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院系學分制教學管理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學分制管理的創新思路,包括準確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優化、創新教學內容,隨后介紹了學分制管理創新的基礎內容,包括修整教學計劃、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學分制;教學管理;教學資源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中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也相繼提升,在這種條件下,需要積極創新學校中的管理措施,從而培養出新時期所需要的創新型、應用型與復合型人才,有效擺脫傳統教育機制下的教學弊端,尋找符合我國高校美術院系實際發展狀況的教學管理措施。
(一)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能夠對教學管理方式產生直接影響,決定著人才的質量規格。不管實行什么樣的教學管理方法,都需要將教學目標作為第一位。高校中的美術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特征,為此需要制定符合專業特色和高校實際情況的培養目標。在目標定位不準的條件下,會導致師生之間沒有共同的著力點,導致學生把美術這門學科當成一種知識來記憶,而非藝術素質去培養。按照美術專業的實踐性特征,應該從以下兩種層面入手,對教學管理目標進行準確定位:第一,培養綜合素養較高的復合型人才,為此需要促進學生全方位成長,其中比較重視技能的提高和培養,技能便是教書育人和藝術表現技法。第二,是培養擁有良好可持續發展潛能的藝術專業人才,對于高校中的美術專業來說,并非是要培養通才,而是要培養出高質量專才,但同時還要為學生日后自我提升和完善發展預留充足空間[1]。
(二)優化課程體系
學分制不是單純按照學生實際需求多增設幾門課程,而是要利用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和普通教育課程的結構體系,促進育人意識和社會需求的有機結合。課程是否可以展現出教學目標實際要求,主要是由課程結構所決定的,看其能否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藝術素養,為學生成長提供較為寬松的環境條件。明確具體的培養目標之后,便需要對課程結構進行優化處理,形成學分制相關教學管理的課程體系。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將學分制要求作為基礎依據,始終堅持這一指導思想,展現兩種原則。指導思想是課程設置的目標就是為了發揮出師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充分結合學生的發展個性差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將教師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形成一種教師主導的,有助于發展學生個性化特征的課程體系。兩種原則是目標固本性原則和靈活選擇的原則。其中目標固本即按照相應的培育要求,把美術系中的專業課程劃分成教學實踐和課程教學等兩種內容,從課程結構方面出發,轉變傳統的單一教育模式,形成一種實踐教育綜合發展模式。靈活選擇性,即將排課制轉化為一種選課制,能夠讓學生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靈活選擇授課教師、上課時間和課程內容,隨后選擇滿足自身學習要求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素質培養[2]。
(三)創新教學內容
實施學分制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學習選擇性和自主性,可以按照自身發展需求、社會需求和就業需求來構建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此需要給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指導和教學內容。第一,應該按照實踐性、前瞻性和先進行等原則改革教學內容。促進學分制落實,將選課權利交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課程吸引力發揮著巨大作用,一些淺顯無用、乏味枯燥的課程將會被淘汰,為此需要教師積極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各種個性化教學內容。第二,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不同課程擁有不同學習方法,學生應該結合自身個性基礎和學習習慣來選擇不同學習方法。盡管在學分制管理下,學生選擇權相繼提升,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這種自主性不代表可以忽視學生指導,反而應該進一步加強對于學生的指導力度,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美術專業教師需要找準學生興趣所在、美術素養缺陷和培養入手點,隨后以此為基礎實施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育資源持續增加的條件下,將教育資源優勢全面發揮出來,提高學生培養質量。通過有效的激勵措施,引導教師加強科研探究,把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學當中。
三、學分制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的基礎內容
(一)修改教學計劃
高校中的專業教學計劃是一種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的突出表現,同時也是學進行教學管理的主要依據。為此,學生可以按照學分制相關要求,根據高素質、高能力、寬口徑、厚基礎等原則對美術專業中的教學計劃進行重新修訂。第一,需要以創新教育、素質教學理念為基礎修訂教學計劃,此外還要明確學生是教學中主體,教師是教學主導者,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第二,課程結構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兩大板塊,其中的兩大板塊是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需要進一步提升第二課堂、實踐課程和選修課程在課程結構中的比重,其中選修課是52分,占學分總量的32.7%。第三,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應該把選修課融入到整個教學環節當中,比如擁有較強基礎性的選修課,版畫、雕塑、計算機應用、藝術美學、裝潢設計、環境設計、工藝美基礎等,并形成兩種層次不同的課程,從而使學生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基礎條件、愛好以及興趣選擇必修課程。第四,制定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允許學生加快學習速度,盡快完成專業規定學分,隨后在學習其他專業的輔修課程,但不許學生提前畢業。學生還可以適當放慢學習速度,延遲1到2年在畢業,學生可以中途休學兩次,但每次的休學時間不能超出1學年。
(二)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具體管理措施如下:第一,可以實施導師制,為學生提供資助學生、安排的機會。因為當下大學生的自主培養目標比較模糊,因此無法優化選擇符合目標要求的學習方案,為此需要實施導師制,導師應該按照學生發展特點、志向以及特長指導學生形成個人學習計劃,給學生提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目的等方面的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專業方向,按照學校課程條件以及學生實際狀況和未來發展規劃,指導學生進行合理選課,優化知識體系結構,通常情況下,每十五名學生便要匹配一位導師。第二,形成課程、宿舍、系三位一體的體系機制,促進學生會管理職能的轉型升級,學生會可以直接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形成宿舍樓團支部,以此為基礎,進行各項工作,隨后將學生黨支部作為核心,針對學生開展各項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3]。第三,堅持課堂常規管理和目標管理共同發展,學分制主要思想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獨立者。為此需要充分引導學生、支持學生,為學生提供服務,并從過程管理,逐漸轉向目標管理。從行政管理,轉為教學內容管理。為了提高課程質量,可以建立起學生、教研室、系、學院的四級教學監督機制,其中督導員需要進行隨機聽課,并抽查教學狀況,加強學生管理,不管是必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只要存在兩次無故曠課,便無法獲得該門課的學分。
(三)做好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主要是指不在教學計劃之內的教學活動,具體包括有償性的、公益性的、健身性的、知識性的、政治性的。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兩者之間的差異不是外在,而是內涵,第一課堂中是一種普遍性要求,而第二課堂中則是特殊問題,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針對第二課堂,可以設置課外必修學分,從0.5到3之間,學分水平不同。學生只能在積累十個學分后才能順利畢業。第二課堂的學分獲取途徑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渠道:第一是競賽活動學分,主要是通過參加系級、院級、省市級、國家級等組織的學科競賽,按照獎勵的名次和等級給予相應的學分。第二是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所取得的學分,學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間,組織各種事件活動,并設置相應學分。第三是藝術創新學分,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力,同時也是美術的靈魂所在,為了將學生創新潛力全部激發出來,可以設置創新學分,針對學生的一些科研論文、小發明和小創造,可以提供相應的獎勵學分。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質人才,尤其是對于高校中的美術院系來說,在現代化社會中創新性的作用越加突出,為從需要積極轉變高校中的教學管理措施,培養出創新性美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岳陽師范學院課題組.地方高校美術院系學分制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4(10):86-88.
[2]何珍.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探索——以二級學院美術學院教學管理為例[J].內江科技,2016,37(3):20+63.
[3]狄岱岳,黃紅霞.以利用和服務為導向管理高校美術院系教學檔案[J].文教資料,2013(13):169-170.
作者:蔡萍 單位:天津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