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泌尿系統教改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教育部、國家原衛計委“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具體方法及效果評價。方法以2012年8月—2018年1月卓越醫生教改班的教學作為研究對象;對原有教學內容、模式、方法進行教學改革;以多種方式的行進性評估、綜合考試成績為客觀測評指標,主觀測評依據三級教學評價指標進行效果問卷調查。結果經過泌尿系統教學改革,無論在《教學大綱》的編纂,還是在教學內容、模式、方法以及教師能力和教學效果上都較以往有了長足的進步。結論教改后的教學模式對醫學生學習泌尿系統的理論及臨床實踐效果更優;有助于培養醫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臨床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卓越醫生;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1制定實用的、有系統針對性的教學大綱
將泌尿系統需要整合的各個基礎及臨床教研室的專家和教學骨干有機地組織起來,系統的討論“泌尿系統整合教學大綱”的編纂及制定。對原有的重復部分進行刪減;注入和補充了近年來得到充分證實的新觀點、新理論和臨床工作中的新方法,新動態。使我們新的教學大綱既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又與臨床疾病及臨床工作緊扣。
2結合實際,調整課程進展
原有醫學教學程序是先基礎醫學,后臨床醫學,最后進入臨床實習。這種教學程序的一大弊端就是學生學習基礎的時候不能聯系臨床,較難理解與掌握重、難點;學臨床的時候,基礎理論又忘記了,不能分析疾病的發展過程。學習周期較長,理論學習不扎實,學到后面忘了前面,兩者難以互相聯系、貫通。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調整了教學課時安排,采用泌尿系統醫學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及臨床見習交替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臨床見習中找到臨床知識的重點,在學習中相互促進。使泌尿系統枯燥無味的“說教式教學”變成了從“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靈動有趣、充滿活力的教學方法。
3早臨床、多臨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找準學習方向
醫學生在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下學習醫學知識,存在最大的學習瓶頸就是找不到學習的興趣點,不知道準確的學習方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開始泌尿系統教學的同時就將學生帶入臨床,讓學生從實踐中了解泌尿系統的臨床工作,建立泌尿系統疾病的大致輪廓。與此同時,我們大量地增加了臨床見習的時間,讓學生在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充分體會醫學崇高的職業道德、醫師的責任和團隊精神,感受到醫學生肩負的重擔,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找準學習方向。
4建立師生聯動機制,及時答疑解惑,做到學習問題不過夜
教學改革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是,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兩個較高年資,教學和臨床經驗都較為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泌尿系統教學組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同時,為了方便與同學們的聯系,老師們將自己的聯系方式公布給班級學生并建立班級的微信及QQ群。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快速而方便地找到班主任老師。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遇見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從老師那里找到正確思路和方法,在學習上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及時求教答疑。同樣也便于教師在最短的時間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動態,掌握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困惑,幫助任課老師修正教學方向,調整教學方法。更好地與學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泌尿系統教學水平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5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努力擴大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在教改過程中,教師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讓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并納入學生平時成績。
5.1以小組為單位,以主動學習為目的,吃透每個知識點
以4、5個人為單位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以教學大綱為宗旨,教材為藍本,以互聯網知識為補充制作PPT,將PPT的每一部分責任到人,并選代表為全班同學及老師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評講且為小組每一個參與者進行打分,將評估成績計入平時成績。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理解,吃透各個知識點,既加固所學知識又利于查漏補缺。便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教學相長;從而擴大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增強學生學好泌尿系統醫學知識的信心和決心。
5.2引入PACS,使學生零距離接近醫學影像
利用局域網絡實現教學多元化,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遍應用的圖像存檔及傳輸系統(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是將各種數字化影像設備產生的圖文傳送到服務器及存儲器,且傳送至各個應用終端[3]。該系統主要用于臨床醫學影像科工作,教師將它引入泌尿系統的影像診斷學教學,從而打破了傳統單一示教模式,增加了圖像信息量,便于學生隨時對比、學習、復習和鞏固影像學內容。因此方便了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
5.3利用PBL教學,促進自主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利用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采用以臨床實際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法,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國外PBL以小組課為主,建議的學生和教師比為6~8∶1[5],由于臨床工作繁重,教師相對匱乏,無法滿足這一比例,通常會將學生與指導老師的比例調整為10∶1。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圍繞一個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進行討論,延伸出數個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相關資料、找出答案,并在下一個課時分析討論、分享資源和答案[6]。PBL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團隊合作,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既可以拓展自身及他人的綜合思維能力,又可以在分享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PBL教學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問題的設置,循循善誘,激發學員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7]。通過PBL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專業技能和臨床思維,促進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臨床決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8]。
6多種考核、考察機制并舉,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查漏補缺
在教學改革進程中,同時通過多種考察、考試模式對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及效果進行評估,例如:將學生的平時成績細分為:PPT制作成績、PBL教學成績、PACS實驗成績、臨床見習成績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各種考評成績反饋,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學生也可以通過各種考評成績的反饋,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查找自己泌尿系統知識的薄弱點及遺漏處,便于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自己系統、全面、扎實地掌握泌尿系統醫學知識。通過將學生平時成績的細分,并將各項成績計入總成績,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責任心,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各節段參與度。通過4年的實踐與探索,教師致力于不斷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通過教學改革,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守護者、激勵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是在各種教學方法的實踐中,成為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我指導型的學習建構者[9]。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常常有小組合作的方式,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學生學習成績有明顯改善。在學生教學反饋調查問卷中,對于指導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均給與較高評價。泌尿系統整合教學改革證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但仍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摸索、優化,最終將泌尿系統整合教學改革推向規范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批準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2〕20號)[EB/OL].(2012-11-16)
[2]馬靜,楊麗莎,梁志清.關于“卓越醫師”教育培養的思考[J].
作者:楊志明 代雯慧 史軍麗 單位: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