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內科常見疾病診斷及處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處理。方法:回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臨床資料,對口腔內科常見疾病診斷及處理進行總結。結果:60例患者中17例為牙根尖周病,16例為齲齒,8例為牙周病,16例為牙髓病,3例為其他疾病,經對癥治療,56例為顯效,2例為有效,2例為無效,總有效率達到96.67%。結論:常見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齲齒、牙周病、牙髓病等,通過臨床診斷采取對癥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確保口腔健康。
【關鍵詞】口腔內科;疾病診斷;口腔疾病
牙髓病、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創傷性潰瘍屬于常見口腔內科疾病,在《口腔粘膜病學》[1]中關于口腔內科疾病記錄達到80多種,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日漸提升,人們飲食結構出現巨大改變,許多患者多存在胃熱、胃火上炎情況,導致牙齦發熱、紅腫、疼痛,引起口腔黏膜、舌頭等出現膿包、潰瘍等,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拉低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口腔內科常見疾病診斷及處理進行分析總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納入此次研究,其中32例為男性,28例為女性;最小年齡4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35.5±4.9)歲;病程1~8個月,平均病程(4.5±0.8)個月;涉及疾病含齲齒、牙根尖周病、牙髓病、牙周病等;所有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研究;排除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及溝通功能障礙者。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將患者臨床癥狀作為診斷參考依據,對口腔疾病類型進行判斷;齲齒:患者牙齒窩溝、牙頸部、鄰接面形、色、質均出現異常變化,齲齒存在齲洞;淺齲自覺癥狀及齲洞表現不明顯;中齲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可能出現明顯酸痛感,去除刺激后臨床癥狀可得到緩解,但存在明顯齲洞;深齲出現明顯毀壞,齲洞較大且深,一旦出現外界刺激出現嚴重刺激性疼痛,部分患者還存在口臭、口腔潰瘍等情況。根尖周病:病菌感染、創傷是引起根尖周病主要因素,根尖周部位出現竇道開口、肉芽腫、膿腫表現,病程時間越長,病情加劇,患者疼痛越嚴重,借助X線觀察根尖形狀、投射區邊界可判斷根尖周病種類。牙髓病。主要表現為牙髓息肉、牙變色,存在明顯自發痛,受外界刺激時疼痛更嚴重,X線檢查存在髓石和牙髓鈣化情況。牙周病:患病部位集中于牙周組織,通過組織培養,X線、血液常規檢查可對患者病情程度進行判斷,臨床主要表現為出血、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牙齦炎癥,疼痛、膿腫等,雖臨床癥狀表現不突出,但仍會對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1.2.2治療方法齲齒:臨床針對齲齒治療主要以改善牙齒形態,恢復固有功能為主,治療時需先磨出齲壞組織,并使用氨硝酸銀、氯化鈉抑制齲壞部位,如患者為中齲或深齲,需做好牙髓保護,同時采取嵌體、銀汞合金充填術、復合樹脂填充術修復齲洞及缺損牙齒部位,以提升牙齒穩定性。牙根尖周病。采取根管治療術、切開排膿、開放引流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通過針灸、鎮痛藥物、抗生素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牙周病。輕度、中度牙周病患者行潔治、根面平整、刮治等基礎治療,并給予患者適量藥物,緩解病情癥狀;如患者牙周病較為嚴重,則采取調牙合、牙周夾板、正畸治療對病變部位進行修復,治療期間需注意排除局部刺激,加強口腔清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維生素含量豐富食物,切忌辛辣、刺激食物及飲酒。牙髓病。打開髓腔,將炎癥物質、膿液進行取出及引流,從而改善患者牙髓炎,必要時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行牙髓摘除、根管治療術、去髓術、牙髓切除術。
1.3觀察指標
口腔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處理分析,臨床效果評價標準:顯效:患者患病部位出血、膿腫、疼痛、牙齦炎癥、牙槽骨吸收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患病部位出血、膿腫、疼痛、牙齦炎癥、牙槽骨吸收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劇;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結果
2.1患者臨床診斷結果分析
60例患者主要表現為牙根尖周病、齲齒、牙周病、牙髓病及其他疾病,詳見下表1。
2.2患者臨床治療結果分析
60例患者中56例(93.33%)為顯效,2例(3.33%)為有效,2例(3.33%)為無效,總有效率為96.67%(58/60)。
3討論
近年來,口腔疾病患病率持續上升,其患病因素多與患者生活習慣不良,飲食不規則等有關,嚴重影響患者口腔功能、咀嚼功能及說話,隨著患者病情加重,疼痛劇烈,還會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質量[2]。研究表明[3-4],牙根尖周病、齲齒、牙周病、牙髓病均為常見口腔疾病,臨床可通過組織培養、X線、血液常規檢查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而在治療時,需結合患者發病因素、具體病情進行有效治療,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疼痛程度,在處理是主要指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矯正異位、防止癌變、擴散、預防復發為主,具體方法表現如下[5-6]:藥物治療。口腔疾病治療時主要以激素、維生素和抗生素為主,其中抗生素主要起到抗感染、抑制病毒、真菌及細菌,維生素則可補充患者機體所需微量元素,激素屬于免疫抑制劑及免疫增強劑,通過口腔用藥,可直接控制口腔中維生素菌,緩解患者炎癥及感染,提高口腔免疫能力。填補修復。該治療方式主要用于根周病、牙髓病治療,通過對病壞牙齒進行填充,可改善牙齒空洞,抑制細菌滋生,緩解壓痛癥狀;在填充時多選擇玻璃離子體、高分子復合樹脂作為填充材料修補齲齒窟窿;而牙髓病患者則采取丁香油酚類、氫氧化鈣對牙齒進行保護及根管填充。局部止血。口腔疾病容易導致患者牙齦出血,許多患者缺乏口腔疾病認知觀念,容易忽略牙齦出血問題,在治療時可通過壓迫止血、局部止血、止血粉、縫合、止血劑、腎上腺素等進行止血。飲食及健康指導。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應加強患者健康宣教,幫助患者養成正確的疾病認知觀念,了解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識,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日常多攝入維生素含量豐富分蔬菜、水果,切忌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合理飲食,維持機體營養均衡;加強口腔清潔,定期回院復診,以免病情復發;戒煙戒酒,保持充足休息,積極和患者溝通交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及自身經驗,對患者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盡量使用新型藥物,如米卡芬凈、特比奈芬、伏立康唑等三唑類藥物,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避免不良反應。綜上所述,常見口腔疾病包括牙根尖周病、齲齒、牙周病、牙髓病等,通過臨床診斷采取對癥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確保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歐曉艷,曾藝旋,聞健瓊,等.江西省3~5歲兒童對口腔衛生服務需求與就診利用的現狀及對策[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8,36(6):650-655.
[2]王大水.淺談口腔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處理[J].當代醫學,2015,21(14):54-55.
[3]李風云.淺談口腔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處理[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1):36-37.
[4]景泉,穆月,萬闊,等.綜合醫院口腔科院內會診分析及其對臨床教學指導作用[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8,38(8):1187-1191.
[5]董青山,郭家平,王翔,等.口腔頜面頸部重度多間隙感染合并下縱膈炎的診療分析[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8,34(3):170-173.
[6]許歡.口腔綜合治療機常見問題的解決技巧與淺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8):162-163.
作者:寧佳 單位:大慶油田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