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琴美育教育的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鋼琴美育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有些古希臘先賢們認為相較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音樂教育能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滋潤人的心靈,使心靈更加的美麗,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如果缺少了音樂的滋潤,心靈就會變得丑陋。在今天看來,這種思想顯然具有夸大音樂功能的嫌疑,但是也具有很強的合理性。鋼琴作為音樂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同樣具有這樣的作用,這不僅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感受到音樂和鋼琴演奏帶來的影響。例如用鋼琴演奏的《義勇軍進行曲》曾經激勵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解放中國奮勇向前,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給人以奮力向前、與命運斗爭的勇氣,這些無一不顯示了鋼琴美育的重要作用。鋼琴之所以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于鋼琴之美本身就是以社會道德為基礎進行的,它也總是以新的形式將社會道德的應有之義表達出來。
(二)鋼琴美育能夠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關于這一點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多半是因為我從小喜愛音樂,熱愛鋼琴演奏,從音樂中得到的啟發給了我在科學上的動力。”人的智力由感知周圍事物、記憶功能、想象功能、思維功能等要素構成,鋼琴美育能夠通過影響這些要素進而影響人的智力水平,特別是對于以聽覺為基礎的感知能力的鍛煉。在鋼琴美育過程中,接受鋼琴美育的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欣賞或者演奏鋼琴樂曲提高對于聲音的感知力,能夠通過感知鋼琴演奏曲聲音的細微變化鍛煉自己察覺外界細微變化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對于提升大腦的功能都具有非常重s的意義。
(三)鋼琴美育提升想象力
著名的音樂心理學家梁承謀指出,音樂是一種摸不著也看不見的東西,但是人們卻能夠在其變化的節奏和刺激的瞬間感覺到它的存在,并由此引起感覺、觸覺和心理的變化,對人們固定的認知有很強烈的作用,能夠推動人們進入想象的世界。鋼琴美育對人類想象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能夠推動人們接觸最美好的情感活動,使人們在美好的想象中獲得滿足,并隨著想象力的發展而生長。此外,鋼琴美育對人們求知欲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通過對人們情感的激發,促進對知識的渴求。在情感的幫助下,人們往往對某種事物存在濃厚的興趣,并感覺到它存在獨特的美感和魅力。而美好的音樂則能夠誘發這種情感,使人們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促進人們自身學習的實現,推進知識內化過程的完成。
(四)鋼琴美育提升感知力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聽者應該學會聽,而想要聽懂鋼琴演奏,則需要演奏者和聽者的合作。在演奏音樂的過程中,演奏者會不自覺地以旋律的角度對樂曲進行理解,但是音樂作品是重復和轉調等多種因素的結合,需要使用各種演奏技巧,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了在樂曲的演奏過程中目的性被逐漸淡化。因此,鋼琴音樂的發展是一種引導性的,將人的認識水平從感性向理性轉變,對人們的感知力起到無形的影響,并且促進人們理解力的提升。在對音樂的審美過程中,人們的情感和想象力處于協調狀態,心靈處于自由狀態,因此鋼琴美育對人們聰明才智的幵發有重要作用。這種推動人們處于協調狀態的作用,能夠使人們的心靈美在審美主體的角度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并且使人們的情感得到根本性的提升。鋼琴美育在提升人的情感境界的同時,對開發智力和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對三種作用進行了闡述,因為鋼琴美育對三種品質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而上述的三種品質對于個人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想要實現音樂審美方面的全面發展,必須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基礎,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鋼琴美育教育的實現路徑
(一)以身心健康為出發點
健康的心靈才能夠欣賞到美妙的音樂,而聲音往往能夠代表我們心底最深處的秘密。在《圣經》中提到,善惡發自人的內心,善念和惡念都是人們內心的真實體現。因此,只有心靈健康的人才能夠欣賞到美妙的音樂,就像古典音樂的美向人們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和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同時傳遞了人文關懷。真善美是人們共同的美好品質的代表,也是共有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但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當今的社會中,很難有人不被物質所影響,人們難免存在功利之心,很難出現不具備功利心的天使。當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日新月異的文化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但是不管是在什么行業,想要實現抱負需要獲得機遇并且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而對人才的培養中,需要更多具備淳樸心態的教師和獨具慧眼的領導者。
(二)樹立榜樣的力量
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作為音樂的創作者或者演奏者,他們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到其他人,為別人樹立榜樣。如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他那種對于音樂的熱愛、對于藝術的追求、對于社會責任的詮釋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帶給我們的力量。還有西藏著名歌手韓紅,她以一首《感動》帶給觀眾極大的感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歌曲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我們確實是很熱愛這些歌唱家們,我們熱愛的不僅僅是他們崇高的敬業精神,以及對藝術的追求,同時我們還認同他們作為社會的一員,可以用自己的歌聲傳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些積極向上的思想和歌曲始終在影響著我們,并讓我們學會怎么做人和做事。所以,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威望很高,他們的言行代表社會發展的潮流。
(三)借助于網絡的優勢,開展鋼琴美育教育
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進行鋼琴美譽教育工作成為可能,我們可以進一步引導更多的人借助于社會網,來學習鋼琴美育的重要精神,并引領一些能夠促人奮發向上的文化,從而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等多維一體的音樂網,利用音樂知識來提高社會大眾的文化素養。
(四)多元化背景下,保護和發揚本土文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鋼琴美育教育中都會有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愛國主義教育不只是要讓國民產生對祖國的依賴與眷戀的情感,從而產生保護祖國與為祖國爭光的決心,同時還有助于加強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就具備的凝聚力與創造力。所以,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我們要按照情感——認識與信念——行動樣的流程展幵。民族音樂是全面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現代流行音樂的大量出現,使得民族音樂在我國音樂中的地位一再受到挑戰,甚至還有不少大眾到現在也不知道哪些歌曲是我國的,哪些是西洋引進的,哪些是民樂,哪些是西樂。在知識缺乏的情況下,民族音樂的傳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要發展鋼琴美育的作用,我們先是要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我們先要分析當前的問題,并以此為契機,尋找工作方法,我們要在社會中開展相應的民族音樂的教育工作,同時讓民族音樂再一次為大眾主動接受,這不僅僅是要培養我國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同時也是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的一種方式。縱觀全球的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國家都在考慮如何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在當前世界形勢相對復雜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注意音樂本身的共性,同時還要看到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所在,從而真正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改進的重要意義和具體的實現路徑,并把其發揚光大。
(五)將音樂療法融入音樂教學工作中
音樂療法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極大地改進社會大眾的不足之處,不會出現太多的副作用,適合于音樂教育。從國外醫學界的發展情況來看,音樂療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雖然,我國也開始著手于這方面的發展工作,但是只是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醫學的領域會慢慢得到發展和普及,所以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音樂療法向德育滲透,從心理上引導社會大眾對音樂產生新的認識,并更好地實施鋼琴美育教育。偉大的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而這心靈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根本目標所在。所以,發揮鋼琴美育作用就需要全面地借助于音樂的作用,把這種春風化雨式的滋潤和慈母般的關愛,傳送于他們心中。相信如果我們真正用心做好一件事,就會對大眾的音樂教育方法尋找到新的策略,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在音樂的發展道路中獲得成長,以及不斷地取得進步。eg、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鋼琴演奏深受人們的喜愛,觀看聆聽鋼琴演奏不僅僅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指尖下黑白鍵的靈動和神奇,更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愉悅了心情。根據曲風的不同,鋼琴演奏讓聽者或悲或喜,或激情飛揚或悲憤感動,總之每一次聆聽鋼琴演奏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凈化。在鋼琴美育作用的影響下,一個人的精神風貌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改變進而會對整個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帶動社會朝著更加和諧、理性的方向發展。
作者:于巧琳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