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供應鏈下的農產品物流運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物流運輸
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農產品物流模式要與我國農產品發展和市場化需求相適應。江蘇省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是中國綜合水平發展最高的省份。2019年全省總人口達到了8029.3萬人,位居全國第五,是全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發達的經濟和眾多的人口數量,對物流特別是農產品物流的需求顯而易見。因此,本文結合江蘇的農產品發展現狀,對于江蘇地區的農產品物流運輸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1農產品及農產品供應鏈概念
農產品是指農業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土特產等。國家規定的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各類加工過的產品。中國統計年鑒將初級農產品的統計范圍限定為農作物、水產品、林產品和畜產品等,即農林牧漁業農產品。農產品供應鏈是基于農產品這一特殊類型的產品形成的供應鏈。目前學術界對農產品供應鏈的概念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國外學者F.RLin和M.JShaw.(1998)認為農產品供應鏈應視為一個動態網絡系統,該系統涉及人、物資和信息,由供應商、制造商、經銷商和消費者組成[1]。國內學者冷志杰等(2005)認為,農產品供應鏈主要是指由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商、農產品種植者、養殖者、加工者、物流服務提供商、消費者等各個環節構成的組織形式或網絡結構[2]。孫開釗(2015)認為,農產品供應鏈就是為了實現農產品的價值而將利益相關方連接在一起的網鏈狀體系[3]。本文認為,農產品供應鏈是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主要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完工后,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對農產品的收購、包裝、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等一系列業務活動。最原始的農產品是有生命特征的動植物,由于其自身特點,如易受天氣變化影響、保質期較短等,農產品供應鏈上的業務活動具有復雜性和不穩定性,農產品物流具有高時效性。
2農產品物流運輸的要求
2.1較高的運輸技術
對于農產品,物流運輸的要求與其他工業產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農產品生產具有季節性和區域性特征,農產品又具有易腐易爛的生理特性,對包裝、冷鏈運輸和儲存都提出較高的要求。在物流運輸過程中,要求隨季節變化調整運輸方式,以確保消費者收到不變質的農產品;其次,農產品在流通中往往存在著信息傳遞的阻礙,會使得農產品在各個主體之間的供求信息無法準確掌握,由此增大了農產品物流的難度。因此,對于農產品物流要求有較高的運輸技術。
2.2需要嚴格控制物流成本
農產品數量大、種類多,物流環節也多,而農產品相對來說成本較低,這就要求嚴格控制農產品物流運輸的成本。由于農產品的消費群體中,城鎮居民占比很大,農產品物流方向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鎮地區。隨著經濟發展,食品安全、綠色物流這些理念的出現,消費者也出現了新的消費理念,追求綠色農產品消費。農產品供應鏈物流運輸只有通過戰略性管理,嚴格控制物流成本,快準狠地適應市場需求,才能實現低風險、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標[4]。
3江蘇農產品發展現狀
3.1農產品產值基本上穩步增長
江蘇地區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海岸線長達954公里,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在全國均居于首位,這是江蘇發展農產品的地理優勢。由于江蘇自身地理特性,江蘇農業和漁業發展比較突出,2018年農林牧漁業四項產值的比例分別為51.92%、2.04%、15.17%和23.75%[5]。總體而言,近年來江蘇省農產品產值基本上穩步增長,除了2017年較2016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是穩步增長,具體數據見表1。隨著農產品產值的穩步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有增長,2018年江蘇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6228元。
3.2農產品種類較全,產量變化幅度較小
江蘇地區的主要農產品為糧食和水產品,其中,糧食作物主要包括谷物(小麥、稻谷)和果蔬,棉花和油料等經濟作物產量較低。2014到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近五年來呈小幅度上升趨勢,平均產量4551.56萬噸。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為4548.64萬噸,其中,糧食和水產品分別為3610.80萬噸和494.84萬噸。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達到4571.70萬噸,產量同比增長1.37%,見表2。江蘇水產資源極為豐富,東部沿海漁場面積達15.4萬平方公里,有著著名的呂四、海州灣、長江口和大沙四大漁場,主要海水產品有黃魚、帶魚、鯧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江蘇的淡水產品生產地也很多,內陸水面4000多萬畝,養殖面積1148萬畝,有淡水魚類140余種,是全國河蟹苗、鰻魚苗的主要產地。近五年淡水產品產量持續占江蘇地區水產品總產量比為70%以上,但從水產品養殖面積來看,淡水產品的養殖面積基本上不超過總養殖面積30%,見表3。
3.3農產品區域分布不均勻
在江蘇農業發展前景良好的背后,我們發現由于經濟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江蘇地區的農產品產地分配并不均勻。谷物、果蔬等主要農作物的產地主要分布在蘇北(徐州、連云港、淮安、宿遷、鹽城)和蘇中地區(揚州、泰州、南通),而蘇南地區(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分布較少。2017—2018年蘇北地區主要農產品平均產值達到3112.71億元,2018年蘇北地區主要農產品產值占全省主要農產品產值的比例高達63.18%。而蘇南、蘇中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農產品分布較少,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值分別僅占全省主要農產品總產值的11.39%和25.42%。蘇北和蘇中地區同樣也是江蘇重點淡水產品和海水產品產地,其中,蘇北地區201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占全省55.40%。除此之外,江蘇地區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也并不平衡。蘇南地區雖然初級農產品產值較低,但是由于地處長三角經濟帶,可以重點發展食品加工行業,對于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利用經濟帶優勢使農產品銷路更加廣闊。而蘇北、蘇中地區輕工業發展則較為落后,并不能依靠工業化優勢來帶動農產品經濟的發展。因此,農產品的流通在江蘇地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產品的供應鏈及其物流運輸在江蘇地區成了不容忽視的問題。
4江蘇農產品物流運輸建議
4.1提升農產品物流運輸技術
在流通經濟時代,為推動江蘇農產品流通的發展,提升農產品的物流運輸技術至關重要[6]。提升農產品物流運輸技術,主要從倉儲技術和物流信息兩方面著手。首先,農產品加工型企業以及農產品批發市場應重視倉儲設備的質量,增大冷藏倉、冷凍倉數量,提高倉庫的利用率以及轉換率,加快冷藏運輸設備的研發創新;政府應發揮引導示范的作用,通過資金投入來扶持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其次,應進一步加強農產品信息系統硬件的基礎建設,健全覆蓋全省各地的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各地農業信息數據庫的建設[7]。
4.2控制農產品物流成本
一般情況下,我國的農產品物流成本占總成本50%,而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江蘇目前農產品供應鏈上的成本率和損耗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需要嚴格控制農產品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物流運輸成本、物流倉儲成本、包裝成本以及物流裝卸搬運成本。根據江蘇農產品的發展現狀,控制農產品物流成本的關鍵是控制其冷鏈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我們可以采取降低空載率、提高運輸設備利用率等方式進行冷鏈運輸的成本控制;而對于倉儲成本的控制,我們可以運用ABC法來管理存貨,同時加強倉儲管理[8]。
4.3提倡農產品電商物流模式
隨著電商的發展,江蘇的電商環境也日漸成熟,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均已在江蘇入駐。在此基礎上,根據江蘇農產品小規模生產和大市場需求的特點,應大力扶持通過自建平臺來發展業務的農產品電商經營主體[9]。企業競爭力強弱可以體現在企業生產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在市場上所占份額的大小以及企業最有效地利用自身資源的能力上[10]。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快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以及電商物流包裝標準化建設,從而提升農產品電商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完善農產品電商物流模式,提高農產品的經營效率。
4.4因地制宜發展冷鏈物流
由于江蘇農產品以糧食、水產品為主,根據江蘇省地理位置及農產品生產特點,江蘇應該因地制宜發展冷鏈物流。江蘇主要的果蔬產區分布在蘇北和蘇中地區,水產品產區也主要分布在南通、連云港、揚州、淮安、鹽城等蘇北和蘇中地區,蘇北地區還擁有大規模的畜牧養殖基地。因此,在蘇北和蘇中地區應該建設具有產后預冷、分揀加工功能的果蔬冷藏保鮮倉庫;水產品需要的耐低溫設施的低溫庫;具有綠色節能、實用性高的冷藏冷凍儲存設施和加工設施[11]。此外,江蘇應該建設面向其他城市的生鮮農產品直供基地。完善江蘇地區農產品供應鏈的物流布局,充分利用地區特色,優化地區間冷鏈物流體系,確保區域之間冷鏈物流運輸健康運行。
5結語
重視并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物流運輸問題,是目前促進江蘇農產品發展的有效途徑。江蘇省農產品供應鏈的物流運輸問題仍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斷優化。最終利用不斷成熟的農產品物流運輸理論來指導江蘇農產品發展,提升農民生活水平,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2]冷志杰,唐煥文.大宗農產品供應鏈四維網絡模型及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03):39-45.
[3]孫開釗.“互聯網+”下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創新[J].企業經濟,2015(12):93-98.
[4]張潔,何帥,供應鏈物流成本管理淺議[J].時代金融,2019(8):238-239.
[5]王漢春,鄧盛平,江蘇統計年鑒-2019[M].北京: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8.
[6]王娜,陳姝含,陳健.農產品農超對接模式供應鏈網絡的問題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10):108-110.
[7]麻黎黎,大數據時代下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瓶頸與突破[J].農業經濟,2016(3):126-127.
[8]廖吉林,供應鏈業務流程績效評價研究述評[J].物流技術,2019,38(02):88-93.
[9]高亞婷,胡閔欣,范佳音,賈衛國.“互聯網+”背景下無錫市家庭農場營銷分析與啟示[J].電子商務,2019(11):34-35+42.
[10]徐添懿.林業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設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9):12-13.
[11]邰英英.電子商務時代下江蘇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選擇[J].物流科技,2015,38(05):128-129.
作者:毛昱涵 王妹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