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美育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自然美的教育
常言道:山水無情,人有情。無情的大自然美景,只有在人的面前,才被賦予了感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如此,同一自然物,在不同作者筆下,由于思想感情不同,也被賦予了不同內涵。了解了這些,有助于我們很好地欣賞自然美。作為老師,就要在課文的講解、賞析中,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脈絡,去領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提高他們的審美感受能力,從而使他們感到祖國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十分可愛,油然產生一種熱愛祖國、熱愛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責任感。
二、社會美的教育
社會美即是社會現象的美,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人的美,即人的思想品質、精神境界的美。語文課本中,體現社會美的內容比比皆是。學習《揮手之間》、《一次難忘的航行》、《清貧》、《梅嶺三章》等,我們可以認識、、、這些美的人物身上所表現出的革命家的膽識、氣概和大無畏的壯美情懷。學習《梁生寶買稻種》、《百合花》、《茶花賦》等課文,我們可以從梁生寶、小媳婦等普普通通的人身上,看到其心靈美、行為美。美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我們社會主義教育中的美育,就是要為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服務,所以教師應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以革命的、進步的、真正美的東西來熏陶學生的靈魂,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起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健康的審美觀念,以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展。由此看來,社會美的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應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切不可把社會美的教育弄成說教式灌輸。
三、藝術美的教育
如果說,在語文課進行自然美、社會美的教育側重于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培養的話,那么進行藝術美的教育則側重于美的創造力的培養了,這主要是通過作文教學的手段來完成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后,他們就開始試著寫作了,通過觀察、思考,對大自然中的景物、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描繪。比如,針對學生作文時易出現的“直、露、快”的毛病,進行意境美的教育。告訴學生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切不可為寫景而寫景,同時還要注意含蓄,因為含蓄是一種更為深沉的美。此外,針對學生作文結構不當的情況,還應進行比例美、和諧美、形式美教育。形式美雖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但形式美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因而形式美反又作用于內容。所以作文時,切不可只重內容,而輕形式,一篇好的作文,也要求比例合度、勻稱、和諧。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語文課中的美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情感性原則
美育是教與學兩方面的審美教育,教師只有先受到了美的感染,發了真情,才能引導學生去審美,這是由美育的情感教育性決定的。在教學中,教師有慷慨陳詞、娓娓動聽的言教當然好,但教師是否真地受到了內容的感染,是否進入了美的意境,學生是能看得出來的。學生若看到教師吐了真情,露了真心,那他們也會隨你進入美的境界,從而受到陶冶,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反之,學生看到教師是在做戲,虛情假意,那審美教育就失敗了,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被欺騙了。這就要求教師深人扎實地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抒真情、露真意。
2.適時性原則
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審美教育的契機,掌握好分寸,盡量讓學生發揮審美主體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時,能明察學生審美思維的火候,及時點撥,加一把火,學生若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語文學習中自發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那美育的效果遠比教師的說教高得多。
3.切近性原則
在教學中除把握好審美教育的契機外,還應盡量把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現實、周圍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讓學生從審美對象上看見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東西使他們在真摯、強烈的美感共鳴之中得到審美教育。因此,把課文中的內容和學生的現實及生活聯系起來,學生更易接受,更易觸動他們的美感神經。當然,這里說的“聯系”,決非“一切為了現實斗爭服務”,而是把作品中的思想同現實中的人事適度地聯系起來。
作者:李新芳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