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魔術引入數學課堂的原則與方法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數學具有嚴謹、抽象的特點,思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容易在數學學習中產生畏難情緒。魔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能改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實現寓教于樂,讓數學課堂煥發別樣風采。文章闡述魔術引入數學課堂應遵循的原則,探討魔術引入數學課堂的方法,旨在引領學生踏上數學深度學習之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魔術;原則;方法;深度學習;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提出新的要求,主張數學教學應聯系實際,提升內容呈現方式的新穎性。魔術引入數學課堂,能引領學生突破已有認知,激發學生對數學奧秘的探索欲望。大量實踐表明,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有趣的魔術,可以起到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思維活躍性的作用,讓原本沉悶的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活躍,由此可見,將魔術引入數學課堂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一、魔術引入數學課堂應遵循的原則
1.把握魔術外殼知識內核
趣味魔術在數學課堂中的引入,需要以數學因素為魔術的核心要素,在魔術中滲透數學知識,以表演的形式呈現數學知識。也就是說,以數學知識為“內核”,以魔術為“外殼”,發揮激發學生求知欲、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在數學魔術化教學模式中堅持知識“內核”、魔術“外殼”的原則,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魔術的本質,避免呈現魔術的趣味因素超過傳授數學知識。
2.精心籌備魔術表演過程
魔術表演過程的掌控是保障魔術有效進行的必要條件,每一個魔術表演者在舞臺表演之前都會精心設計表演過程中的揚抑,預設自己的表演行為以及觀眾的反應,如哪一個表演環節應該是驚嘆的、引發質疑的,做到對各個環節了然于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魔術,同樣需要遵循這一原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原有經驗以及數學知識內容、學生的興趣點,精心籌備課堂中的數學魔術表演過程,預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態,提升數學魔術表演的周密性,以保障魔術的順利進行。
3.以魔術引導學生的動態生成
魔術教學環節的精心籌備是為了“預設”,而“預設”的目的在于促進“生成”。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引入魔術的指向是鼓勵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思考中活躍思維、獲取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與見解,控制好課堂的整體進程,讓學生在魔術中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實現數學知識與能力的動態生成。
4.在數學魔術教學中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于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即新課導入———新知講授———習題訓練———作業布置。在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式,只會順向思考問題,缺乏思維的靈活性,甚至難以將數學問題運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而有趣的魔術可以讓學生在“看熱鬧”中主動思考,研究其中包含著哪些數學知識,應該運用哪些方法揭開魔術的神秘面紗,鍛煉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二、魔術引入數學課堂的有效方法
1.不可思議,激起數學探究欲望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比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更重要。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設計小魔術,以疑啟思。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出示以下兩個圖形(如圖1所示),讓學生觀察左右兩個圖形中的方格是否一樣。這時,很多學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太簡單了,一看就知道格子數是一樣的。”教師可提醒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可以再看看,也可以數一數。”教師的提醒會讓學生產生“難道不是嗎?”的想法,開始主動“數格子”。數過之后,學生們會發現,①號圖形的底、高分別為8、3,經過計算得出為12個格子,以此類推②、③、④號的格子分別為5格、7格、8格,這時學生們突然發現,單個圖形的格子數沒變,但是后面拼接中的圖形會較前一個圖形少一個。學生們驚訝:“怎么可能呢?”這種“不可思議”的困惑會激發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2.欲罷不能,開啟深度學習之旅
看出學生們的驚訝和疑惑,此時,教師可以“刺激”學生:“剛才不是有很多同學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嗎?那么就用你們聰明的頭腦找出其中存在的道理吧!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由老師直接告訴你們其中的奧秘。”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不要,我們要自己找答案。”讓學生產生“不就是數格子嗎,我就不信弄不明白,會不會是剛剛數錯了,再數一遍”的欲罷不能心理。結果數出來的結果是左邊的圖形是32個格子,右邊的圖形是33個格子,若是將它們看成一個完整的大三角形,那么兩個圖形的格子數則都是32.5,學生們發現,原來它們并不是完整的三角形。但是兩個圖形之間依然相差一個格子,怎么回事呢?數一遍,再數一遍,在一次又一次的點數、計算中,屢屢失敗。學生發現根本就沒有數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百思不得其解。在學生“走投無路”時,教師可以透露一些信息:“同學們之前學習過比例的知識,可以嘗試從比例的方向思考問題,看看是否能有新的發現。”通過觀察,學生們發現①號、②號圖形的比值雖然接近,但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只是斜邊“重合”。為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比例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圖形在方格中的位置變化導致所占格數的變化,這也就是導致前后兩個圖形相差一個格子的主要原因,讓學生在深度探究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獲得成功的喜悅。
3.創新玩法,拓展數學思維空間
魔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只局限于魔術的解密,教師還可以利用魔術幫助學生理解新知,利用魔術的直觀性特點降低學生對數學新知的理解難度。例如,在“線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比長短的魔術,如圖2所示。通過觀察,學生們會第一時間認為②號線段長,但在不改變線段長短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開展“魔術”表演,使兩條線段長度相同,從而讓學生學會細致觀察與分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結語
總之,魔術引入數學課堂,能改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實現寓教于樂,讓數學課堂煥發別樣風采。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魔術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領學生深度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榮森.借助數學魔術滲透數學文化[J].遼寧教育,2018(15).
[2]吳振亞.用數學魔術帶領學生體驗深度學習[J].江蘇教育,2017(89).
[3]陳洪杰.數學魔術,給學生不一樣的數學世界[J].湖南教育,2019(10).
作者:陳小嬌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三井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