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經濟金融危機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基本情況及分析
㈠基本情況
我區總面積18203平方公里,轄8縣一市一特區,總人口39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0萬人,占總人口的89.7%;2007年底,全區耕地面積261.51萬畝,人均耕地僅有0.66畝,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的人均0.8畝的警戒線。是一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農業區域經濟地區。
1.農業生產情況
我區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溪河密布,光熱水同季,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是貴州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2008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7.63億元,同比增長22.36%。其中:農業產值71.76億元,同比增長15.78%;林業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16.03%;牧業產值48.70億元,同比增長36.34%,漁業產值1.58億元,同比增長20.6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01億元,同比增長0.75%。在主要農產品產量中,油菜產量下降很大,其原因主要是年初的凌凍災害引起的減產。
2.農民收入情況
2007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2012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57元,同比增長22.11%;增收源來自農民務工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增長較快,農民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約為40%左右。但橫向來看,我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遠低于全省2880元和全國4761元的平均水平。
3.農產品市場行情情況
據銅仁市農經信息服務中心每周農副產品零售市場價格調查資料,以糧油類農產品為例,糧食沒有變化,菜油價格與2008年9至10月相比,降低了30%。但從蔬菜類農產品零售價格來看,大白菜、小白菜、西紅柿、青辣等大宗菜價格變動不大,但香蔥、大蒜等細菜價格走低現象明顯,數據時間內,大蒜價格降低了42.86%。從正大鄉的走訪調查情況看,水竹村種植的200多畝大蒜因批發價格由年初的1.5元/500g持續走低至調查時的0.8元/500g,農民出現惜售現象,欲視蒜苔價格再定。與數據結論相同。
4.農村勞動力情況
我區農村勞動力213萬人。據不完全統計,常年農村在外務工的勞動力為75.5萬人,約占農村勞動力的35.45%;其中省外就業71萬人,省內就業4.5萬人。在省外就業的人數中,長三角占19.45萬人,珠三角占48.17萬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年前全區返鄉農民工已有7.85萬人,占外出務工勞動力的10.4%。銅仁行署副專員童禮元認為,從銅仁地區調查情況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回流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國內特別是沿海企業的關、停、減、破,導致失業而返鄉;二是企業效益下降,加工業、房地產等產業蕭條,工資降低,自愿辭職返鄉;三是隨著國家支農力度加大和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吸引,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自愿返鄉創業;四是季節性因素影響,部分農民工提前返鄉。
(二)資料分析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1.我區農業生產發展穩定,中央惠農政策落實好,成效顯著。2.糧食類農產品市場價格比較穩定,油料類價格持續下降;大宗蔬菜價格比較穩定,細菜價格走低現象明顯,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加。3.我區農業生產經營收入有所增加,主要是國家惠農補貼的增加和多種經營收入增加;4.農村總收入水平下滑。我區是農民工大區,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區出現大量的農民工返鄉,農民的務工收入減少,直接造成我區農村經濟收入大幅下滑,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受到阻礙。同時,導致總體消費下降,帶動相關產業收入下滑。
上述結果,說明當前的金融危機除對我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進而影響我區農民收入外,對我區農業生產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簡單的分析,今后我區農村工作的著力點,應是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和再就業。但是,若我們僅僅停留在這種對問題的表象觀察認識的基礎上,對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害的。深究這次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此次危機本質上是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馬克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的擴展和加深,將產生兩方面的矛盾:一是資本的本性決定了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自發調節運行方式與社會經濟按比例發展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從第一個方面來說,次貸使生產出來的住房賣掉了,但實際上在實體經濟領域領域中的生產過剩已經存在。當信用方式一旦發生了問題,其隱含的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矛盾就顯現為經濟運行的現實矛盾,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從第二個方面來說,次貸危機割裂了社會生產中的生產和消費環節間的比例關系,導致了生產與消費的失衡,其實質是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結構失衡。
以此來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難看出,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之所以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是由于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尚處于一個低級層次,農業生產還是在自給自足的簡單再生產模式上重復。加之我區商品農產品率低,農副產品市場主要是外地農產品,即便有的一點剩余農產品,區內的市場能夠給予吸納,在大宗農產品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農業經營可以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從而穩步發展。2002年銅仁地委、行署根據我區的基本區情和區內外的發展環境,提出了“強農穩區、興工富區、旅游活區和招商引資帶動、城鎮經濟帶動、大項目帶動”的發展戰略,其中,“強農穩區”的發展戰略就是要做大做強我區農業,建設和發展我區現代化農業。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也給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借助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建設投入,明確我區農業發展規劃和目標,加強我區特色農業建設,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必將促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使農業及農村生產結構的轉型和提升。
二、對策與措施
1.繼續做好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2009年要在上年較大幅度增加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補貼資金。”落實好中央有關惠農政策,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辦法,保證中央有關直接補貼及時發放到農戶;二是要加大對農產品價格合理化的監控力度,保障農民的農業經營收入,不能像“多收了三五斗”那樣,增產不增收,谷賤傷農;三是要拓寬農業生產的融資渠道,解決農業生產發展中資金短缺問題,促進農業做大做強,讓農民獲得真真正正的實惠,并以此增加農業收入。
2.合理定位、布局我區農業。長期以來,我區農業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農業生產及農村經濟發展重視不夠,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不力,農產品商品率低,農業生產不具特色,區內農業重復率高,農業競爭力不強,基本是屬于以解決溫飽和自給自足為目的的資源型、保障型農業。要發展我區農業,實現強農穩區的戰略目標,我區農業必須要跳出傳統觀念的束縛,拓寬發展思路。首先就要對我區農業合理定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趨勢明顯加快,構建外向型、都市型等服務型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已成為今后農業發展的中心任務。文章認為,因地制宜,穩定保障型農業,發展壯大服務型農業,并以此合理布局我區農業,是做大做強我區農業的基礎。
3.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時,應該堅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著力改善農產品品種和質量,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當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推廣農作物優質專用型品種。重點推廣雜交油菜的種植,抓好薯類專用型品種,山野菜等名優蔬菜新品種。二是推進設施農業和制種業的發展。三是積極引導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調整、露天農業向設施農業調整、常規農業向反季節種植調整。四是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在鞏固和完善已建養殖小區和已發展養殖大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能人、協會、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增加養殖大戶數量,擴大養殖小區規模。
4.發展特色農業,提高我區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區必須在穩定發展糧油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生態畜牧業及烤煙產業的基礎上,圍繞沿河白山羊、空心李,思南黃牛、皮蛋、糖大蒜,印江酸玉荷,松桃珍珠花生,德江天麻,銅仁獼猴桃、吳茱芋,江口蘿卜豬、豆腐干,玉屏糯柿、大板栗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加強空心李、珍珠花生、天麻、大板栗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結合梵凈山旅游資源,開展特色農產品深度加工,實現特色農業產業升級;堅持綠色經營,組建特色農產品專業市場,實行規模化經營;加強整合,合力打造梵凈山系列品牌,力爭形成名牌產品,通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經營,不斷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5.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圍繞主導產業培育農業企業。銅仁地區有優質水稻、優質油菜、肉羊、中藥材、花生、冷水魚、等農產品資源,市場前景較好,但產品附加值低,應重點培育主導產業的加工型企業,同時配套培育部分中小型的專業市場帶動型、中介組織型企業,形成各有重點、相互補充、功能相對完善的企業群。二是壯大龍頭企業。首先要加強水、電、路、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龍頭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其次圍繞構筑“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鏈條,建立“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新模式。第三是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應在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初步形成的“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十協會十基地十農戶”、“公司十政府部門十農戶”等各種模式的利益聯結機制上,進一步理順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農戶的利益關系,著力解決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問題,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機制和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格局。三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文化力、學習力、創新力有機復合組成的統一體。作為銅仁地區的各企業來說,要制定并完善價值、目標、責任、學習、管理、創新、文化、保障等制度,在做好環境分析和市場論證的基礎上,通過提高企業領導人的核心競爭力意識,制定核心競爭力戰略規劃,組建專業人才團隊,培育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實現資源整合,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要以梵凈山中藥材、茶葉等優質資源為基礎,合力打造梵凈山品牌,開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經營,不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逐步培育其核心競爭力。
6.采取積極政策,促進農民工就業。針對我區大量農民工返鄉的現狀,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一是要充分利用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農民工就業培訓等政策,加大對農民工的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通過讓農民充電后,提升其就業競爭力。二是成立專門機構,做好各類用工調查,及時各類用工信息,積極引導、組織農民工大規模有序轉移就業。三是出臺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的減免稅、貼息貸款等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有一定資金積累的農民工自主創業,并帶動農民就業和產業經營。四是加快產業升級,重點扶持區內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為農民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尤其是要扶持各農業龍頭企業,并通過基地帶動,鼓勵更多的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7.實施科教興農,推動產業升級。要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在全區建立一批集生產、科研、教學、推廣于一體的科技示范基地,發揮基地的輻射作用;把科技培訓和扶貧工程結合起來,加大短期和中期培訓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建立健全農村科普網絡,改革科技推廣機制,積極推進農科教向縱深發展;要把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放在科教興農的重要位置,加大落實力度,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