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音樂學視域下聲樂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聲樂教學是音樂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不斷地探索創新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才能引導學生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本文對聲樂教學和民族音樂進行了簡單敘述,并從民族音樂視域出發,探索了聲樂教學方法。
【關鍵詞】民族音樂;聲樂;歌唱;感受
引言
音樂學習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能用傳統的模式進行教授。聲樂教學研究是一個復雜而持續的課題,無論從技能層面,還是藝術層面,都要求教育者不斷地總結經驗,研究創新,用最佳的方式把聲樂理論知識和技能帶到課堂上。
一、民族音樂學簡述
民族音樂是指世界各個民族的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學即是研究民族音樂及其發展的一門理論學科。主要通過田野考察的方式調查研究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發展的各國各地區之間的原始民族音樂,從而找出與音樂相關的一些基本規律。民族音樂屬于音樂學的一個門類,它與各個民族的文化和習俗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聲樂教學概述
聲樂是音樂領域的專有名詞,指的是用人的原生演唱音樂的一種形式。聲樂以聲帶發聲,配合人的口腔氣息等,根據音域和音色的不同可以區分為男女中高低音。聲樂具體包括我們經常聽到的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還有通俗的唱法等。我國的聲樂教學發展很早,而且也比較豐富,結合了舞蹈、詩歌還有音樂,是一門比較綜合的藝術形式。聲樂教學學習的范圍很廣,包括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的訓練,語言、聲音、感受力等都是聲樂的學習對象。每個人天生都有一定的歌唱天賦,只是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及時的發展和科學正確的引導,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喪失了完美歌唱的能力。聲樂教學就是為了讓個體能夠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根據個體的性別、能力、生理條件進行教學,在保留學生自然天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聲音特色,教授學生如何科學準確地發出聲音。[1]
在我國音樂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過程中,對于聲樂的教學方法進行過大量的研究,促進了我國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音樂的多元化發展。在民族音樂視域下,該如何更好地進行聲樂教學,在音樂在教學中非常有必要研究探索。
(一)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個關于聲樂教學的錯誤認知就是,在聲樂得學習中,實踐重于理論,這讓很多學生只是機械地練習,不僅沒有提高學習效果,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其實,恰恰相反,在聲樂學習中,理論應該起到先導的作用,因為發出聲音是一種人體的物理現象,我們必須深入了解我們的發聲器官、呼吸、音色等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唱出優美的歌聲。這些專業的知識需要不斷地學習,結合實踐,才能更好地融會貫通,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在民族音樂視域下,聲樂教學更應該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除此之外,因為民族音域的特殊性,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僅要學習一些基本的聲樂理論,還應該教授給學生民族音樂的發展和類型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多元化的音樂類型,深入探究民族音樂的特點。一般來說,民族音樂的唱法,在基本的發聲方面與流行音樂是一樣的,但有一些技能是民族音樂獨有的。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些技能教授給學生,鼓勵學生不斷地體悟,反復覺察,夯實聲樂理論基礎,是學好民族音樂的前提。
(二)教學中處理好技術與藝術的關系
音樂是一門藝術,但也是一門技術,在我國音樂教學中,始終在探討技術與藝術的區別與關系。一般來說,學生們學習聲樂的技能是為了獲得音樂上的藝術展現。聲樂有其技術性的部分,比如對人體發聲器官生理構造的學習,基本算是技術的部分,對于作為物理現象的音質音色的學習也屬于技能層面,甚至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也屬于技術層面。而當一個學生運用技能唱出優美的音樂,那便上升到了藝術的層面。[2]因此,在聲樂的教學中,藝術與技能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不能彼此割裂。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課堂上只專注于技術的教學,那么聲樂的學習將是蒼白的,如果過分追求藝術化的表現,又容易讓學生形成浮躁心理,不能安下心來學習技能部分。建議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用藝術化的手段來傳授技能部分,比如關于物理聲音的學習,老師可以通過歌唱的形式來教授,再輔助以適當的理論知識,學生才能更加清晰地明白要點。只有老師在枯燥的聲樂教學中發揮個人魅力,藝術化地教學,才能不斷點燃學生學習聲樂知識的熱情。在民族音樂視域下,因為民族音樂的豐富性決定了其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會面臨各種不同的發聲習慣,這本身就是藝術性的,除了一些共性的規律之外,把豐富多元的聲樂內容帶到課堂教學中,可能會收獲更大的效果。
(三)提升感受能力
音樂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游戲,人們感受不同的音樂類型,獲取不同的情感體驗。在具體的聲樂教學中,教師過分強調了技能的刻意練習,而忽視了其作為教師的引導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并沒有上過專業的聲樂課堂,沒有接受過科學訓練,但依舊可以唱出美妙動聽的音樂,除了一部分天賦使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充分打開了自己的感受能力。當我們聽一個聲音的時候,是樂音還是噪音,我們的身體都能感受到。因此,在聲樂的學習中,一定不能每個個體都具備天然的感受能力。民族音樂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不同類型的音樂,其表達方式各不相同。在具體的聲樂教學中,如果能利用好這一點,讓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動權給學生,鼓勵學生多聽不同類型的民族音樂,多琢磨練習不同民族音樂的發聲方法,在這樣的反復激發之下,學生運用自己的感受能力,就會學習到很多的知識,而且學習效果更好。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注意利用個體天然的感受能力,重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者必須改變自己的認知,講臺下的不是一幫機械的學習者,而是一個個有天賦的不同的個體,這樣才能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聲音的魅力。
(四)多帶領學生野外采風
一個真正的音樂人,絕對不是整天呆在溫室里研究書籍的人,他必定愿意走到原野中去,走到大川大河中去。因此,多帶學生們去野外進行采風。在我國南方的村寨里和北方的高原上,都有不同類型的音樂,比如大西門的花兒、碗碗腔,云南寨子里的各種古老音樂。從聲樂學上來說,它們有共同的特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增強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認同感。在地方風俗民情的感染熏陶下,學生們想要學習豐富多元的民族音樂,自然有足夠欲望學習相關的聲樂知識。這是民族音樂的優勢,相比較流行音樂來說,民族音樂存在的范圍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更廣[3]。從實踐層面來說,聲樂教學其實在遠古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我國古代的一些聲樂知識,比如宮商角徵羽的五音。這些都可以成為聲樂理論教學的素材,甚至我國的戲曲、說唱等各種文化品種都可以參與到聲樂的教學中,豐富課堂,打開教育者的教學模式和思路。
(五)呼吸方法的學習
聲樂教學中呼吸練習非常重要,呼吸是學好唱歌藝術的第一步。正確科學的呼吸方法可以保證持久穩定地發聲。一般教師們都會反復地強調放松的重要性,但要真正做到自然放松的呼吸,需要科學的指導和練習。正確的歌唱是在呼吸放松的基礎上,這樣可以保證音色的圓潤和飽滿。科學的呼吸方式對于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利,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在使用胸式呼吸法,但在唱歌的時候胸腹式呼吸方法更為有利。其實,胸腹式呼吸方法是我們每個人天生的能力,觀察熟睡中的嬰兒便會看到,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長久地不使用便退化了。在聲樂教學中,教會學生科學健康的呼吸方法將有利于學生對聲音的理解,也更加了解自己,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藝術化的。建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詳盡地闡述呼吸的要領,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4]民族音樂是豐富多元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音樂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民族音樂基本都是各民族人民質樸感情的表達,自然而親切。因此,在教授民族音樂過程中,引入聲樂中的呼吸教學,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在民族音樂視域下研究聲樂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可以讓教師本著更為嚴謹科學的態度投入教學,注重音樂技能教授的同時,也不忽視其藝術化。想要我國的音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作為教育者必須積極地探索研究更為人本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創新實踐,使音樂教學更加高效適用。
參考文獻
[1]捷姆佐夫斯基,楊洸.民族音樂學[J].中國音樂,1984(2):83-84.
[2沈洽.論“雙視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樂學中的實踐和意義[J].中國音樂學,1998(2):64-84.
[3]喬愛玲.聲樂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2):51-52.
[4]李延俊.對聲樂教學過程中情感培養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2(23):47-48.
作者:陸彥 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