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本科生美術教育改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范圍廣泛,由于其區別于其他專業的職業性質,美術課對于該專業的本科生有著重大意義。該文從教師、學生、課程、教材、實踐、評價、多媒體技術等角度探討改進策略,以期對培養幼師生的審美、技能、應用能力帶來幫助,對師范院校美術課程的開設起到引導作用。
一、美術教師的培養
1.各方提供支持
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師資培養需要各方的支持與協作。第一,幼兒教師教育的標準需盡快完善,促進幼教的專業化;第二,學校與幼兒園、幼教機構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生的實踐學習;第三,學前教育專業授課教師需要著重培養。
2.教師個人的教學創新能力
教師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高尚的道德修養、豐富的人文知識外,還要具備教育教學創新能力。創新不僅僅指內容上的創新,更是觀念、態度、教法、組織形式上的創新。教師要結合當前的課標、政策等相關文件以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探索富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式。
二、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自我培養
學生應主動接受相關藝術資訊,尤其是學前教育方面的內容,以提高對美術的敏感度;針對簡筆畫形象進行練習,學會動作、發型、服飾繪制并舉一反三;掌握幾套和諧的構圖與顏色,與簡筆形象進行靈活組合;學習攝影,通過攝影掌握構圖、色彩、角度等方面的知識,鍛煉審美能力;利用假期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保存自己的畫作,形成作品成長檔案,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三、美術課程的設置
1.合理安排課時
美術課包含知識新授、作品欣賞與動手操作,故一般大學的美術課會安排兩節課,十分合理,但安排的時間點也應合理。美術課安排的時間點應避免在高強度訓練課程之后,如體育課、舞蹈課。不然,學生的精力渙散,注意力自然不會集中,教學效果也會不理想。
2.課程內容設置
其一,增加手工課程的比重。除了滿足學生的職業需要,手工還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提高其參與程度。其二,增加民間美術的比重。通過繪畫民間圖案、欣賞民間美術、制作民間藝術品,將民間美術糅合進課堂。其三,增加綜合性藝術活動的內容。如用雕塑、動畫、光影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創意,也可引導學生對美術或其他學科的課題進行綜合探索研究和學習。其四,增加裝飾畫教學的比重。裝飾畫形象夸張抽象,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運用多種多樣的技法將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其在顏色上多用主觀色,在構圖上靈活運用透疊等方法。
四、美術教材的選擇
一些大學的美術教材無針對性、內容淺顯,導致教師無法使用,甚至再次購買,造成不必要的花費。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重視評估教材
高校對教材的評估較少。教材的使用對象是教師和學生,高校應對這兩個群體進行調查,由專業的教材評估隊伍研究和選擇適當的教材,以提高教材的針對性。
2.編寫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基于學校情況、學生基礎以及當地資源編寫的教學材料。教材開發小組應多關注地方資源,這些是學生創作的優秀素材。
五、美術教育實踐的培養
本科學前美術教育尤其要強化實踐部分。關于美術教育實踐方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其一,在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上學期單獨開設美術教育指導課程,由具備豐富幼兒園教學經驗的教師擔當任課教師。其二,定期邀請幼兒園園長或美術教培機構的教師舉辦專題講座。其三,增加學生去幼兒園觀摩優秀美術活動的機會,做好視頻與文字記錄,方便存檔和循環利用。其四,在幼教模擬室進行美術模擬教學。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模擬教學,將教學過程用錄像的形式記錄下來,供課后反思、改進。
六、完善評價的形式
1.以質性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
簡單的量化評價難以反映美術教學中復雜的教學現象,而質性評價采用師生、生生雙向評價,方法和維度更加多元化。
2.合理擴充評價內容
美術評價內容應合理擴充,包括平時成績、期中期末成績、綜合成績等。平時成績包括單次作業、上課發言情況、小組合作成績、出勤記錄等。期末成績包括作品的內容、技法、創新等方面。
3.建構、完善美術實踐評價
美術實踐評價內容應包括:與教學實踐目標的吻合程度、學校與幼兒園的雙方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等。
七、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如今,部分學校嘗試給學生配備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等。在電子設備上完成創意作品,及時上傳課堂練習作業,甚至開發新的App,這樣不僅能與時代接軌,而且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所以,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引進現代化教育技術,加強美術教師的多媒體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曉嵐,丁邦平.美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方式、特點及其啟示.學前教育研究,2010(10).
[2]袁媛.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改革.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2(6).
[3]胡晨晨.裝飾畫教學中民間美術的滲透——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的有益嘗試.美術大觀,2013(7).
作者:王佳玲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