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木版年畫民間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間木版年畫圖形題材主要有神像、神話傳說、戲文故事、吉祥圖譜、娃娃美人、風俗故事等。神像題材來源于佛教、道教諸神以及民間諸神、行業諸神等,這類神像題材在年畫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有門神和神馬兩種。門神是年畫最早的形式,最多的要屬《神荼、郁壘》《秦瓊、敬德》,其他還有《趙公元帥、燃燈道人》《關公像》《鐘馗》《天官》《三星圖》等。神馬又稱紙馬,包括《財神》《灶王、灶母》《張仙》《天地全神》等。神像類年畫帶有祈福迎祥的意義。神話傳說類年畫分人物和故事兩種。神話人物常見的有《八仙》《和合二仙》《天仙送子》《牛郎織女》等;傳說故事內容繁多,如《霸王出世》《孔子落凡》《韓湘子討封》《文王訪賢》等。此外,還有民間傳說,如《猴子搶帽》《豬八戒娶媳婦》《老鼠娶親》等,多采用擬人化手法,并賦予深刻的社會涵義。戲文故事類年畫占有相當比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民間對戲曲的愛好表達了民眾對英雄的景仰、對善惡的辨別和對自由的贊美。它不僅具有裝飾、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能使人們增長知識、了解歷史、接受傳統的道德教育。這類年畫大部分取材于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演義小說及地方戲曲等,有單張的,也有屏條式連環故事形式的,如《三國演義》《紅樓夢》《二進宮》《空城計》《包公案》等。吉祥圖符類年畫運用諧音、隱喻、象征等手法表達吉祥寓意,采用具有喜慶意義的花、鳥、魚、蟲等生機盎然的瑞獸祥鳥或文字圖形,通過一定的組合構成圖案、花邊和畫面,以此納吉驅邪。如《福字深陷》《壽字八仙》《五福捧壽》《威震山林》等,構圖勻稱、色彩鮮明,頗富祥瑞氣氛。娃娃美人類年畫以娃娃或美人為內容,反映人們對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后代健康、生活幸福的憧憬,其造型、色彩等的組合往往是理想的、完美的。如《百子圖》《嬰戲圖》《福善吉慶》《富貴壽考》等。楊家埠年畫《吉慶有余》,以娃娃抱大金魚而喻示吉祥美滿。風俗故事類年畫以表現社會時事、風俗和家庭生活的場景為內容,如反映民國初年社會新事物的《女學堂演對圖》。此外,這類年畫多具體描繪新年、元宵、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節日的歡樂情形,畫中表現人丁興旺、闔家歡樂、生活富裕等內容。如《男十忙》《女十忙》《出門見喜》《發財還家》《萬民樂業》等。
二、各地木版年畫探究
天津楊柳青年畫因在天津市西南楊柳青鎮生產而得名,始于明崇禎年間,盛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緒初年。楊柳青年畫產量大、制作精細,手法大多是在木板上先雕刻出形象的線條,然后復印。之后有套色或涂色,套色是將不同色彩制成不同的版,將線描稿在不同顏色的版上復印,涂色是用傳統的工筆重彩或用濃淡不同的墨來涂飾。人物頭臉衣飾等重要部分多以鉛粉、金暈染,別具風格。同時,它也受到宋、元、明的繪畫傳統和清代畫院木刻畫及透視法的影響,構圖豐滿,筆法勻稱,色彩鮮艷。楊柳青年畫的題材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侍女娃娃類,如《麒麟送子》是天津楊柳青細膩、寫實風格的代表作;清代年畫《蟾宮折桂 必(筆)定升官》,童子舞姿優美、動勢如生,圖中道具“筆”“錠”“冠”等可以會意其借物來象征升官的意愿。楊柳青年畫中的娃娃形象極其生動,顏色艷麗而雅致,具有強烈的裝飾性和形式感。
二是戲曲類,如《回荊州》《百花亭》《盜仙草》等。清初年畫《盜仙草》選自戲曲《白蛇傳》,具有強烈的戲劇性,人物造型優美,動態生動,服飾華麗,背景烘托細膩,色調雅致寧靜。三是故事類,如《醉太白》《孟母斷杼》等。四是耕織類,如《農家樂》《紡織圖》等。蘇州桃花塢年畫,是南方年畫的主要產地之一,始于明代,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間,當時畫鋪多集中于虎丘一帶,曾暢銷大江南北,遠及日本、越南。手法有木刻套印和手繪兩種,顏色以植物染料為主,主要表現形式有傳統的主軸式、冊頁式、連環畫式和月份牌式等。桃花塢年畫題材廣泛,內容除同其他地方年畫共有的神像外,還有戲曲故事、侍女娃娃、風景花果、風俗時事、歲朝喜慶等。清代蘇州桃花塢年畫《雙鎖山》是宋代《三下南唐故詞》中的一段故事。《雙美圖》是桃花塢早期作品,圖中描繪了兩位身居樓閣水榭的侍女閑庭散步、賞花觀蝶,表現了當時太平盛世之樂。桃花塢年畫色彩鮮明雅致,以大紅、桃紅、黃綠及灰為主,特別善于用粉紅、粉綠、灰等色。構圖完整飽滿,畫面精細、秀美、和諧,后期受西洋畫影響較大,汲取了西洋畫的構圖、透視和明暗等表現方法,特色風格增強,并出現了裝飾意趣的變形,如《一團和氣》《姜太公在此》等作品,對比強烈、明快、活潑,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山東年畫產地分布很廣,主要以濰縣(濰坊)楊家埠為代表。早年從事年畫制作的人多為楊家族人。楊家埠年畫約始于明代中后期,盛于清乾隆初年至咸豐末年,至清末時年畫店達百余家。年畫形式多樣,如門畫類、神像類、農家生活類、戲曲故事類、滑稽趣味類等。山東楊家埠年畫中的炕頭畫和灶王畫最具特色。
將具有裝飾色彩和吉祥寓意的年畫張貼在炕頭墻上或者窗旁窗頂,既起到美化作用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連年有余》《日進斗金》《金玉滿堂》等。灶王畫以《周元通寶灶》最具特色,采用五版套色,印出大的色塊和墨線,畫面內容為天官灶君、灶夫人、財神及八仙等,造型飽滿,氣氛和諧,表達了人們對富貴平安生活的祈愿。濰縣年畫的主要特點是表現手法粗獷,不拘小節,形象簡化,線條簡勁有力,構圖飽滿熱鬧,色彩鮮艷明快,重用原色,風格純樸。濰縣年畫曾遠銷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和東北等地。在濰縣年畫的影響下,附近的高密、平度等地也盛產年畫。如《督財府》寓意財源廣進,畫面人物形象及技法細膩柔和,色彩樸素又不失華麗。四川綿竹年畫,屬西南地區的民間木版年畫,始于明末清初,以光緒年間最為興盛。在盛期有大小年畫作坊300余家,畫店30多個,綿竹年畫銷量極大,除云南、貴州、西藏、湖南、湖北外,曾遠銷印度、緬甸、越南等的華僑居住地。其品種分為“紅貨”和“黑貨”兩大類。紅貨先刻印墨線,后設色彩繪,尺幅較小。黑貨又分墨稿、朱砂稿兩種,皆為木版拓印而成。四川綿竹民俗版畫《福壽無極》,人物形態生動,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綿竹年畫的發展和當地造紙業的發達有關,綿竹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竹紙之鄉”。當地產的大白紙是年畫的專用紙,對綿竹年畫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綿竹年畫多為門神斗方和畫條,還有名人字畫等。綿竹年畫造型質樸、粗獷,色彩對比強烈,以濃艷見長,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掭水腳”年畫是綿竹年畫的一大特色。除夕之際,技術精湛的老藝人為作坊老板做完活后,趁收拾畫案的功夫,利用剩余紙頭和洗顏料碗的色水印出幾幅年畫,趕往集市售賣。這就是所謂的“掭水腳”年畫。簡練精致、粗放潑辣、揮灑自如、奔放流暢是其藝術特色。河南朱仙鎮年畫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上溯到北宋的汴京年畫。
汴京(今開封)為北宋都城,也是全國重要雕版印刷中心地之一。每年歲末,市場上有印版門神、鐘馗等年畫出售。明清時期朱仙鎮木版年畫發展迅速,成為主要年畫產地。朱仙鎮年畫在清代達到極盛。自明清以來,每年舊歷九月九日朱仙鎮年畫業舉行慶典,在鎮上關帝廟、岳飛廟舉行“門神會”,年畫店掛牌營業,重要畫店有萬通、晉泰涌、天興德、德勝昌、天義德、天成德、大天成、二天成、德源長、萬盛、三成義等。印刷年畫中除吉祥圖畫、戲曲故事外,以門神及神馬最多。神馬有《天地三界》《福祿壽三星》《鐘馗》《灶王》《天官賜福》《劉海戲金蟾》《和合二仙》《八仙過海》等。門神的種類極為繁多,多為水印套色。神像畫莊重簡括,戲曲小畫及房門畫活潑有趣,色彩單純濃重,線條粗獷有力,具有古老而純樸的藝術風格。陜西鳳翔年畫具有主題鮮明突出、造型簡潔概括、色彩對比強烈、構圖豐滿勻稱的特點。它吸取了漢唐壁畫、石刻、古代繡像、秦腔戲劇的表現手法以及民間姊妹藝術的某些特征,并與群眾的愛好、審美情趣有機結合,經過歷代藝人不斷加工、創造,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鳳翔年畫的內容大體可分為六類:第一,反映勞動人民勤勞樸實的生活寫照和童話故事。如《碾米磨面》《漁樵耕讀》《漁樂圖》《二十四孝》《紡織圖》等,刻畫細致嚴謹、連續性強。第二,表現歷史故事和古典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白蛇傳》《五家坡》《楊家將》《西游記》等,人物刻畫飽滿俊秀、色彩對比強烈,在年畫中占較大分量。第三,反映人們的愿望和理想。如《丹鳳朝陽》《新年歡樂》《吉慶有余》《倩女尋梅》《兒童習威》《雞報平安》等,取吉祥寓意。第四,窗花和頂棚團花圖案裝飾。如《四季瓶花》《鳳凰戲牡丹》《天仙配》《麒麟送子》《五福捧壽》《忠孝全圖》等,刻繪細致,有濃郁裝飾性。第五,諷刺社會的漫畫和神話故事。如《小人圖》《嫦娥奔月》等。第六,宣傳封建信仰。如《六全神》《天官賜福》《五毒符》等。鳳翔年畫不是自然現象的羅列,而是大膽舍棄景物的描寫,集中表現人、突出主題。其通過對形象大膽、夸張地變形反映生活,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在色彩處理上以原色為主、間色為輔,對比強烈,注意互應,既照顧了整體的裝飾美又注意局部變化,以求得畫面整體穩定的藝術效果。
作者:翟長林 單位:北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