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統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450例糖尿病患者尿培養陽性者,在無菌條件下留取中段尿于無菌容器中進行細菌培養。
1.2細菌培養、鑒定及藥敏試驗
培養液采用定量環法接種,用10μL接種環將混勻的中段尿接種在5%血瓊脂板和麥康凱平板上,于35℃培養24~48h,挑選菌落數>1萬cfu/mL的細菌涂片染色,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動細菌分析儀進行菌種鑒定。藥敏實驗采用K-B紙片擴散法。
1.3質控菌株
質控菌株分別為大腸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糞腸球菌ATCC2591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2結果
2.1病原菌分布
450份糖尿病患者泌尿感染尿標本共分離出457株病原菌,其中革蘭氏陰性桿菌344株,占比為75.27%,革蘭氏陽性球菌92株,占20.13%,真菌21株,占4.60%,主要致病菌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糞球菌、屎腸球菌。
2.2藥敏結果
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100.0%)和阿卡米星(96.7%)的敏感度很高,對頭孢類抗生素的敏感度則不如肺炎克雷伯菌。革蘭陽性菌對阿米卡星、萬古霉素的敏感性較高,真菌對兩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性較好。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最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據調查,有16.5%~37.3%的糖尿病患者因并發嚴重感染而導致死亡,而在所有感染中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最高。該組研究中,革蘭氏陰性菌所占的比例為75.27%,革蘭氏陽性菌所占的比例為20.13%,兩者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尿標本中同時分離出21株真菌,占4.6%。而有研究表明,非糖尿病患者泌尿道感染中分離不出真菌,提示糖尿病有可能是產生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尿量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該結果基本與劉建俠等報道的結果一致。通過藥敏結果分析,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100.0%)和阿卡米星(96.7%)的敏感度很高,對頭孢類抗生素的敏感度則不如肺炎克雷伯菌,均在50%以下,對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更低,小于20%。其他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和阿卡米星也很敏感,對頭孢類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的敏感性高于大腸埃希菌。該研究發現屎腸球菌對阿米卡星、萬古霉素的敏感性較高。真菌對兩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性均很好,氟康唑仍是目前預防和治療白色念珠菌所致泌尿系統感染的首選藥物。
作者:李際濤 單位:山東省安丘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