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油畫在美術教育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美術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愈加多樣,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已不再滿足現代的教育教學需求,美術教育因此面臨嚴峻的挑戰。藝術是審美與文化的表達,具有鮮明的時代文化特征。高校在培養藝術人才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高校美術教育應理論結合實踐,以專業、科學和包容的態度建設系統的高校美術教育體系,為培養更多的新時代藝術人才而努力。油畫是西洋畫主要畫種之一,它的創作手段和表現手法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有重要的啟發作用。由南楠著,中國紡織出版社的《高校美術教育理論與發展研究》一書,對高校美術教育作了簡要概述。內容涉及高校美術教育的內容、特點、意義,以及目前高校在美術教育中所用的方法和美術教學的課程設計。并探討高校美術教育如何進行有效改革,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與教學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展開美術教育的研究。最后提出當代高校美術教育該如何發展的問題。該書內容全面,目的明確,有效開展了高校美術教育教學方面的探討,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油畫是一種平面化藝術,是人類用手繪圖進行情感溝通和思維傳達的藝術表現形式。油畫的創作手法能充分表現描繪對象,用強烈的色彩表達作者豐富的內心情感,引人入勝,使之立體質感極為強烈。油畫的創作思維是一種帶有感性色彩的構思與設想,它的質量取決于創作者作品中所含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深度。創作思維與情感在作者創作過程中,尤其在畫面語言、思維形象等方面起著關鍵的引導和控制作用。作者通過油畫創作,可以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情感以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通過作品來呈現其個體的思維與情緒。對此,以當代油畫創作特點為基礎,結合《高校美術教育理論與發展研究》一書,從其創作思維及表現形式出發,探討油畫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強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的教學模式。油畫創造在注重客觀事物的描繪基礎上,更注重作者的主觀情緒表達,其情緒表現更能體現作品的質量。因此,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以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通過油畫創作的學習與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和藝術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創新創作以及藝術表達等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加快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及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利于實現全面與個性同時發展的教學目的。
第二,啟發教師開展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油畫的創作思維,是創作者在生活、環境及文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形成的一種思維表達方式。教師應多站在學生角度、結合學生興趣進行課堂設計,使學生在課堂可自由發揮,教師做有效引導。這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增加創作課堂的生動性和有趣性,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讓美術教育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第三,激發藝術創新創作靈感。油畫是西洋畫的重要代表,深受其環境、文化及創作者本身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畫作有著較大差異。古典和反古典,是西方傳統繪畫的兩大主流。古典畫作在形式上的主要表現特點是重描繪而輕色彩;反古典其表現特點則不像古典主義那樣要求莊嚴、單純、靜穆及和諧的古典寓意,它熱衷于情感的傳達。反古典強調自由、放縱的精神和富麗、壯闊的氣勢。在表現形式上予以極大的熱情,通過扭曲的體態、奇特的透視、絢麗的色彩來表達與古典審美精神的不同。而中國教育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中國傳統畫作。中國畫作講究氣韻、追求意境,創作表現形式以線、墨為主,追求“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色彩上沒有西方畫作的豐富多彩,而是以墨色為主,通過墨色的巧妙運用,使之達到豐富的呈現效果。同時,中國畫作構圖不受透視規律的束縛,它講究氣勢,側重畫家精神感受的傳達。中西方藝術的激烈碰撞,更能培養學生包容性的審美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高校的美術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作者:聶啟 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