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神經內科患者昏迷臨床診斷治療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究神經內科患者昏迷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經內科昏迷患者60例,對患者進行血尿常規、血糖、顱腦CT、心電圖等檢查,個體化治療患者,分析患者的搶救情況,統計分析患者搶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結果60例患者中,搶救成功55例,搶救成功率為91.7%;搶救失敗5例,搶救失敗率為8.3%,其中腦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1例、急性中毒1例、顱內感染1例,分別占3.3%、1.7%、1.7%、1.7%。患者搶救后RR、PaCO2均顯著低于搶救前(P<0.05),SaO2、PaO2均顯著高于搶救前(P<0.05)。結論最短時間內判斷神經內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并給予其規范、科學、合理的搶救能夠促進患者搶救成功率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神經內科;昏迷;診斷;治療
昏迷屬于一種嚴重意識障礙,患者喪失軀體運動、覺醒狀態,疼痛刺激也無法恢復[1]。通常情況下,患者缺乏顯著的發病原因,導致醫護人員的診斷難度增加,最終造成無法及時治療患者而惡化病情[2]。本研究旨在探究神經內科患者昏迷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經內科昏迷患者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齡22~78歲,平均(56.3±9.4)歲;昏迷程度:輕度30例,中度24例,重度6例;發病原因:腦血管疾病33例(腦出血11例,腦梗死8例,腦腫瘤7例,酮癥酸中毒7例),糖尿病10例(并發低血糖6例,高滲低滲昏迷4例),急性中毒12例(有機磷農藥中毒5例,酒精中毒4例,亞硝酸鹽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其他5例。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具有完整的病歷資料;均符合昏迷的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有抑郁癥;假性昏迷。
1.3方法
1.3.1檢查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在短時間內對患者進行血尿常規、血糖、顱腦CT、心電圖等檢查,爭取更多時間進行搶救。個體化治療患者,對患者全身進行分診治療,監測其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積極預防感染,保證患者重要臟器功能,管理患者血糖[4]。
1.3.2搶救方法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開展搶救工作,如果患者為藥物中毒,則首先徹底洗胃,必要的情況下應用特效解毒劑[5];如果患者顱內出血,則轉入腦外科,給予其急診手術治療[6];如果患者心衰竭,則同時給予其利尿、擴血管、強心治療[7];如果患者休克,則對其應用活化藥物,對其血容量進行擴充,從而改善其血液循環[8];如果患者為急性大面積腦梗死,則對其腦細胞進行保護,給予其脫水治療,以促進其顱內壓力的降低[9];如果患者有低血糖,則給予其注射納洛酮注射液[10];如果患者有高血糖,則給予其靜脈滴注胰島素,對其血糖變化進行監測[11]。
1.4觀察指標
①搶救情況;②呼吸頻率(RR)、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搶救情況分析
60例患者中,搶救成功55例,搶救成功率為91.7%;搶救失敗5例,搶救失敗率為8.3%,見表1。
2.2患者搶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比較
60例患者搶救后RR、PaCO2均顯著低于搶救前(P<0.05),SaO2、PaO2均顯著高于搶救前(P<0.05),見表2。
3討論
大腦皮層及皮層下網狀高度抑制為誘發昏迷的主要原因,這時患者具有嚴重的腦功能障礙,與同類疾病未昏迷患者相比危險性、死亡率更高,因此,為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關鍵是及早診斷與治療[12-13]。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4-16],昏迷患者100例中,主要誘發因素為急性中毒、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搶救失敗9例,搶救后患者具有顯著較優的RR、SaO2、PaO2、PaCO2水平,因此認為在最短時間內判斷神經內科昏迷患者病因并給予其規范、科學、合理的搶救能夠促進患者搶救成功率的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60例患者中,搶救成功55例,搶救成功率為91.7%;搶救失敗5例,搶救失敗率為8.3%,其中腦血管疾病2例、糖尿病1例、急性中毒1例、顱內感染1例,分別占3.3%、1.7%、1.7%、1.7%。患者搶救后RR、PaCO2均顯著低于搶救前(P<0.05),SaO2、PaO2均顯著高于搶救前(P<0.05)。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臨床應該全面了解神經內科昏迷患者的病情,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提升患者治愈率。綜上所述,最短時間內判斷神經內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并給予其規范、科學、合理的搶救,能夠促進患者搶救成功率的有效提升。
作者:黃達 單位: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