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選擇形體訓練效果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學生能夠通過聽覺來感知音樂的特征,去探索音樂的魅力,對優美的音樂作品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認同感,形體訓練是對學生肢體表達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培訓,它要求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要有足夠豐富的創造性和多樣性,學生需要學會如何掌握自己的四肢,展現出優美的儀態和氣質。將音樂與形體訓練相結合,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增加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的情緒,緩解學生的疲勞感,讓學生的律動感得到增強,使自身的儀態和氣質有效提升?;诖?,文章將探究在音樂元素與形體訓練的結合方式,以此來提高課程質量,增強形體訓練的效率。
【關鍵詞】形體訓練;音樂選擇;影響;策略
音樂教學課程可以長期有效地陶冶學生情感和心理,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學生的審美,幫助學生孕育良好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所以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形體訓練的融入,形體訓練也是舞蹈訓練,如健美操、芭蕾等,通過形體訓練能夠矯正人體姿態,改善顧家上的肌肉線條問題,對于個人的儀態、氣質、魅力有良好的培育作用。教師可利用音樂對學生的肢體訓練予以引導和暗示,從而增強學生對技巧以及形體動作的記憶,強化學生的律動感和身體協調能力。所以,該如何選擇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進行良好的形體訓練,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
一、音樂教學與形體訓練的結合意義
內涵也被稱之為意蘊,是精神積淀和隨之提升的情感體驗,屬于美感范疇。美感主要包含了形式美和內涵美兩種類型,內涵是文學性、思想性和抽象性等特點深度融合的情感,這種情感類型豐富多樣,包含了人的“七情六欲”。音樂的內涵只有通過對藝術作品深層次感知、領悟后才能把握。內涵的豐富性、情感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是隨著人的情感體驗不斷變化的。音樂綜合反映了一個時期社會的具體生活條件、生活制度及生存模式中固定形成的某種獨特的人格形象。領會了生命語言,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音樂的內在在于外在節奏的情感表達,更重要的是走進音樂創作背后的生活。因此,將音樂教學和形體訓練結合,可以讓學生在接受訓練的同時感知音樂的涵養,抓住音樂的特征,深刻領悟音樂內涵,在訓練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節奏感、律動感,感受音樂風格,領略美學真諦。
(一)培育學生節奏感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節奏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命節奏來源于心臟的跳動以及身體的呼吸。音值的長短和強弱所構成的組織形態一般代表著音樂中的理論節奏,肢體動作在訓練過程中的規律性表現就是形體訓練的理論節奏,體現于強弱長短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的交替、重復、變化以及對比來將形體動作的基本規律充分彰顯[1]。在開展形體訓練時,節奏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不同于其余的舞蹈訓練方法,形體訓練并不是對精神思想的表現,目標是訓練學生的肢體掌控能力而非強化學生的肢體語言,所以不需要十分明顯的音樂主題思想。形體訓練主要是通過音樂的節奏,讓人體基本形體技巧及技能得以表現出來,在形體中存在著律動這一關鍵特征,要想實現有效的律動,就必須依賴于良好的節奏。缺乏節奏的韻律并不完整,動作也就無法體現出來。節奏在形體之中主要產生了承上啟下、起承轉合這一作用,在形體訓練中對于強拍及弱拍較為看重,學生需要感知到較為明顯的強弱節拍,才能跟隨音樂調整自己的動作,加強自己的姿態調節能力[2]。
(二)培育學生律動感音樂有著優美的旋律,形體訓練是人體運動中的藝術式表演,形體訓練擁有多樣化的審美意蘊,故而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音樂旋律,懂得如何配合音律來調動自己的肢體。如若缺乏音樂僅僅是跟隨形體的節奏進行跳舞,那么就會顯得較為僵硬且枯燥,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旋律,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發,讓其所具備的藝術感受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一來音樂以及形體的韻律就能夠進行有機結合,旋律會幫助多種形體動作出現微妙的銜接。如在傳統的正拍起手音樂中,在弱拍環節添加少許音符,使其能夠與正拍之間形成或靈巧、或激情的銜接,這樣一來就能夠體現出音樂抑揚頓挫的基本特性,讓形體動作可以形成十分緊密的聯系[3]。
(三)領悟音樂風格相比于其他舞蹈內容的配樂,形體訓練既注重在形體中體現音樂,也注重音樂的旋律節奏。在展現某個特別的韻律過程中,需要注重音樂與形體的有機結合,在形體訓練中獲取更高的審美感受。跳舞的人員要把原有的共性化節拍轉換成為從屬的內容,使得韻律特征和音樂內容變得更加突出。如米隆加,阿根廷十分有名的民間舞,特點是瀟灑、高貴、敦促,充滿剛勁且豪放。在舞者跳舞的過程中,它需要跳舞人員具有明顯的頓挫,且舞步鏗鏘有力,邁步堅定,神情嚴肅,不顯露出明顯的起伏升降。曲目節拍速度保持在33至34小節每分鐘,節拍是2/4拍,如在《西班牙斗牛舞曲》等較為有力的舞曲節奏中跳探戈舞,就好像能夠感受到強壯的斗牛士在和斗牛精彩搏斗的場景,這種情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不能自拔。再如中國古典舞,古典舞需要展現舞者的優美身姿,講求“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在表演古典舞時,需要依靠腳底來傳導力量,做到力從腳起,舞者的動作是起于心,而力則發于腰,最終在達于梢,讓身體跟隨呼吸律動而優雅舞動,因此和《孔雀東南飛》等音柔律重的舞曲十分協調。音樂決定了形體訓練的風格,不同的形體訓練的風格也大不相同,并且各自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形體風格相互配合。也是因為形體與音樂風格的風格相互交融,才使得多樣化的形體訓練更好地展現了出來。
二、如何搭配音樂元素和肢體表演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形體訓練,可以促進學生體格健康成長,為此,音樂教師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善于在音樂教育中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音樂課本中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新時期的教學目標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發展的基礎,更應受到足夠的重視。音樂是一門藝術課,迥異于其它藝術課程,音樂課有很強的互動性,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并與之形成精神交流,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認同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優美的音樂來帶動學生的律動感,來提升學生的節奏意識,增強學生對樂曲律動水平。因此,教師應把對學生的形體培養滲透進整個教學過程,用音樂熏陶學生的修養,用形體訓練鍛煉學生的體格,讓學生可以在初中階段保持高水準的審美能力和身體素質。
(一)以音樂內涵展現肢體魅力在進行形體訓練的練習過程中,形體動作與音樂節拍的有機結合是基礎,音樂對形體的控制能夠劃分為同步控制與不同步控制兩個類型。其中前者表示的是按照音樂節奏的快慢來對形體動作予以控制,而后者表示的是音樂韻律的不變性和節奏上的改變,由慢中展現出快的音樂,對動作的引導讓音樂具有更加立體豐富的表現力,從而帶給觀眾更新的審美感受。直至最后階段,舞者不但能充分理解音樂優美的旋律,理解音樂旋律的內涵,更能體味出音樂的韻律,充分表現旋律的主旨,這時舞者的思想情感可以通過舞者的形體表現得到升華。在教學訓練中,要想使學生深刻理解音樂旋律的內涵并完美的表現出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選擇合適的音樂曲目。選擇的樂曲可以體現形體的風格和特點;在學生練習前教師應向學生對于音樂旋律的內涵和主題進行必要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旋律的豐富內涵。所以學生必須對音樂旋律理解準確,領悟深刻,才能充分展現形體的藝術表現力[5]。
(二)增強學生音樂審美音樂審美形體訓練主要是從音樂內涵出發,明確音樂背后的生活性、藝術特點,感知音樂內涵,實現升華人格的目的,教師要明確音樂內涵。明確音樂的內涵是開展審美形體訓練的前提和基礎,音樂的內涵是音樂的靈魂,貫穿音樂始終。一般來講,音樂主要可分成敘事性音樂、抒情性音樂和娛樂性音樂三種類型。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音樂,將視覺文化引入聽覺文化,這種藝術的視聽藝術性打破了空間距離感,很多生活中“聲音”元素都成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生活性、情感性素材統籌到音樂中,淋漓盡致地彰顯了情感基調。在進行形體訓練時,教師需要分析音樂旋律、節奏、歌詞和風格,把握音樂內涵,有效開展審美教育。每一首音樂作品旋律背后都包含了作者感情,利用精湛的技法,融合時代、地域和風格等多種因素,以合理的旋律展示作品情感。旋律與節奏互相統一,互相融合的,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節奏變化是音樂形象塑造的關鍵因素,是體驗的重要載體。同時精準領會歌詞深意,精準領會歌詞內涵是表達音樂意義的前提。例如以高中音樂教材為例,教材中分為欣賞,知識和拓展三個欄目,審美教育中,教師需要把握教學重點,將審美教育曲目、教學知識和形體訓練等融合起來,深層次把握教學內容。音樂教育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并對動聽的音樂有強烈的興趣和認同感。形體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傾聽音樂來充分感知音樂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用到的不僅僅是聽覺,更是眼睛、大腦的共同作用,來進行音樂教育的升華,提升學生音樂感知能力。
(三)對節拍的把握在進行形體訓練教學時,部分學生很容易產生無法準確把握音樂節拍的情況,教師在首次將形體訓練與音樂進行結合時,應當采取具備較為清晰的節奏、較為響亮的鼓點這類音樂來輔助學生進行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對形體訓練的感知程度得以提升,進而培養出良好的形體感覺。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升學生對于音樂以及形體的領悟及鑒賞水平,讓自身的音樂內涵得以豐富。教師應當讓學生接觸到種類繁多的音樂,曲風復雜的樂曲,經常對名家名作進行鑒賞,并嘗試在聆聽的時候從樂曲的旋律以及節拍中構建自身的樂感,逐步提升自我的音樂感知程度。一般而言,高雅的音樂能夠讓學生在心靈深處引發共鳴,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讓學生與形體形成共鳴,能夠有效促進其對音樂進行把握,最大化地將動作表現力直接上升到藝術表現力層面,進而讓自身的形體文化修養得以提高,增強學生學習形體的有效性,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校園中積極推行形體訓練課程教學,諸如形體訓練專業課程及選修課程,在學校內外積極開展形體訓練相應的活動,較為常見的便是形體訓練知識競賽、形體訓練比賽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積極營造出一種生動的校園形體訓練文化氛圍,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出學生的形體學習興趣,以此來促進形體訓練的良好發展。由于學生有著較高的思維跳躍程度,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情況來對現有的音樂進行編輯,通過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方式,充分結合形體自身所具備的特征,將混合的音樂形體節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音樂對形體教學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內涵,更為有效地提高形體水平。
(四)剖析音樂律動在選擇音樂時,教師需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含義,并進行模唱,加深整體記憶,然后把大樂曲分段,找到每一段的主題、旋律、和聲的相似點,再完整聆聽整首樂曲,說一說作者表達的主題,最后與學生交流,讓學生邊唱邊進行形體訓練。音樂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在音樂感受中可以發展各種能力,情感作為心理內容則具有獨立性,通??梢栽趯徝阑顒又斜憩F出重要特點,成為驅動人精神生活的一大動力。學生大多會在展開樂曲的階段投入音樂情感,并在樂曲的逐步鋪展、逐層遞進之中不斷深入音樂主題,自然而然地在各個教學環節融入情感,基于欣賞感受音樂旋律的韻味,提高自身肢體的律感。例如在選擇《彩云追月》作為形體訓練的背景音樂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回顧幽靜的、令人沉醉的夜景,營造安靜的傍晚的氛圍,展開樂曲的初始階段可以是基于青蛙的叫聲模唱,夜景音樂美就美在可以抒發人的情感。夏天的夜晚美麗而迷人,是大自然的重要場景,學生跟著教師吹奏的笛聲輕輕地舞動肢體,通過師生互動來完成肢體演出,積極參與對情感的體驗、探究。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感受音樂表現的云月相映之景,感悟其中的意蘊美,在舒緩而平穩的速度之中體會肢體運動的整體美、和諧美,進一步豐富情感體驗。
三、結語
由此可見,相比于原有的教學方式,在形體訓練教學中融入音樂教育,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對形體動作的記憶,激發出學生對形體訓練學習的熱情,所以在形體訓練的教學中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把音樂當作形體教學的有效途徑,不但要讓學生注重對音樂節奏的掌握,還要讓學生把形體與音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展現形體魅力、理解音樂內涵,幫助學生辨認不同的形體節拍,讓學生了解不同音樂的變節奏,體現鮮明的形體風格特征、明確音樂速度轉變等方式,讓形體訓練中合理的融入音樂內容,從而使得形體訓練教學在健康、穩定的環境氛圍中開展。
參考文獻
[1]李春梅,李楠.論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高校課堂管理中的運用——以“禮儀與形體訓練”課程為例[J].理論觀察,2016(2):33-34.
[2]韓藝.功能與選擇策略:音樂在形體訓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2016(8):59-60.
[3]路靜.校外少兒舞蹈教育的現狀調查與思考[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6.
[4]宋冀萍.舞蹈教育與德育融入的優化[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8.
[5]董瑋華.舞蹈教育如何在廣大青少年中真正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3,67.
作者:陳燊 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