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視唱練耳教學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入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師的視唱練耳教學中,往往都是按照西方音樂的教學模式開展,沒有中國本土音樂的特色。如此一來,高校的音樂教育尤其是視唱練耳教學顯得與中國的本土音樂格格不入,儼然是一門外來學科。當下中國發(fā)展強調文化自信,中國的教育教學中,也應當順應時展增加一些文化元素。本文以民族音樂元素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教學中的應用為論述點,分析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改革策略,旨在為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開展工作提供教學啟發(fā)。
【關鍵詞】民族音樂元素;高師視唱練耳教學;融入實踐;研究分析
一、研究背景
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是每一個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基礎,無論是學唱新曲子、復制旋律、和聲、即興創(chuàng)作等,都需要視唱練耳參與其中。誠然,教育應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為主,但對于高師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而言,更多的還是要重視視唱練耳教學,并且以提升學生“傳播和繼承民族文化”為側重點,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為未來進入中小學工作奠定基礎。
一、中國民族音樂元素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關系分析
(一)中國民族音樂的組成中華民族有記載的歷史已經(jīng)有5000多年,語言無疑比文字出現(xiàn)得更早,也就意味著音樂文化能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中國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積淀傳承、民族融合的發(fā)展之下日久彌新,中國民族音樂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傳統(tǒng)音樂,第二種是現(xiàn)代音樂,民間音樂是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音樂的構成基礎。民間音樂起源于人民,因此其音樂元素也與人民的生產生活相關,主要由民族人聲歌曲、歌舞音樂、器樂、說唱、戲曲組成。
(二)高師視唱練耳概述及教學特點分析1.視唱練耳教學概述視唱練耳(solfeggioandeartraining)是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顧名思義,視唱練耳就是通過聽音練習鍛煉學生看譜、唱譜的能力,通過練習實現(xiàn)學生的絕對樂感;“練耳”字面上的意思是鍛煉學生的音樂聽力,例如聽音辨音能力、和弦、擴展音等。視唱練耳教學中,一般分為視唱課和聽耳課來穿插授課,并不會統(tǒng)一授課;視唱練耳的重難點在于視唱,看到譜子,學生心中就生發(fā)出音樂;心中有音樂,能唱得出、奏得明,這才是視唱練耳教學的最終目的。視唱練耳課的最高境界是“入腦”,通過學習能培養(yǎng)樂感,心中有聲音、能從內心中產生音樂,這才是視唱練耳教學的最高境界。2.視唱練耳教學特點視唱練耳教學是和學理課程教學同等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音樂教育相關專業(yè)的教師也應當提升重視。視唱練耳教學有以下特點,要想展開視唱練耳教學工作,就需要打造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視唱練耳教學特點的教學新常態(tài)。(1)融合性視唱練耳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其教學內容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音樂專業(yè)學科。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最基礎的樂理知識、和聲技巧,還要學習部分聲樂和器樂技巧以及曲式分析技能,因此對學生而言,這門課程不僅僅是必修課,還是一門學習難度很高的課程,其高度的融合性也意味著學生需要具有很高的音樂素質。(2)實踐性從視唱練耳教學的考查方式來看,這門課程具有很高的實踐性特點,無論是從高考招生還是高師音樂專業(yè)學生的檢驗模式來看,視唱練耳都有很強的實踐性特點。以視唱考試為例,視唱考試的試題來源非常廣泛,如某一名著的節(jié)選、視唱書,我校的視唱考試題目主要是自主設計,這就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隨機應變的意識,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根據(jù)試題自主定調唱名,非常考驗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高師視唱練耳教學融合民族音樂元素是大勢所趨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目標中規(guī)定,學生需要具有多聲音樂的感知力,有多元音樂文化的認同感,但是在實際的視唱練耳教學中卻體現(xiàn)不出這一點,導致視唱練耳教學非常西化,對中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不高。新時代以來,中國民族音樂在音樂領域中的重要性愈發(fā)下降,在改革開放以來,歐美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交織碰撞,部分新潮的藝術形式涌現(xiàn)出來,但是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越來越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民族民間音樂在中國的傳唱越來越少,如侗族的大歌、苗族的飛歌等,都面臨著失傳的境地。高師院校音樂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融合民族音樂文化元素是大勢所趨,能讓高師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對民族音樂的認識。更何況高師院校學生在未來擔負著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不懈地追求民族性的音樂教育,能激發(fā)中國中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深度認知。因此,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不僅重要而且必要,是大勢所趨,因此進行改革也是理所當然。
二、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音樂教材編寫趨向合理,民族元素逐漸融入教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研究符合中國國情的音樂教材。1996年《基本樂理教程》突出師范性,與專業(yè)院校的音樂教材加以區(qū)分;2004年高教出版社的《視唱練耳分級教程》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特點。在此以后越來越多的民間民族元素開始融入到教材中,例如在《單聲部視唱教程》中節(jié)選《瀏陽河》民間音樂片段。
(二)教學設備欠缺,學生音樂音響積累單一因為未來學生進入中小學任教以后,使用的音樂教學器械主要是鋼琴,所以,部分高師院校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的時候,教學設備也僅配備鋼琴或者是寥寥數(shù)種。在實際教學檢驗中發(fā)現(xiàn),學生能聽懂鋼琴的高音,但是換成其他的樂器,如一些民族樂器二胡、排簫、葫蘆絲等就搞不明白了,這就體現(xiàn)出了視唱練耳教學的僵化,學生學習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古板的不足之處。
(三)課程設計簡單無針對性在高師的視唱練耳實際教學中,往往采用專業(yè)院校的教學模式,沒有針對性且教學模式單一,并沒有突出高師學生的實踐性教學特點。此外,很多高師院校的視唱練耳教學安排也不甚合理,一個學期72學時,一周四個學時,視唱練耳教學需要執(zhí)行兩年時間,導致很多課程評價沒有針對性,教學局限性大。部分高師院校的課程局限在初級視唱練耳,對學生而言能力提升的意義不大。
(四)任課教師民族音樂素養(yǎng)有待提升任課教師民族音樂素養(yǎng)上也較為薄弱,雖然近幾年高師院校在不斷擴大教師團隊,但是還有很多是其他樂科教師兼職上課,小班教學也無法保障,很多學生都沒法受到“一對一”的專業(yè)指導,導致教學有效性不高。高師很多年輕教師對民族音樂也不甚了解,導致民族音樂元素在實際的視唱練耳教學中難以融入發(fā)展。
三、民族音樂元素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融入實踐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實施差異化教育高師院校應當明確人才的培養(yǎng)標準,客觀而言,無論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還是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高師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yè)都比不上專業(yè)音樂院校,這就需要高師院校對音樂教育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教學做出改革,明確培養(yǎng)目標,因為很多學生接觸音樂教育的時間較短,甚至很多學生只經(jīng)過了高三一年的訓練,這就需要在視唱練耳教學初期重視基礎教學,高師院校應當以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根本為出發(fā)點,設計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如此一來教育也能有的放矢。針對部分學生的音樂底子較好的情況,學校可以參照很多院校的英語公共課模式,設計“AB班”,實行分級教育和差異化教育,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音樂基礎合理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提升教育教學有效性。
(二)因地制宜,打造地域性的民族音樂教學新常態(tài)高師院校視唱練耳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本地的民族音樂元素,尤其是一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更應當充分挖掘民族音樂的內涵,并將其融入到教育教學中。統(tǒng)計分析,很多學生在畢業(yè)以后大多會在本地就業(yè),尤其是一些民族自治州、四川、云南等省份,青少年也主要是少數(shù)民族,因此,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的時候,與民族音樂元素有效融合的措施就是根據(jù)當?shù)氐拿褡鍌鹘y(tǒng)音樂到定教學計劃,因地制宜地打造區(qū)域性、特色化的民族音樂教學新常態(tài)。在一些漢族為主的省份,可以多采用膾炙人口的民族音樂教學,例如《瀏陽河》《二泉映月》等,都是比較好的教學素材。
(三)教學流程科學有邏輯,提升學生的理解掌握水平教學開展之前分別制定視唱和練耳的教學計劃,教師需要對授課進行系統(tǒng)性的梳理,形成清晰、有邏輯的教學思路。如視唱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看譜唱音程、體會旋律感和節(jié)奏感的能力。以中國民族調式的教學為例,教師先讓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五聲調式有一定理解,由低到高為:宮、徵、商、羽、角,對五聲調式有切實體會,并確定五聲調式的每個音都是主音。例如,以宮音為主音就是“宮調式”、以角音為主音就是“角調式”;練耳則重點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音程、音階和和弦和區(qū)分能力,并且具有正確的和弦走向。將五聲調式移在一個八度以內,變?yōu)椤皩m、商、角、徵、羽”。隨后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加上清角構成六聲調式、在小三度音程中間加上不同的偏音組成七聲調式,根據(jù)加入的偏音不同,組成的音階調式也不同,如加入清角和變宮形成的是新音階;加入清角和閏組成燕樂調式音階;加入變宮和變徵組成雅樂調式音階。在視唱課和練耳課結束后,可以根據(jù)高師學生的掌握水平設計進階課,讓學生對和弦轉位、音樂速度等進行有效學習。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研究,才能使教學融合改革有的放矢。針對當下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能從根本提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和視唱練耳教學的融合性。高師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很多都沒有從小學習音樂,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不深入,高師音樂專業(yè)以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資源、傳播和繼承音樂文化為重點,更需要高師音樂教學打基礎,而不是像專業(yè)音樂院校那樣“提能力”。將民族音樂元素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融合發(fā)展,具有文化傳承、體現(xiàn)中國特色的實踐意義,高師院校的相關教育教學人員也應當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魯雨奇.中國民間音樂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陳灝.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的思考與研究[J].藝術評鑒,2018(24):110-112.
[3]何靜.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的基本理念與數(shù)字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8,33(6):118-121,136.
[4]蘇海鳴.對高等師范音樂專業(yè)視唱練耳學科三部教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
作者:楊傳中 張海莉 單位:淮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