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安全目標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支柱?,F階段我國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煤礦事故時有發生給工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煤礦生產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失,本文將對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討論安全目標管理,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關鍵詞:安全目標管理;煤礦;安全管理
引言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領域始終占據著70%左右的比重,是我國最基礎最重要的能源。雖然我國對煤炭能源需求很大,但在安全生產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近年來惡性礦難事件時有發生,不僅給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也給社會輿論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煤礦企業缺乏安全管理理念、職工缺乏安全意識,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無法做到提前預知危險,也無法準確對可能發生的事故作出預測。本文將基于此,提出超前行管理為主的安全目標管理,探究預防事故發生的具體措施,希望對避免礦難事故、保障煤礦企業經濟安全有所幫助。
1.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顧名思義,安全管理就是通過管理方法避免或減少礦難事故發生,提高煤礦工作的安全性,保障采礦工作順利進行。煤礦開采是一項高危職業,礦難事故多具有突發性強、災難性大、社會影響惡劣等諸多特點,一直以來都是煤炭開采行業的復雜難題。但總的來說,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工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從而做出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發生;二是相關設備或開采場所存在威脅安全的不穩定因素,導致事故發生。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目標管理必須從人和物兩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減少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1)開采環境因素
由于我國煤層分布較為分散,煤層賦存不穩定,煤層瓦斯含量大,很容易爆發煤層自燃等安全事故。如果從環境因素入手,可以將客觀環境造成的安全事故劃分為7個方面,包括用水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用火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瓦斯爆炸自燃安全事故、粉塵自燃或爆炸引起的安全事故、噪音事故、頂底板事故和熱害。除此之外開采規模越大采掘深度越深,生產安全問題也就越多。具體而言,采礦工人通常需要在數百米深的井下進行作業,半封閉的空間很容易帶來高溫、高濕、噪音、粉塵和有害氣體等危害。再加上采礦工人的工作時間長、照明條件不足、工作環境較差,情緒很容易出現波動,從而造成操作失誤引發安全事故。
(2)設備因素
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也是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之一。設備的不安全狀態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老化、螺絲松動、帶病作業等情況,由于這些情況具有隱蔽性,因此很難被輕易察覺。設備出現不安全狀態通常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最直接原因,檢修設備,排查設備故障,及時更新設備配置是正確判斷設備狀態的主要途徑,對減少設備帶來的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3)人為因素
在煤礦安全事故統計中明確指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煤礦事故的主要因素。與環境和設備等物的因素相比,人為因素更難以控制,很容易受到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行為存在偶然性、突發性和不規律性,難以預測和監控。尤其是在采掘作業過程中,由于工作環境復雜多變、工作時間較長,很容易使工人出現煩躁等情緒,對工人的正常操作產生影響,從而導致事故發生。與此同時,如果工人們缺乏對危險源的辨識能力、缺乏處理不安全因素的能力、缺乏預防事故的安全意識,也會導致事故發生及事故影響進一步擴大。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缺乏對安全事故的敬畏之心,將經濟利益放在人身安全之前,對施工操作抱有僥幸心理,選擇違規作業或是忽視安全保障。
(4)安全管理缺失
安全管理主要分為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兩個方面,而安全技術和裝備的保障是安全管理最基礎的部分,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理念是安全管理中的上層建筑。我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一直處于管理意識缺失的情況下,許多安全監管和檢查制度并沒有落實到生產過程中,既缺乏對安全技術和安全設備的監督管理,也缺乏對員工安全意識的監督培訓,無論是考核力度還是懲罰力度都十分微弱。除此之外,許多煤礦企業的基層領導自身就缺乏安全管理意識,無法正確看待安全和生產之間的關系,過分看重經濟利益和生產效益,缺乏對安全管理的投入和指導。在這樣領導的管理下,員工們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事故處理能力,違規操作和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2.安全項標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隨著煤礦企業市場化改革,安全生產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許多煤礦企業越來越關注煤礦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加重視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安全目標管理應運而生,成為煤礦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作業環境安全化
作業環境是安全生產中最基礎的因素之一。安全目標管理體現為對礦址、采礦工藝的合理選擇以及對生產設備、施工布局和安全設備的科學決策。只有生產設備更新和安全生產需要相匹配,施工布局科學合理,通風、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塵和防冒頂等安全設備符合國家與行業制定的安全生產標準,及時發現和更新老化損壞的施工設備,提前做好事故預防措施和事故處理方案,才能最大限度保障環境安全,減少事故發生。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地質環境調查和前期的勘探工作,合理對地理環境數據和勘探數據進行整合研究,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施工路線和施工方案,減少因為數據失誤等問題導致的作業環境不安全問題。
(2)創新安全技術
為了減少物的不安全狀態出現,煤礦企業首先要對生產條件進行優化,減少作業環境中不安全和不穩定的危險因素,其次,煤礦企業還要注重操作對象的本質安全化,使生產設備、施工布局和安全防護措施科學合理,將不安全的環境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煤礦企業還應當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通過施工監督及時辨認,發現和控制危險源頭,清理不安全狀態的設備和環境因素,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煤礦企業還應當通過管理和控制手段。對安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狀態進行整改,例如及時更新和替換老化損壞的設備,提前制定事故預防和處理方案,做好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事故處理技巧培訓,從多個方面減少員工的操作失誤,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現代煤礦安全管理中,生產技術是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的鑰匙,科學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能夠極大的減少失誤的可能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安全生產技術,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要加大對發達國家煤礦生產技術的引進,不斷學習和優化現有技術,實現科技創新。二是要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煤礦專業招生的比例和煤礦企業的待遇,通過人才途徑提高施工技術和管理技術。
(3)加強安全監管
煤礦生產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除了強調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外,也要強調對施工過程和施工安全的科學監管。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新科技被運用于煤礦采掘和生產過程中,尤其是在安全工作領域,通過可視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結合,能夠有效確保工程安全實施。高新技術在煤礦安全工作監督方面起到的作用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加強數據收集分析。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對煤礦采掘設備和施工現場的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分析,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整合,能夠為施工方案和設備運行方案以及采掘工藝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參考數據,幫助了解施工現場的現狀和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信息技術對施工監管數據的采集和反饋是實時,能夠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和問題,幫助變更采掘工藝和施工方案,建立更加具有實效性的監管機制。需要注意的是,監督系統對設備和現場的數據收集越全面,監督管理性能越強大,因此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以便于信息采集設備能夠有效有序的對施工進度和施工方案進行科學性分析,并為維護和安全管理提出有效準確的管理意見。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設備和施工工藝的安全運行。除此之外,相關管理人員和設計人員在設計網絡監管系統時,要盡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設備的優化使用,做到上傳下達的科學化管理和雙向互動系統,提高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效率。第二,加強設備安全管理。網絡監管可以應用于施工現場和進度的管理以及施工設備管理兩大方面。從施工設備網絡監管來說,依靠信息技術等互聯網監督體系,能夠對設備設施的定期維護結果進行檢查,減少因設備問題導致的安全后果。除此之外,互聯網監督體系還能實現現場施工數據的雙向傳遞,讓設備企業相關部門更好的開展監督工作,讓施工部門更好的接收施工安排。隨著21世紀新一輪的科技大爆發。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就設備領域而言,在科技進步的大背景下,設備的故障檢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之外,還對檢測速度、檢測是否全面也提出了新要求。隨著信息技術在設備檢測領域的應用,更智能化的檢測系統正在不斷投入應用,除了能夠做到自動化檢測之外,智能化現代化的檢測系統,在檢測數據上也越來越精密準確,更具實效性。同時,信息化智能化的檢測系統還能夠實現超遠程故障診斷,可以在進行全面故障監控的同時對某個單位的設備故障數據進行采集。除此之外,智能故障檢測系統還能夠通過互聯網連接更先進、更高效的研究室,這些研究是通過強大的互聯網覆蓋技術,能夠迅速全面的采集設備的運行狀況,并通過互聯網將采集到的數據可視化,幫助專業人員制定解決故障的策略。與此同時當前智能化故障檢測系統還有了更新的發展,能夠將智能故障識別系統和人工智能系統以及大數據運算系統聯合起來,通過采集大數據故障樣本和處理方式形成數據庫,將已經處理過或收集到的故障數據形成資料參考,使得之后的相同類型的故障可以得到輕松診斷,也能為之后的故障提供解決參考方案。這種故障排除方式,除了具有高層次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之外,還能大幅節約人力成本,在提高診斷效率的同時,節約物力人力資源。但是由于技術尚未成熟和普及,這樣的智能技術也還在研究和探討之中。
(4)樹立安全觀念
需要樹立安全觀念的主體有兩個,其一是煤礦企業的領導要樹立安全管理的觀念,其二是煤礦職工需要樹立安全生產的觀念。在煤礦企業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將安全生產放在第1位,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以超前行管理為主要的管理方針,通過監管盡早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從根本上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除了對物的管理之外,也要注重對管理層干部和廣大職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做好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還要明確權責制度,加強工程開展過程中和人員配置過程中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領導層還要加強對安全管理觀念和方式的創新,通過學習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干部安全管理意識和水平,從管理層干部開始貫徹安全生產的理念和方針。與此同時還要對前期安全管理建設做一定投入,充分考慮安全建設的長期效益。從職工層面來說,煤礦企業的廣大職工不僅是施工現場的操作者,也是發現安全隱患,排除安全隱患和處理安全隱患的主體,因此職工不僅要養成安全意識,也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術。企業員工在組織安全教育時,要根據職工的實際情況開展科學合理,實用性強的安全教育,通過安全培訓,法律法規普及和安全技術培訓等多種方式,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廣大職工的生產生活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生產價值和安全價值的統一。
3.總結
安全管理關系到廣大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煤礦企業的生產安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煤礦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當前我國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采取安全目標管理減少礦難發生,推動煤礦企業發展。
作者:時小軍 單位:山西古縣蘭花寶欣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