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廣泛普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對于高職生來說,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但是,就目前我國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整體現狀來看,高職生的就業能力普遍不高,在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嚴重影響了高職生的長遠發展。為此,本文針對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培養和提升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策略
就業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業能力可能過關,但是就業能力相對不足,導致其競爭優勢不斷下降,而這也是造成高職生就業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廣大教育者必須要加強對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結合專業特點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爭取在強化學生就業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更多綜合性的優秀人才,從而推動我國人才建設的全面發展。
大學生就業能力指的是學生獲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也可以說是學生能夠自主進行角色轉換的能力。對于高職生而言,只有具備較強的就業能力,才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專業領域中,在推動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能實現學生的專業成長。[1]但是,就目前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來看,其就業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許多高職生的就業能力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職業素養欠缺。許多高職生在實際工作中都缺乏端正的工作態度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對待工作機會往往以消極的態度應對,同時缺乏良好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只想著逃避或推卸責任,并沒有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第二,專業技能不足。現階段,許多高職生在實際工作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要么就是缺乏過硬的理論基礎;要么就是缺少豐富的實踐經驗,導致許多學生因專業技能不足而無法勝任工作,不僅降低了高職生的就業能力,而且還阻礙了他們的全面發展。第三,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對于大學生來說,綜合素質主要指的是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情況。但是,目前許多高職生都缺乏上述能力,有些學生不善于合作與交流;有些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有些學生缺乏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這些都是綜合素質不高的表現。
2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許多高職院校及教育工作者也紛紛投身于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工作當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有一些問題亟須解決。
2.1學校層面
從學校層面上來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工作的主要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人才培養目標脫離實際,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并未以市場為導向,導致“人才剩余”的現象較為嚴重,一些人才緊缺的專業無人報考;一些人才過剩的專業報考人數眾多,嚴重違背了市場供求原則,最終導致高職生的就業能力不斷下降。第二,課程設置不合理,許多高職院校由于缺乏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導致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并沒有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只是一味地注重對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還降低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與全面性。[2]第三,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和老套,許多教師在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過程中仍采用的是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最終影響了學生就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2.2個人層面
從個人層面上來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工作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許多高職生都缺乏正確的職業觀念和就業心態,他們認為工作沒有了可以再找,因此很難珍惜現有的工作機會,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許多大學生都缺乏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而這也是造成大學生職業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大學生缺乏對就業政策的正確解讀,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國家頒布了許多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而由于缺乏對國家政策的關注和分析,導致許多大學生都浪費了大好機會,最終無法逃脫就業難的困境。
3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的有效策略
3.1以市場為導向,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
市場是檢驗高職生就業能力的主要“基地”,要想強化高職生的就業能力,高職院校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以便滿足學生長遠發展的實際需要。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全面掌握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不斷加強對稀缺人才的培養,積極拓展學生的專業發展空間,爭取在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同時,也能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從而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廣大教育者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結合就業情況引導學生對就業政策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幫助學生明確發展定位,從而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3.2以專業為依托,構建完善的課程教育體系
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培養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基本前提,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要以專業為依托,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以便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首先,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專業特點設置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促使不同專業的學生能夠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從而強化自身的就業能力。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廣大教師還應該將就業指導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學生在強化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能樹立科學的職業觀念,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3]其次,為了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廣大教育者還應該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采取多樣性的教育手段,爭取在增強就業指導效果的同時,也能優化高職教育體系,從而推動高職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
3.3以學生為依據,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
由于每個高職生的能力素質和職業規劃都不盡相同,因此對于就業指導服務的需求也具有較大的差異,這種需求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生自身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力具有較強的個性化和獨特性,每個學生所適合的職業領域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對于職業指導的要求也是有高有低;第二,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專業環境也是存在較大差異的,而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學生對就業指導服務的需求水平。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以便為學生指明正確的就業方向,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一方面,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為其劃定職業范圍,促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優勢和長處充分發揮出來,以便更好地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潛能的開發,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心理和人格魅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勝任今后的工作,從而為滿足學生長遠發展的實際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
3.4以實訓為核心,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為了強化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廣大高職院校及廣大教育者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切實做到以實訓為核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訓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來拓展學生的實訓空間,積極整合豐富的社會資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并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自身的就業能力,從而為實現學生的專業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3.5以創業為動力,引導大學生理性自主創業
近年來,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國家出臺了許多關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旨在拓展大學生的就業領域,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這種形勢下,高職生必須要抓住機遇,將自主創業作為自身發展的根本目標,以便開辟出全新的發展道路,爭取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解決更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廣大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地、理性地看待自主創業,幫助學生找準市場定位,以便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顯著提升。首先,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理的創業項目,比如技術型項目、知識產權型項目等,促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不同項目的創業難度,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其次,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創業項目為其提供多樣性的培訓,以便強化學生的創業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就業需要。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大力推廣的今天,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只有切實做好高職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工作,才能強化高職生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為此,高職院校及廣大教育者必須要認識到培養高職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實際問題和專業特點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和教育體系,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以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從而滿足學生的就業需要。唯有如此,才能切實解決高職生“就業難,難就業”的問題,從而充分發揮高職院校育人成才的作用與優勢。
參考文獻:
[1]查良松.試論高職大學生就業能力低的原因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2).
[2]鄭月波.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狀況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04).
[3]劉玉升,褚蓉.高職院校畢業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
作者:史丹艷 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