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專院校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專院校的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大專院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當探索出符合大專美術教育發展規律與現實需求的教學模式,貫徹培養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教育教學目標,轉變以往的培養藝術家的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大專院校;美術教育;素質;修養
大專院校的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氣息,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在校學生進行適宜的美術教育,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順應美術教育潮流與當代藝術發展,高校美術教育應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美術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受人們的歡迎與喜愛,各種藝術異彩紛呈,拓展了學生的藝術樂趣,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創作與欣賞并重的大專美術課程深受在校學生的喜愛。
一、大專美術教育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在校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素質
大專美術教育能夠使得學生提升綜合藝術內涵與表現力,學生能夠感受潛移默化的藝術魅力,大專美術教育教學對學生藝術素質與修養的培養是豐富多樣的。然而,大專美術教育教,需要長期持續不斷的努力,培養大專院校學生的藝術素質與修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大專院校學生的藝術素質與修養,能夠體現其人格魅力。
(二)提高大專院校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知識
大專美術教育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能夠讓學生積累美術知識。大專院校實施美術教育教學,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目的是傳授學生盡可能豐富的知識。大專院校教育教學中,如造型構圖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美術知識與能力,通過系統的美術教育教學,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
(三)豐富大專院校學生的在校學習與生活
高校美術教育教學使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和生活豐富多彩,使學生感受到塑造藝術教育的情感,使學生在輕松和沉重的負荷中得到一定的解脫,能夠豐富學生的課程。大專院校實施美術教育教學使得學生們由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帶來較大的壓力得到緩解。
二、培養策略———陶冶學生情操,挖掘人文因素
(一)大專院校教育需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需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一方面,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應變能力與交往能力,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將服務社會作為學生的必修課,讓學生走出校門。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堅持學生個性的全面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專美術教育教學傳授學生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提升自身各個方面的情操。
(二)大專院校美術教學可以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目標,陶冶學生情操,作為大專院校美術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技能素養,促進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美術教材中的藝術作品,能夠給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拓展學生人文視野,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滲透的人文精神,將每一幅作品中包含作家自身對藝術作品理解與詮釋,以及具有別樣的情感精神與人文內涵等象征意義,傳遞給學生。比如,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目標,增強學生們的環保理念,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進行環境調查,將自己的成果以海報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污水問題和空氣問題進行調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報告。其次,關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方面,可以組織學生舉行一系列實踐活動,從身邊出發,豐富學生社會閱歷,增強學生環保意識,開展環保節能的實踐活動。
三、培養策略———加強實踐教學,奠定創造基礎
高校美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專業,應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藝術類學生自覺地發展職業素養,加強對學生的美術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高校美術教育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大專美術教育將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置于教學的首位,將美術教育教學與市場發展需求相結合,應該加強實用性教學。固有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與大專院校職業技術性人才培養目標不相適應,傳統的教學目標在于將學生培養成為美術家,過于偏重學生美術基礎的訓練與藝術素養的提升,大專美術教育教學沿用固有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缺少培養大專院校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實踐創造能力
美術教育需要適當進行創造性實踐來加以鍛煉,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造能力,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應當給學生今后的創新創造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創造性實踐活動并不是為了讓學生獲得多少優秀的科研成果,而是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勞動意識,切身體會生活的艱辛、賺錢的不易,在用自己的技能賺錢的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研發美術經營項目,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社會服務,利用寒暑假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與社會接觸。
(二)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就是進行社會實踐,社會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大學校。首先,大專院校要將藝術課程和實訓項目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為學生將來就業提供保障,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實踐機會,組織學生參與設計與創作,為學生聯系與美術專業相關的任務和項目,為了學生參與實踐的重要基地,學校可以與廣告媒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學校與教師共同努力,使得社會實踐的方式豐富多彩。其次還可以加強實踐基地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也便于教師參與指導,有利于節約經費同時要考慮到民俗、地域、風景、歷史、人文、文化等各個因素,建立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這是保證實踐教學的重要前提。
(三)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
通過小型的座談會和合作交流等活動,允許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體會,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布置相應的作業,針對學生學情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中高年級逐漸向作品觀摩和實踐創作而轉變,低年級學生應以寫生為主。教師要注重實踐環節和重視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將前人所積累的知識與經驗傳承下去,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使學生系統掌握理論知識,一次來通過實踐來加以驗證,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理念。
(四)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大專美術教育教學是以培養美術職業技能人才為目的的,轉變以往單純為追求藝術而學習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在校即感受到行業的發展,提升學生藝術設計的思維能力,美術教育教學應該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學會多角度、全方位地快速分析事物造型,應該加強培養學生快速感知對象的能力,同時大專美術教育的實踐教學,加強對學生快速設計表現能力的培養應該適度壓縮美術基礎課程的訓練。大專院校美術教育教學較為側重實踐性與社會性,以此來體現與本科高校美術教育教學較為側重學術性與藝術性有所不同。
四、設定合理目標和課程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當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圍繞目標實施教學,準確設定教育目標,合理設置美術課程,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在大專院校美術教學中,完成培養目標的重要前提,也與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與人才的培養有著直接關系的,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的就是課程改革。因此,在課程設定方面要注意合理化。
(一)課程設置應當注重完整性和獨立性
注意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一定要把握課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教師在設置課程時要注意學生在課程選擇方面出現較大程度的跳躍性。注意課程與課程之間存在非線性邏輯關系,大多數課程都處于開放性狀態當中,教學體系呈現開放性,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應當保持課程設置的規范性。
(二)實施開放式教學體系
全力打造開放式教學體系綜合發展學生的競爭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一定要基于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與品質上來設置課程。
(三)系統化教學的實施應當圍繞目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培養學生用整體觀念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圍繞培養目標實施系統化教學,美術教學也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內容學習問題,傳統的美術概念已經逐步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應當根據當前的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綜上所述,應當探索出符合大專美術教育發展規律與現實需求的教學模式,將美術教育教學與市場發展需求相結合,學生職業技能、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結合,貫徹培養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教學目標,轉變以往的培養藝術家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健.淺析高職美術教學新走向[J].美與時代(中旬),2014(9).
[2]李桔紅,魏天剛.高職院校開設美術相關課程的必要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33).
[3]劉紅魁.高職院校美術基礎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進[J].學園,2014(36).
[4]袁泉.高職美術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策略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
作者:胡政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