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數民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族文化是民族發展壯大的內在支撐,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應成為民族發展的重要戰略。要切實貫徹這一戰略,既要從宏觀層面把控方向,也要在微觀層面做好各項具體工作。服裝設計作為彰顯我國服飾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要緊跟時尚,契合時代審美潮流,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吸納民族服飾元素,通過創新應用使民族服飾重獲新生以及為現代服裝形成多元化風格打下基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長居于黑龍江流域有十個左右少數民族,研究這一區域少數民族服飾將會收獲頗豐。以下以赫哲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為例,探索民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的結合。
1赫哲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
1.1赫哲族服飾元素介紹
魚皮服飾是赫哲族的代表服飾,其發展形成與赫哲族生存環境有著緊密關聯。赫哲族主要是以捕魚和打獵為生,由于黑龍江流域氣候寒冷,赫哲族先人為了保暖御寒,嘗試著使用魚皮制作服飾,后來隨著制作工藝的逐步成熟,魚皮布料制作效率大幅提升,魚皮服飾成為赫哲族人的重要服飾類型。赫哲族魚皮服飾從上到下一應俱全,上衣有魚皮長袍、魚皮短褂、魚皮坎肩、魚皮袖帶、魚皮披肩等,下衣有魚皮長褲、魚皮套褲、魚皮綁腿、魚體圍裙、魚皮裙等。魚皮服飾在材料、造型、紋樣、色彩等方面均具有鮮明特色,魚皮材料紋理美觀、質感良好,經過工藝處理后耐磨耐寒。魚皮服飾造型簡潔,穿著方便,寬松自由。紋樣取材于廣袤的自然,其中的圖騰紋樣占據主導,如浪花紋樣反映出赫哲族人對水域的崇敬;以熊、鹿、鷹等動物為原型的紋樣反映出赫哲族人崇拜動物神,是他們祈求無病無災、追求旺盛生命力的表現。魚皮服飾的色彩豐富多樣且蘊含深意,如紫色代表美麗,通常被赫哲族婦女用作裝飾色;白色代表生命力,寓意積極向上;黑色既是天穹之色,也是水流之色,在赫哲族受到敬仰與尊重。
1.2赫哲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首先是材料應用。魚皮材料具有紋理美觀、質感良好等優點,可為現代服裝增色添彩,例如魚皮紋路用于現代服裝后能塑造自然質樸之感,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天人合一”思想,使服裝視覺效果舒適緩和;防水、耐寒、質輕的優點可優化戶外服裝功能;天然無污染的優點可為降低服裝行業污染程度做出貢獻,使現代服裝綠色環保;另外,魚皮材料可通過人工養殖大量獲得,能夠替代很多動物皮料,有利于維持野生動物的生存發展。其次是造型應用。依托魚皮服飾造型特征可設計出披掛式、連接式、包纏式、扎系式等服裝類型,使穿著方便、寬松自由的特點在現代服裝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對于處于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服裝能夠在一定程度釋放身心壓力,獲得片刻的輕松與愜意。再次是紋樣應用。赫哲族圖騰紋樣與現代人審美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使用現代設計手法對其進行改進是紋樣應用的重要策略。圖1所示的服裝圖案為赫哲族熊神紋樣改進后的形態,原本的兇惡與威嚴得到減弱,加之形狀比例與圖形元素分布的調整,憨態可掬的形象映入眼底。最后是色彩應用。赫哲族魚皮服飾色彩中寓意吉祥與傳達天然之感的色彩更具應用價值,尤其是天然色彩可用于塑造自然美感,直接提升服裝品級,但這考驗設計者感悟與構思能力,因為天然色彩并沒有具體的標準與形態。
2鄂倫春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
2.1鄂倫春族服飾元素介紹
鄂倫春族是黑龍江流域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世居森林茂密、資源豐富的興安嶺一帶,捕獵是該族重要生存手段,同時為了御寒,獸皮成為制作服飾的主要材料來源。早期的鄂倫春族服飾古樸寬大、色彩紋樣單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裝飾性元素開始得到應用,例如領口、袖口、衣襟等處會裝飾紋樣,有云紋、幾何紋、動植物紋等,而且色彩方面不再拘泥于黃色與黑色,紅色、粉色、藍色等鮮艷色調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由獸皮制成的服飾不僅耐寒保暖,而且在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極具特色。首先是造型上古樸醇厚,卻又不失美感。這反映出鄂倫春族人既務實,又對美熾熱追求的性格特征。例如,獸皮本身具有“毛發”這一特點成為塑造節奏與韻律之美的重要載體,毛發長短不同、交錯排列,給人以視覺動態感。反復與對稱手法的運用使獸皮服飾均勻有致、亂中取靜,別有一番美感。其次是圖案豐富多樣,復雜性與抽象性更為突出。例如,南綽羅花圖案由簡單圖形演變為多個圖形聯結組合且均衡分布的圖案形態,使其愛情永存寓意得到進一步烘托;鹿角形圖案在發展中得到了簡化,而這賦予了該圖案更強的表現空間,可滿足不同受眾的審美要求。整體來看,女式服飾圖案要多于男式服飾,并且更為細膩多姿,如裝飾于胸口處的橫條男式服飾多為直線形態,而女式服飾有山形、波浪形、長方形等多種形態。再次是色彩靚麗鮮明。獸皮服飾本身仍以黑色與黃色為主,但在引入其他色彩后,尤其是彩色線得到應用后,鄂倫春族服飾色彩更加靚麗鮮明,同時也為該族人表達情感拓展了空間,如紅色裝飾物代表身份尊貴或是用于喜慶場合,藍色裝飾物通常用于表達悲痛苦悶心情等。
2.2鄂倫春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鄂倫春族服飾厚實端莊的特征為其在禮服設計中得到應用提供了支撐。這里的禮服主要指中式禮服。我國是禮儀之邦,內斂、中和、適度是禮儀的核心要義,而鄂倫春族服飾與此十分契合,其長袍式造型既能全部遮體,也能為裝飾表現提供廣闊空間,有利于充分展示文化風格,在“無言”之中完成文化信息的傳達。西方文化觀念對現代服裝設計影響頗大,這是現代審美潮流的必然走向。對于我國的服裝設計者來說,所要做的不是一味排斥與抵制,也不是全盤接收,而是要追求融合目標,通過中西方服飾元素交相輝映而設計出為世界所認可的服裝產品。部分設計者結合中西方服飾元素,設計出了兼具古典與美觀的復古婚紗,如圖2所示復古婚紗中,設計者基于長袍造型設計出立體圓潤的裙擺,而更為美觀的是婚紗由上至下隨處可見的刺繡紋樣,有起到聯結作用的幾何紋樣,有展現飄逸之姿的云紋樣,也有襯托喜意、彰顯生機與活力的植物紋樣。鄂倫春族服飾元素要走創新之路,不能拘泥常規,例如服飾紋樣的發展伴隨著剪紙工藝的不斷革新,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應用鄂倫春族服飾元素,也能發掘剪紙工藝的可用之處。鄂倫春族剪紙工藝所延伸出的剪皮花技術便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其主要作用于毛皮面料利用剪刀等工具剪出紋樣。這類紋樣配合刺繡等工藝就擁有了更強的表現力,尤其是基于毛發塑造出的立體感能有效豐富紋樣形態。
3達斡爾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
3.1達斡爾族服飾元素介紹
達斡爾族人謀生手段包括狩獵和耕作,所著服飾具有保暖耐寒、經久耐穿等特征。從造型上看,達斡爾族服飾透露著自然之美,既取之于自然,又通過“神靈崇拜”方式用之于自然,例如服飾中所使用的獸骨裝飾品,不僅是為美觀服務,而且是達斡爾族人敬畏神明以自然之物與神靈建立關聯的重要手段。今人看來,這些做法有著濃厚的迷信色彩,但所形成的結果卻真實存在,能夠成為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借鑒對象。在充斥商業化氣息的當今社會,回歸自然、回歸人性會成為人類心底訴求,而達斡爾族服飾自然美特征可為滿足訴求提供支持。達斡爾族服飾經過長期演化,自然美特征得到進一步深化,服飾紋樣成為體現這一特征的重要載體,這是達斡爾族思維升華的表現。神靈崇拜依然存在,只是在多種因素影響與作用下改變了行為方式。達斡爾族服飾紋樣包括動物紋樣、植物紋樣、幾何紋樣、云氣紋樣等,其中動物紋樣既有神靈崇拜思維下得到神化的鷹、鹿、仙鶴、熊等紋樣,也有取材于平常生活中的牛、羊、蝴蝶等紋樣;植物紋樣多是生活中常見花草樹木,如松柳、葫蘆、南瓜、牡丹、荷花等紋樣,而這些紋樣通常用于女性服飾之上,布局靈活、靈動傳神,傳達出達斡爾族人對美好事物的深切追求;幾何紋樣具有簡潔簡練特征,以線條、矩形等為主體,而后通過重復、重疊等手法進行塑造,多用于裝飾袖口、衣襟、下擺等;云氣紋樣多是曲線形態,加之規律排序與疊加,能夠呈現出連綿不絕的視覺效果,寓意生命不止。達斡爾族服飾色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主色多偏向于高純度與高明度色彩,其中女式服飾多用暖色系,男式服飾多用冷色系;二是輔色多選擇主色互補色,不追求視覺刺激,而是以塑造協調統一視覺效果為目標;三是注重借鑒自然色,使得服飾色彩更加貼近自然。
3.2達斡爾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首先是對服飾元素變形演繹。達斡爾族服飾元素具有特有的構圖準則與審美傾向,而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特有之處”要通過變形演繹與現代構圖與審美相融合。例如,圖3所示服裝在領口和下擺處使用了傳統紋樣,而對比之后發現,相較于傳統紋樣,其采用了更為簡潔的表現手法,并且將領口與下擺紋樣平行分布后,使得該服裝透露出濃厚的均衡氣息,既美觀大方,也和諧統一。變形演繹還包括夸張提煉、化簡為繁等方式,但要遵循適度原則,避免完全顛覆而影響民族服飾元素的傳承與發展。其次是對服飾元素結構重塑。不同紋樣疊加使用可獲得新的紋樣效果,但在疊加過程中需要確定視覺主體,進而圍繞其選擇具體紋樣,如果現有紋樣不能疊加或是會對視覺主體中心地位造成影響,可進行分解重塑,即將紋樣解體成多個圖形元素,而后基于具體需求選擇最為適宜的類型。再次是對服飾元素意象再造。變形演繹主要著眼于“形”做出處理,而意象再造則是建立在理解“意”的基礎上,再造往往是對“意”的延伸與拓展,這一過程中的“形”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但只要“意”依然勾連,達斡爾族服飾元素便能在現代服裝產品中得到體現。
4結語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著獨特性,才組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服裝設計要繼續堅持走傳承民族文化之路。但傳承并不等同于全盤沿襲與照搬,而是要在吸納優秀元素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推進其與時代軌跡的融合共生,這樣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世界認可,才能永葆活力、一路向前。現代服裝設計要在這一思想理念指導下與少數民族服裝元素相結合,朝著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品牌和世界品牌方向挺進。
作者:王迪 單位: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