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終端在腫瘤內科醫學中的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研究以腫瘤內科傳統授課模式為基礎,結合移動終端提供的碎片化教學,對醫學生進行臨床醫學授課。結果表明定向碎片化學習與傳統教學的結合應用,對于采取結合模式的觀察組學生的成績有顯著提高,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探討定向碎片化學習的優點和弊端,以期對臨床的腫瘤醫學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腫瘤內科;教學
0引言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智能終端設備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就醫環境,并對當前醫學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研究顯示智能終端設備可以方便快捷的訪問各種醫學教育資源,用以指導醫學生臨床實踐。使用移動智能終端可以讓醫學生獲得廣泛的學習資源,其中包括解剖學、藥理學、臨床實踐指南及專科的電子書籍。“碎片化學習”是指學習者利用分割的時間對被分割的學習內容進行非正式的一種學習[1-3]。如何將碎片化學習與移動智能終端有機融合于腫瘤內科的具體教育實踐當中,了解其潛力、影響及局限性是擺在教學單位、臨床帶教老師和醫學生面前的難題。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碎片化學習對醫學學習產生了較為積極的影響,利用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可以快速獲得相關信息,使得理論知識和實踐較快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高醫學生學習效能。盡管上述學習方式廣受大多數學生喜愛,但碎片化移動終端學習未不一定能夠對學習成果產生積極影響。研究表明,盡管廣大醫學生對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醫學知識呈積極的態度,但智能終端設備上相關醫學背景的資料使用率仍然較低。本研究針對醫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效率不足的現狀,通過定向改進調整碎片化學習時間,為臨床腫瘤內科教學提供相關參考依據,為進一步將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移動終端學習醫學知識引入臨床實踐提供相關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呼吸腫瘤內科臨床實瘤學研究生共30名,將上述銅須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15名學生。兩組學生在相關個體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入科考核成績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同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結合隨機碎片化教學結合方式教授,觀察組單純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結合定向碎片化教學結合方式教授。相關教材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腫瘤學》。課程教授結束時,所有同學均參加理論考試和實踐能力考核,并對考試成績進行考核。
2教學設計
2.1教學內容
該研究以呼吸系統腫瘤為例。按照相關教學大綱要求,該內容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系統掌握肺部腫瘤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影像學檢測、治療原則等,在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將相關知識點清晰展現給入科學生。
2.2教學方法
2.2.1授課方法
理論授課通過多媒體教學講授,實踐技能課通過多媒體教學結合人體模型模擬進行。
2.2.2“碎片化”學習模式
觀察組學生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帶教教師定向碎片化學習的模式進行學習碎片化學習的相關內容包括:采用先關教學內容制定關鍵字搜索策略,譬如輸入肺癌靶向治療,對課堂教授的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學習,將網絡多媒體相關圖片、視頻、圖文介紹進行在線學習。
3評價方法
進行系統性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將學生在科期間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查房問答正確率及出科考核成績作出相關評價,采用100分制,理論考核占70分,技能考核占30分,上述數據采用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4結果
兩組醫學生理論考試成績與技能考試成績的比較顯示,觀察組實驗理論考試成績與技能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
5討論
5.1目前腫瘤內科臨床教學面臨的困境
以往的腫瘤內科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帶教老師往往采用理論的系統講解和臨床實習相結合的模式。然而,學生學習了腫瘤各亞專科相關知識,但難以對肺部腫瘤形成較為系統、整體的認識。因為肺部腫瘤治療手段多樣,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特點、不同的基因特征,造成不同的個體治療方案的不同。近年來隨著腫瘤內科相關領域研究進展突飛猛進,如何在短時間內將前沿的相關腫瘤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與此同時,在具體的臨床實踐應用中,如何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不同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是擺在每一個臨床帶教老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5.2移動時代碎片化學習已經蔚然成風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4G信號網絡的全面覆蓋,智能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的載體已經普及開來,給醫學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為每一位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開展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提供機遇。同時,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空閑時間碎片化的現象與日俱增,科技的發展,新事物的出現,當前的醫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課堂傳統的照本宣科,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已然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思維慣性,隨時隨地解決問題促使更多的醫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在不讀的學習,碎片化學習已經深入到每一位醫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
5.3基于定向碎片化學習理念在腫瘤內科教學中的應用
腫瘤內科學是腫瘤學專業綜合治療的基礎之一,與腫瘤外科、腫瘤放射治療學一起構成腫瘤學醫學生學習基本課程。由于教學涉及內容廣泛、學習時間有限,相關理論深奧,利用碎片化學習理念進行學習存在以下優勢:(1)學習的靈活度增加:將腫瘤內科學相關治療進行有效分割后,每個個體可以自由支配相關碎片時間,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時間的自由掌控。(2)對知識體系針對性加強:知識體系被分割后,學生可根據自生的特點,重點掌握自己尚未掌握的部分,激發每個個體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效率上更富有成效,大大縮短對知識體系的學習周期[4]。
5.4碎片化學習的不足
盡管基于智能設備的“碎片化”學習模式具備較多的優點,但必須顧忌到《腫瘤內科學》自身學科本身的特點,當帶教教師將龐大的腫瘤內科體系相關知識分解成形式多樣的碎片化教學內容,勢必會導致相關課程缺乏系統性和條例性,進一步導致學生對總體知識框架的把控。此外,醫學生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過程中精力往往是較為分散的,如何保障碎片化學習效果,是擺在碎片化學習者面前的難題。因此,授課者必須探索碎片化學習知識評估體系,從而適應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腫瘤內科學教學的需要。基于上述的不足,本研究有針對性利用定向碎片化時間學習理念學瘤內科相關知識體系,將原來較為寬泛的學習目標具體化,有針對性的利用碎片化時間,是對現有教學體系的一種大膽嘗試和補充。有效實現推送課程的規律性、定期性、邏輯性和嚴謹性[5]。
綜上所述,利用定向碎片化時間教學是在腫瘤內科教學中的大膽探索和創新,將4G網絡發展的成果與臨床相關知識體系巧妙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定向碎片化時間有效發揮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提高醫學生對相關知識框架的把控,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腫瘤內科的理論體系,改變了教學過程中較為隨意學習的弊端,將學習變成是一種主動、有方向目標的學習,大大提高了腫瘤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竹立,趙師紅.碎片化學習如何化弊為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2):4-10.
[2]胡鐵生.碎片化學習的誤區與對策[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8):74-5.
[3]張安勇,戰強.成人碎片化學習探索[J].繼續教育,2015,(10):6-7.
[4]王德興,謝霞冰,于慶梅,等.基于微信的碎片化學習數據結構課程探討[J].考試周刊,2019,(27):37-8.
[5]董利明,何曉研,朱雪迎,等.基于互聯網云平臺的碎片化學習行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3):178-9.
作者:王惠臨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呼吸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