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經濟發展實況調研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基本情況
石山村位于宣城市宣州區養賢鄉境內,全村現有41個村民小組,農戶1477戶,總人口4805人,全村農村土地承包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面積9464畝。1986年,該村被中央政策研究室、農業部確定為宣城市唯一的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2005年,原石山村和竹園村合并,并更名為石山村。現有跟蹤調查戶115戶330人。2020年,村級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0元;跟蹤調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3元;建檔立卡貧困戶69戶136人,人均可支配收入8027元。
2農村經濟結構及呈現特點
石山村主要經濟結構為第一產業,農戶家庭經營收入以種植水稻與小麥為主,畜牧業、漁業生產為輔。2020年,第一產業總收入3494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38元,占比70%,畜牧業及漁業收入1056元,占比30%。經濟呈現升降分化、“一升一降”的特點,具體而言:
2.1種植業收益有升有降
2.1.1小麥穩步增收。村廣大種糧農戶強抓有利天時、及時播種、精準管理,小麥播種面積、出苗率雙上升,奪得全年農業生產“開門紅”。2020年,全村小麥收獲面積7570畝,產量2953噸,銷售收入576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0.5%、34%、37.4%,實現了“三上升”,帶動了全村第一產業收入穩步增長。如跟蹤調查戶徐根喜承包耕地102畝,其中,種植小麥77畝,產量26800公斤,銷售收入50920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1%、49.6%、48%。2.1.2水稻受災嚴重。受上半年梅雨、特大的洪澇災害雙重影響,全村成災農田面積大幅度增加。據統計,2020年全村水稻種植9110畝,成災4152畝,受災率達45.6%。絕收重新播種1140畝,絕收340畝,占總種植面積4%。災后廣大種植戶精準管理,科學施肥,糧食產量達5559噸,比上年下降7.3%。由于今年糧食價格有所回升,種糧收入達1641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如跟蹤調查戶維甫承包耕地551畝,今年種植水稻與大豆686畝,其中成災286畝,受災率52%,絕收22畝。該戶今年收獲稻谷與大豆2707噸,比上年下降30.7%,稻谷與大豆收入68.1萬元,比上年下降17.4%。
2.2漁業生產收益明顯上升
全村原有養殖水面2130畝,新增稻田養蝦1200畝,主要養殖青蝦、小龍蝦、螃蟹、鱖魚、青魚、草魚等經濟價值高的魚類。2020年,全村漁業收入303萬,其中銷售產品青蝦、小龍蝦收入238萬元,凈收益134萬元。如張慶月戶養殖面積102畝,2020年,銷售青蝦3280千克、小龍蝦1440千克,銷售收入25.4元,凈收益11萬元。
2.3畜禽養殖業收益嚴重下滑
2020年全村畜禽收入753萬元,比上年下降6.8%。一是家禽市場上半年損失慘重。受肺炎疫情影響,活禽市場關閉,家禽銷售沒有渠道和市場,價格暴跌30%以上。春節期間,持續陰雨天氣導致家禽發病致死率20%以上,生產成本上升了近30%。2020年上半年,全村養鴨大戶11戶,虧本率高達80%。如李明戶養鴨6000羽,疫情期間病死亡達1000羽,病死率達16.67%。銷售收入13萬元,但成本17.8萬元,實虧4.8萬元。二是生豬產能嚴重萎縮。受非洲豬瘟影響,全村生豬養殖數量急劇下降。2020年,全村生豬存欄不到50頭,生豬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3存在的問題
一是第二、三產業及工資性收入增速放緩。受肺炎疫情的影響,該村農民工外出勞動時間普遍推遲。經上半年問卷調查,全村外出勞動力1888人中,出省就業741人,外出務工同比推遲20~40天左右;省內就業1147人,外出務工同比推遲10~20天左右。據115戶跟蹤調查戶2020年外出務工人員收入統計,人均可支配收入僅37160元。二是第一產業生產率低下,農民增收動力不足。石山村稻田養蝦田塊,多位于低洼田,易內澇,容易受災,對生產糧食不利,種植效益差,導致農業生產率低下,規模化及機械化生產水平不高,可持續性發展勁頭不足。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缺乏科技含量,受天氣影響較大,如今年的洪澇災害造成水稻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農民收入增加內生動力不足。
4意見建議
4.1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健康規范發展,使之成為引領村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大力培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在耕種防收等環節提供托管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設施引入小農戶,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拓展從事二三產業收入,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三要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向承包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的力度,實現第一產業集中化、規模化,逐步形成規模效益。
4.2惠農政策再強化
財力投入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保障。要繼續加大惠農力度、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不斷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制,提高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要注重綜合施策,打好“六穩”“六保”政策組合拳,不斷降低農業投入成本,在糧食生產增產同時實現種糧農民收入同步增長。
4.3農民收入再提高
要多措并舉,提高農民收入。一是要注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和轉移力度,豐富農民維持生計的能力;二是要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農民獲得更多分紅,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
作者:鄭曉玲 單位:宣州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