相應增多,核算復雜程度提升。核算模式的改變,會計科目的增加,財務軟件的更新換代等,都給財務人員的工作增加了難度,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必須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能力,這樣才能順利應對新準則制度實施后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高校財務治理任務的提出近年來,高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辦學經費渠道日益多元化,辦學經費大幅度增加,經濟業務越發繁多復雜,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也對財務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在財政體制方面,高校受政府監管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各類巡視、監察、審計不斷,高校在財務工作中暴露出基礎工作不夠規范、規章制度執行不嚴、財經紀律松懈、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內部控制運行不暢、財務信息披露不完全等諸多財務風險問題。因此,必須把加快推進高校財務治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作為新時期高校發展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完善高校財務治理離不開高素質的財務隊伍。高素質的財務隊伍能充分發揮財務治理效能,二者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高校財務治理任務的提出,也為財務隊伍的能力培養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財務隊伍的現狀
目前,高校財務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財務隊伍的能力狀況與新形勢下財務工作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十分短缺。概括來講:(1)專業知識陳舊單一。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后,對高校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時下很多高校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并未及時跟上,財務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更新較慢,再加上缺乏管理、金融、法律、稅收、財政等相關知識,難以有效開展新的財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2)信息技術能力不強。現有財務人員的專業背景大多以財會為主,缺少計算機、信息技術相關的專業人才。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財務軟件更新換代的情況下,財務人員普遍存在會計電算化能力不強,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較弱,并且缺乏互聯網思維的現象。(3)管理型人才缺少。現有高校財務隊伍大多注重基礎性的業務能力培養,強調財務核算和監督工作,忽視財務分析、財務預測、管理決策、內部控制、績效評價和財務風險評估等管理能力的提升,缺少管理型人才,使得財務隊伍在高校發展建設中缺失一定的決策權和管理權。(4)創新意識淡薄。長期以來,高校財務人員已經形成了傳統的工作方式,固化的思維模式。在財務業務處理上,仍習慣于憑老經驗辦事,不愿鉆研新業務;在改進財務服務方式上,又安于現狀,不愿積極思索新模式;在財務軟件操作上,不愿學習新技能,排斥新系統,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和應變能力。(5)綜合能力不強。目前大多數高校財務人員崗位設定是“一崗一編”流動性低,造成業務能力單一,再加上日常工作主要與數據打交道,工作踏實但并不善于溝通協調和組織領導,綜合能力較差,影響了財務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混亂,制約了高校的發展建設,因此,加快提升現有財務隊伍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高校財務隊伍能力培養趨勢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高校在財務隊伍建設方面,亟須更新人才培養理念,重構財務隊伍能力結構。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高校財務隊伍必須著力培養和提高以下五大能力:
(一)財務核心能力由于財務人員的專業性強,高校財務隊伍能力提升的首要目標就是財務核心能力的培養,精通賬務處理、預決算管理、收支管理、納稅申報等日常業務。高校要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式的培養途徑,構建終身教育學習體系,不斷提升財務核心能力。現階段可以從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內容入手,加強新規新策的學習,更新和補充新知識,拓寬新思路,使其滿足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需要,做好財務隊伍的人才保障,提升財務治理效能。同時,還應鼓勵財務人員熟悉金融、法律、管理、內部控制等專業知識,拓寬財務人員的知識面和知識深度,以提升解決復雜經濟業務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能力在大智移云時代下,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技術、物聯網、區塊鏈、數據安全技術等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精細化水平,提升了財務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財務工作的成本,也對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與開發等相關知識,熟悉運用Excel、SPSS、Stata等數據信息處理工具,提升數據整合處理和運用能力,為做出專業、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分析、評價和預測奠定能力基礎。同時,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后,高校的財務系統隨之更新換代,新的財務系統功能更強大,操作也更復雜,財務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新系統的操作,提高業務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三)管理能力高校為了滿足快速發展和管理的需要,應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入到財務隊伍的培養中,加強財務人員統籌協調、決策分析、組織規劃、職業判斷、績效評價和風險防控等管理能力的培養,促進會計職能從核算監督向管理轉變、會計人才從核算型人才向管理決策型人才轉變,這也是新形勢下,財務隊伍能力培養的重要趨勢和方向。管理能力是財務隊伍能力培養中一個難點,一方面要加強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要在管理實踐中不斷訓練和總結,這樣在高校業財融合的過程中,才能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參加到高校戰略發展和管理決策當中去,把握高校財務工作發展趨勢,提升經費使用和管理專業化水平。
(四)創新能力創新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新形勢下,高校財務工作同樣需要實現創新發展,這就要求高校財務人員應當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高校財務隊伍應積極應對新時期新挑戰,接受新思想、開拓新視野、學習新知識、適應新變化、把握新機遇,打破原有界限,積極開拓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改進財務業務流程,以提高財務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提升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五)綜合能力對高校而言,要建設與新形勢相適應的財務隊伍,除以上所提能力外,還應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既要有“專才”,也要有“通才”。這里所提到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個人領導能力、應變能力、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跨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提升財務隊伍能力的關鍵點,也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提高財務人員綜合能力,培養綜合型人才,能更好地引領財務隊伍整體建設,帶動財務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從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結語
新形勢給高校財務隊伍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高校必須順應時代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人才強校”戰略,把培養高素質財務隊伍納入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中。重點培養財務人員的財務核心能力、信息技術能力、管理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等,建立一支“精會計”“懂技術”“善管理”“勇創新”“綜合型”的財務隊伍,推動財務隊伍的價值轉型,為高校財務管理和發展建設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田菊會,顧達,劉佳林.會計人才培養熱點及趨勢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8(64):15–19.
[2]蔣葵,葉雷.基于“大智移云”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0(05):12–15.
[3]黃志雄.政府會計人員勝任能力框架構建[J].財會月刊,2020(07):86–91.
作者:翟姣姣 劉媛 田映紅 陽靈芬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計劃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