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部審計對物資采購風險導向的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對物資采購進行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重點探討了采購過程關鍵環節的風險導向審計中應注意的風險因素,包括采購計劃、采購招標、采購合同、采購驗收、結算付款等因素,同時關于如何對企業內部審計更好地開展物資采購風險導向審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內部審計;物資采購;風險導向;審計
一、對物資采購進行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
(1)降低犯錯概率,做到“錢不丟、人不倒”的需要。即錢不能白白流失,隊伍不能出事,“內部審計要查錯,更要防錯,不但要‘秋后算賬’,更要能‘一葉知秋’,發揮好瞭望哨和預報員的作用。”通過尋找風險、控制風險的風險導向審計,可以將物資采購風險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為企業的錢袋子把好關,防止企業的采購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2)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自我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審計風險的需要。信息化環境下物資采購業務的數據量巨大,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物資采購審計任務是一個難題,通過科學的抽樣審計和風險導向審計,把握物資采購的重要環節,抓緊風險的關鍵點,實施風險評估程序,這將在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的同時實現理想水平,降低審計風險。
二、企業物資采購風險導向審計關鍵環節應注意的風險因素
內部審計人員以風險為導向、以采購業務流程為主線,通過對物資采購各環節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從而確定審計重點,并使用適當有效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物資采購全過程進行審計檢查。(1)物資采購計劃環節。生產管理部門、工程技術管理部門和計劃部門進行應該在用料申請提交給物資采購人員之前對初審把關;物資采購管理部門下達《物資采購計劃》之前,應按職責分工向領導負責人報告審批;還應請專家論證專業技術性強的物資采購計劃。物資需求計劃準確率及采購計劃執行率是物資采購的關鍵考核指標,需求計劃不準確,其后果就會造成有些物資采購后積壓、閑置多年不用,引起大量資金的無效占用,或者因為不能按時按質按量為生產、維修、建設提供物資保障,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甚至導致停工。(2)選定供應商環節。應當關注物資采購選擇供應商的方式是否合法、合規一致,是否符合“公開選購、公平競爭、公正交易”的原則,對應招標必招標的物資采購,應嚴格按照物資采購招標操作規范開展招標采購,檢查招標機構在招標、開標、評標和定標過程中是否違反規定程序,與供應商私下勾結,泄露招標信息等。招標采購價格中存在的最大風險是參與投標的各個供應商串標、圍標,共同推高招標價格,使用單位、采購人員泄漏標的使合同簽訂價格高于同期市場價等。(3)采購合同訂立環節。關注企業是否存在未審批先執行或濫用職權違規審批采購合同的行為,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法律訴訟風險;物資采購合同的各項條款是否完備、內容是否合法,重點關注結算方式、是否包含運費、交貨期、違約責任和質保金等條款,工程物資采購合同中還應標明工程剩余物資回購等相應條款。關注合同的審核是否只由物資部門一手包辦,未經法律或技術等部門會簽,可能存在材料規格與技術規范不符、訂貨數量與施工進度計劃不協調和合同執行陷阱等風險。(4)物資采購驗收環節。重點關注驗收程序是否合法、規范,手續是否完備,應確保物資采購崗與驗收崗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及時對物資材料的數量、質量、品種和規格等進行驗收、檢測和入庫風險。(5)財務結算付款環節。采購合同的結算付款單據必須完整、規范,應做到采購合同、入庫單、采購發票的“三單匹配”,并經相關部門或人員辦理簽字手續,這個環節可能存在多結算,貨未到先付款等發生貨款被騙的風險。當發生延遲交貨或其他質量問題時,有無維護甲方權益,扣減相應的貨款;是否存在提前支付質保金,造成當設備質量出現問題時不能確保我方權益的風險。
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導向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我國多數企業內部風險導向審計起步較晚,尚處于探索階段,當前主要存在下列問題:一是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中缺乏風險導向審計新理念,風險管理意識普遍較弱;二是內部審計機構缺乏各類專業人才的儲備,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三是企業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尚未建立健全,缺少資源共享機制等。為盡快適應風險導向審計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應當從下列方面來有效采取應對策略:(1)強化風險導向審計,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對企業管理層及員工的宣傳、教育,促進其樹立風險導向審計新理念,全面實施企業風險管理,建立并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設計、運行、評價、改進等各個環節,要樹立權力越大風險控制責任越大的意識,企業重要領導應及時關注內部審計監督提示的重要風險環節,發揮審計參謀的作用,為企業經濟發展起保駕護航。(2)加強人才培養,完善審計機構的人員專業結構。為了適應風險導向審計的新要求,應當適當配備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結構的專門人才,并應加大對現有審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及后續教育力度。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并熟悉企業的整個業務過程、內部控制流程、風險管理、治理程序和信息系統等各項知識,同時應提高應用風險分析和評價等各項技能。(3)使用審計信息系統建立風險導向審計的共享平臺。通過收集、存儲、更新內部審計人員使用的風險導向審計所需掌握的相關信息,包括企業戰略、流程、風險評估、業績衡量及相關行業、客戶等,可以對相關數據進行加工分析,也可建立審計風險評估模型,由信息系統向審計人員提供風險評估報告,有利于審計人員把握重點編制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從而有效地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同時降低審計人員的執業風險。
作者:王小敏 單位:中石化審計局南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