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藝設計教育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由于我國的環境設計專業設立時間較晚,導致目前行業市場上優秀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緊缺。另外,我國環境設計專業前身來自于建筑設計和園林設計專業,在學術方面不具備較強的獨立性。近年來在環藝設計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力帶動下,我國的環境設計教學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質方面的效果還不明顯。根據國外先進的專業教學實踐來看,一名優秀的景觀設計人員應該具備優秀的綜合素質[1]。因此,對環藝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更加有效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名優秀設計人員應有的能力素質,才能為有效提升我國的環藝設計教學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環藝設計教育中學生所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
(一)市場能力在環藝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認為市場能力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無關緊要。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不僅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存在,在其他專業教學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必須要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服務,這是教育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傳統的教育工作中,對學生市場能力的培養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無法滿足工作實踐需要,導致其在參加工作以后重新進行學習。對于環境設計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加強學生市場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為提升專業實踐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文化能力任何優秀設計作品的創作,都是在對文化內涵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對文化特別是本民族的文化有著深邃的洞察和理解,就無法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我國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底蘊和內涵[2]。從環藝設計角度來看,出現了較多堪稱偉大的設計成果。而這些優秀的成果都是對文化內涵深刻獨到理解的充分體現。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展,為環藝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發揮空間,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先進獨特的設計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精髓和內涵的深入挖掘,從而打造具有厚重文化積淀的優秀作品,以此來提升作品的價值和生命力。
(三)審美能力環藝設計從本質上講就是通過專業手段的運用來進行美的內涵表現。因此,該專業包括的所有知識元素都屬于形式范疇,運用專業思維對知識元素進行改造并表達出特定的藝術審美效果,是環藝設計的核心目標。但是,“美”屬于較為抽象的事物,朱光潛對“美”曾經有關一段經典的總結: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系上面[3]。而且,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對美的認知也存在較大不同,這就意味著環藝設計人員對美的追求必須要把握合理的尺度,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較為全面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包含的內容也是復雜多樣的,例如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社會美等都屬于美的具體表達。針對環藝設計專業,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應當圍繞著對環藝審美的理解來開展,也就是所謂的鑒賞能力。只有通過有效的鑒賞,才能充分吸收成功作品中有價值的部分,經過個人專業思維能力的加工,進行具有個人色彩和風格的作品創作。
(四)設計能力設計能力是環藝設計專業最為核心的部分,是教學水平最直接的體現。一般而言,設計能力主要分為美學設計能力和設計方法能力,因此這兩項能力對學生來講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專業教學實踐中,會更加側重于對前者的培養,如果學生僅能夠掌握設計方法或對部分設計工具的應用,對于設計創作來講是遠遠不夠的。設計手段不能完全取代環藝設計專業本身。從專業角度來看,優秀設計作品的創作與設計方法、工具是沒有較大聯系的。對設計方法和設計工具精準熟練程度的過于追求是我國環藝設計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誤區。從環藝設計行業角度講,我國很多環藝設計項目都被外國的設計機構壟斷,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的環藝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所造成的,這也反映了我國的環藝設計教學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能力匱乏[4]。
三、環藝設計教育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路徑
(一)市場能力培養路徑第一,要求學生具有細分行業市場預測能力。環藝設計所包含的知識較為復雜廣泛,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能一一涉足。因此,學生只有細分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合理的分析判斷,從中選擇自己最適合的專業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職業生涯發展,為環境設計事業的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環藝設計專業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從本質上講離不開環境設計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因此,環境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便是向市場提供專業領域具備優秀能力和素質的高精尖人才,防止人才嚴重同質化現象的出現。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促進環藝設計行業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更為環境設計教學水平的穩定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第二,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學生在就業以后會經常接觸到與設計成本有關的知識問題,這是因為在實踐工作中,任何設計工作都有著成本的限制。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環境設計專業知識體系中的成本控制并未得到重視,從而導致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成本意識。學生在設計創作中過于追求設計審美等方面的效果,導致設計成果遠超出預算范圍,受到委托設計方的否定與拒絕,從而使設計作品失去了現實的價值和意義。第三,學生要具備良好的時尚元素的捕捉能力。在現代化市場環境下,市場上所流行的時尚文化和潮流不僅是一種美學元素,更是一種商業元素。在工作實踐中,委托設計者必將會非常注重對商業利益的追求,這就決定了環藝設計從業人員必須有對市場流行元素的敏銳捕捉意識和能力,甚至要具備良好的市場前瞻性。如果環藝設計人員所設計的作品與市場流行時尚文化相違背,就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總之,市場能力是從事環藝設計專業學習的學生所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素質,也是今后走向成功輝煌職業生涯道路的基礎。但是,我國的環藝設計專業教學中關于學生市場能力的培養還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
(二)文化能力培養路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存在較大難度的,這是因為文化所涉及的知識較為廣泛。但是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不同風格特點的文化情景,引導學生加強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設計思考和訓練。對于一個設計主題,要求學生從不同的文化角度來進行設計創作,并且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對中西方的經典設計作品進行分析鑒賞的能力,全面準確地識別不同國家的設計作品在文化內涵方面所具有的差異表現。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更多領域知識文化的學習,有效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提升文化藝術思維能力。
(三)審美能力培養路徑第一,培養學生的系統審美能力。系統審美,指的是運用專業、完整的方法對美進行理解與表達的審美方法。非系統的審美對美的理解往往是比較狹隘、片面的,對學生全面深刻的理解優秀作品造成不利影響,從而也就無法讓學生正確吸收借鑒優秀作品來提升自身的專業設計水平。第二,將審美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訓練當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組織的設計訓練具有較強的盲目性,在培養學生應用軟件工具方面投入了過多的精力,無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無法獨立完成作品的設計創作,這與環境設計專業設立的初衷相違背[5]。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日常設計訓練活動中,應當將主要精力放在對色彩、形態等方面的學習把握上,并且要從對優秀作品的模仿和理解開始入手。
(四)設計能力培養路徑造成我國環藝設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徹底扭轉這一被動局面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首先教師要從我做起,加強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以逐漸縮小與國外先進設計水平的差距,重點是要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而非專業教學內容。其次,在教學內容方面則要更加注重對本民族文化審美內涵元素的理解和挖掘。要給予學生學習創新活動充分的支持和鼓勵,促進其養成良好的獨立審美思維,提升學生對創造優秀設計作品的自信心。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對經典作品的模仿設計訓練。不斷吸收借鑒經典作品的價值,并且鼓勵學生在創作實踐中努力實現對經典作品的超越與突破。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的專業學習與進步創造充足的鍛煉平臺,而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行業市場上將會需要更多的環藝設計人員。而我國環藝設計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需要依靠每一名環藝設計從業人員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才能夠實現。行業的發展也對設計人員所具備的創新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市場適應能力等有著更高的要求,而學生的這些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教學來完成。因此,從事環藝設計專業教學的老師必須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從培養學生的市場能力、審美能力、設計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入手,為向社會輸送一流的環藝設計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淇.高職環藝設計專業色彩情感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8):126-127.
[2]陳虹宇,凌寶玉.文化的邏輯:不止于設計——以環藝專業博物館展陳設計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8(9):119-120.
[3]戴煜軒,馬妮婭.環藝設計綜合環境設計教學創新性探析[J].智能城市,2016,2(9):136.
[4]耿舒暢.環藝設計教育的工業化傾向研究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7):159.
[5]劉陽.環藝設計綜合環境設計教學創新性探析[J].大眾文藝,2010(22):243-244.
作者:馬嘉譚 單位: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