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實際出發,從四個觀點有效切入,并結合具體教育實踐圍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細致的闡述與探討,旨在于通過探索有助于提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可行方法,引導學生在美術藝術的海洋中肆意遨游,感受到美術鑒賞的魅力與奧妙,并能從中得到良好的美育熏陶,感知生活中的美,積極創造美。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鑒賞;美術教學
美術鑒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美術鑒賞技能,使學生能遵循自己的本心感知美術藝術作品的美好,同時也能始終具備善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審美素養,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生活。可以說,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作為美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對于推動學生獲得可持續性的長遠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及其作用。身為高中美術教師,應當重視美術鑒賞教學的突出價值,并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探索高效的、便于操作與推廣的可行策略,以切實提升其實際教育效益及其質量。筆者在自身的高中美術鑒賞教育實踐中便積極付諸了實踐,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以下,筆者僅立足于個人的教育實際經歷,結合具體的教育實例,針對筆者認為有效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策略進行一番闡釋。望帶給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以些許啟示,致力于推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更好組織與高效開展。
一、營造有趣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美術鑒賞的興趣與熱情
大量的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早已證明了若是學生自身對所學的知識持有高漲的興趣與熱情,往往能積極而主動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做到注意力集中、精神充沛,且能極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相反,若是教師忽視學生的喜好與特點,只是按照常規進行知識的講解,則不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也無法讓學生全身心融入到學習中來。兩項對比,教師有必要且必須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快速而精準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與維持學生源源不斷產生的學習及其探索熱情。相信,在這一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下,學生將更樂意學習、更愿意主動學習,且為獲得高質量的學習效果奠定堅實而穩定的情感基礎。由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鑒賞教育時不妨想方設法營造趣味化十足的教育氛圍,相信其對于提升美術鑒賞教學質量將產生積極影響。例如,在教學“行書技法”這一節知識時,筆者并沒有上來便帶領學生直接進行鑒賞,更沒有對相關的行書技法鑒賞技巧進行抽象化、理論化的講解,而是有意識地在上課初始環節便為學生播放了一首好聽的流行歌曲《蘭亭序》。當裊裊而起的音樂靜靜地流淌在教室中時,不少學生被其中的“中國風”風格所感染,更對其所描述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產生了強烈的探究興趣與深入了解的積極性,是怎樣的書法作品具有如此的神韻,又是怎樣的書法作品流傳至今令無數人為之緬懷與沉醉。趁勢,筆者再順勢點明本節美術鑒賞課上要學習的內容為“行書技法”,并告知學生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便是行書的“里程碑”之一,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學生自然也便對本節美術鑒賞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形成了無限探究的熱情,能快速由不相干的事物中調整注意力到課堂學習中來。巧妙而靈活地創設有趣的教育氛圍,且在此過程中喚醒學生的美術鑒賞學習熱情,對于提升美術鑒賞教學質量所彰顯出的突出價值由此得以充分突顯。
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在美術鑒賞過程中的不同看法
美術鑒賞是非常抽象的,且呈現出多元化的包容特征,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具備相同的認識與觀點,而可以在兼容的過程中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想法與見解。因此,作為高中美術鑒賞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便不能要求學生的思路與想法始終如一,保持高度的統一性與一致性,相反,應當持有“海乃百川”的意識,允許與包容學生持有不同的美術鑒賞認識與觀點。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紛繁氛圍中收獲種種多元化的見解,也讓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與素養在此過程中獲得顯著的鍛煉、進步與發展。而為了更好地落實上述教育理念,廣大高中美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便應當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踴躍闡述與分享自身對美術鑒賞作品的藝術看法,以在此過程中實現智慧火花的碰撞,讓學生在收獲有關美術藝術作品鑒賞認知的同時,也能切實收獲良好審美水平的進步。對此,筆者作為一名基層高中美術學科教師,便將上述教育理念有意識地靈活運用到了教育實踐之中。像在教學“學習鑒賞美術作品”這一節知識時,筆者為學生呈現了梵高的代表作《星空》,鼓勵學生在認真觀看、鑒賞、分析與思考的基礎嘗試著將自己對這一美術作品的認知與看法進行探討與交流。在學生相互間的探討中,大家各自積極發言,將自身的認識與觀點踴躍表達。有的學生認為在《星空》這一畫作中,梵高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仿佛能讓人感覺到時空的流逝;有的學生認為《星空》中,梵高并不是想用星、月、天空等所代表的浩瀚宇宙反襯村莊所代表的人類的渺小,目的也不是讓人對宇宙心生敬畏與崇敬,相反,無論是天空中的星云,直上云端的巨大樹木都好像有一種蓬勃無盡的力量,它們不屈而又無畏,詮釋了梵高想表達的一種不向命運低頭的掙扎與奮斗精神……不同的學生見解不同,認識有所差異與變化,但集中到一起迸發的卻是無盡的藝術想象力與鑒賞力。如此,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學生關于以《星空》為載體,初步摸索到了鑒賞美術作品的技巧與方法,促進了自身美術藝術鑒賞及其審美水平的有效發展。
三、融入背景知識拓展,促使學生美術鑒賞深度與廣度的延伸
美術鑒賞并不是直接就進行思考與分析,這樣對于美術作品的認知往往是處于較淺顯層次的,未能與創作者進行深入的心靈對話。美術作品如同古詩詞,都是創作者在特定的時機抒發與闡述自身內在想法與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因此,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美術作品,高中美術鑒賞教師有必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空間的束縛,了解更多美術藝術作品背后的知識,以背景為切入點,走進畫家,了解其創作背景,這樣才能在促進高中學生實現美術鑒賞深度與廣度有效延伸的同時,促進學生實現深度鑒賞,并在這種有效的美術鑒賞訓練中逐漸獲得美術鑒賞素養及其水平的有力提升與發展。可以說,在美術課堂中有意識地融入背景知識拓展,促使學生進行美術鑒賞的深度延伸,這也是提升與優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不容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教學“北京故宮與巴黎凡爾賽宮”這節知識時,筆者便有意識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詳細講解了北京故宮與巴黎凡爾賽宮這兩座世界性宮殿中所蘊含著的豐富知識。這樣,學生看到的不僅是風景優美的兩座藝術宮殿,更重要的是還從中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像故宮的設計內涵含蓄但卻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于多個細節處彰顯了至高無上的皇權,而巴黎凡爾賽宮更注重人的力量的體現,其浪漫外露,嚴謹而均衡,兩者各自有著不同的文化積淀與傳承,也因此,無論是在建筑材質、建筑外觀、建筑布局、建筑空間、審美特點以及文化觀念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極大的不同。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北京故宮與巴黎凡爾賽宮這兩座世界性宮殿不再是走馬觀花的認識,而是于深刻處有了更細微的理解,對其實現了深層次的認知。這對于促進學生以全新的角度進行鑒賞與探索無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為學生美術鑒賞水平的提升、進步與發展奠定了堅實而又有力的基礎。
四、給予學生充足的機會,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美術鑒賞的認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上得來的知識總歸是要回歸到實踐中去的。這樣,理論與實踐才能相結合,進一步升華,推動形成嶄新的認知與理解。具體到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高中美術教師也不能始終面向學生單純進行美術鑒賞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更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術鑒賞知識的實踐運用鍛煉,即給予學生充足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自身對所學美術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從理論中來,回歸到實踐中去,再反哺于理論知識體系,這良性的循環對于提升與優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效率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與作用。例如,在教學“走進素描教室”這一節知識時,筆者便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素描理論知識進行練習,主題不限,內容不限,學生可以任意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聯想力積極進行素描創作。在這一積極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將進一步復習與鞏固課堂上所學過的素描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拿起手中的筆畫出素描作品的時候,也進一步掌握了素描知識的技巧,知道該如何切入,知道該如何著力,該如何設置輪廓。可以說,這都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美術鑒賞水平及其能力的發展,也促使學生的美術素養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五、結語
優化與改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效益的方式眾多,上述筆者所提到的僅是目前符合筆者個人教育實際情況的常用策略,尚存在著其他眾多先進、科學的美術鑒賞教育理念及其途徑等待美術教育工作者加以探索、挖掘與大膽應用。為此,縱使在當前高中美術教育實踐過程中有所收獲與成長,但筆者日后仍將始終行進在前進與探索的道路上,以不斷跟隨教育發展趨勢摸索出更多可行的教育策略及其手段,進而助力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組織與開展,也為高中階段學生在繁忙的學業壓力之余精心鑒賞美術藝術作品,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與鑒賞素養,貢獻自己應有的一番力量。
參考文獻:
[1]鄒琴.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59.
[2]黃永成.高中生審美心理特征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8(3):98—99.
作者:王建峰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