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析文化創意產業下民間藝術的出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間藝術是我國歷代祖先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歷經時代的長河,在不同社會中彰顯著不同的底色。面對當前日新月異的社會,文化創意產業異軍突起,使得我國民間藝術的發展舉步維艱,面臨著重重考驗與挑戰。民間藝術若想行將致遠必須要轉型升級,探索新的出路。為了進一步傳承民間藝術文化,發揚我國民族文化的有益元素,彰顯我國民族特色,本文針對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民間藝術的新出路進行深入討論,希望能夠挖掘民間藝術的內在活力,促進民間藝術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民間藝術;文化創意產業;新出路
民間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顯然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隔。民間藝術涉及的領域范圍相對廣闊,而且也不乏很多“絕活”,如皮影、剪紙、編織、繡花、獅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間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面對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如何發展民間藝術儼然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故此,民間藝術亟待加強宣傳,完善創新與傳承,打造民間藝術精品品牌等,進而推動民間藝術的長遠發展。
1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文化創意產業包含了知識和文化,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新興產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文化創意產業組成元素有藝術品交易、音像、雕塑、環境藝術、影視、傳媒、服裝、休閑娛樂等。可以理解為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再造與創新的一種文化現象。
2民間藝術概述
2.1民間藝術的種類。民間藝術起源于我國各個地方,受地理環境、人文風情、民風民俗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種類與風格。在民間藝術當中,既包括人們日常使用的器具,如陶瓷;也有用于美化環境或者裝飾房間的飾品,如剪貼畫、木版年畫等;同樣也包括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藝術形態,如皮影戲等。從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從狹義上說,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此外,按照制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2.2民間藝術的特征與文化內涵。民間藝術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并且藝術品造型古樸精致,色彩大多以明麗為主,能夠彰顯民間藝術特有的藝術文化、藝術精神以及藝術特征等。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主要追求形式美的規律,體現在造型與色彩的完美搭配,通過對稱的構圖、夸張的造型、鮮明的色彩等凸顯視覺美感。民間藝術的內容多與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貼近;形式上,主要保持著地方淳樸清新的風格;材質上,主要以自然物質為制作原材料,如紙張、泥土等,通過合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展現制作材料的紋飾等特征。民間藝術作為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涵蓋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主要以原生態的民間藝術特征凸顯地域文化風格與特色等,不僅能夠真實反映出勞動人民的生活寫照,并且能夠折射出勞動人民的精神世界。
3民間藝術現存問題分析
3.1不適應現代化發展進程。民間藝術的存在本是為了滿足某一時期人們的物質或者精神需求,但是隨著時代變幻不停,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傳統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轉變,民間藝術自然失去了最佳的生存土壤。與此同時,由于社會發生轉型,小農經濟方式發生變革,現代工業體系的逐步完善,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現代化,而民間藝術的傳統特征過于明顯,并不適應當前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民間藝術面臨著傳統與現實之間存在的矛盾。3.2與文化市場需求脫鉤。民間藝術若想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立足,則必須要考慮到民間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問題。然而,大多數理論認為傳統民間藝術首先應該加強保護,即保存民間藝術的“原汁原味”,其次加以創新,即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創新形式。殊不知,這種傳承與創新的方式本身是一種“束之高閣”的保護,極易導致民間藝術與文化市場需求脫鉤,難以吸引現代人的注意力,不利于民間藝術的長久生存。3.3制作工藝粗糙。眾所周知,民間藝術起源于民間一些地方區域,主要為基層老百姓提供服務,并且通常由基層手工藝者制作完成,制作工藝粗糙,藝術品不夠精良,缺少美觀感,導致民間工藝品的收藏價值并不高。同時,市場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需求不斷改變,民間藝術若單純保持原創精神卻缺少精良的制作工藝,或者曲高和寡,堅持走高端小眾路線,將無法激發現代大眾群眾的興趣與喜愛,導致民間藝術面臨著新的生存危機,不利于傳統藝術的傳承與保護。3.4缺乏培養民間藝術傳承人的意識。忽略了民間藝術的傳承人與行業作用等,資金支持、社會宣傳等只能作為輔助力量,對于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在于傳承人與行業自身的壯大,因此應該注重對民間藝術傳承人的培養。
4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民間藝術的創新思路
4.1發揮政府主導量。民間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關鍵組成,對于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應該得到政府的支持與輔助,如果缺少政府力量的引導,民間藝術的傳承將失去發展方向。首先,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對地方民間藝術的統計,并依法加強保護,定期下放資金,扶持民間藝術老藝人、技藝接班人等,同時幫助民間藝術搜集有價值的資料資源等,促進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其次,加強對特殊民間藝術的技藝人保護,加強民間藝術人文環境建設與開發,為民間藝術的生存提供肥沃的土壤。最后,政府應該出臺利好政策,按照地方民間藝術的發展情況,借助于企業與社會的力量,為民間藝術提供文化創意產業的生存環境,使民間藝術可以順利融入到經濟市場當中。4.2加強民間藝術人才培養。人才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民間藝術無法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專業的產業化人才,并且創意人才結構不均衡,素質難以滿足文化產業的需求。故此,民間藝術若想發展,則應該合理調整民間藝術人才培養結構,注重文化創意人才與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同時,地方政府應該多開展文化創意產業設計活動,促進藝術人才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加強藝術人才的思想碰撞,進而為創意人才提供原創的平臺。在文化創意產業活動中,應該聘用一些高端創意人才,引導人才加強對民間藝術的研究,創新藝術的產業化形式。4.3提升民間藝術品牌思維。民間藝術產業品牌,作為藝術文化與經濟價值的融合,打造精良的品牌有助于增強民間藝術的經濟價值,由此而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故此,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民間藝術應該注重品牌的打造,塑造民間藝術形象,加強藝術的品牌效應。創建民間藝術品牌,優化營銷方式,既能夠加快民間藝術產業的發展,并且有助于傳承民間藝術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民間藝術品牌的打造,應該注重挖掘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在文化創意設計中,要聯系地方文化,借助于地方資源與現代技術,發揮民間藝術的原生態價值,凸顯地域文化特征,進而彰顯民間藝術精品特色,提升民間藝術的競爭力。4.4打造民間藝術創意產業。現階段,我國一些民間藝術缺少創新能力,導致一些粗制濫造、制作不精良的民間藝術品在市面上廣為流傳,嚴重削弱了民間藝術的價值。故此,民間藝術應該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利用傳統元素與文化內涵進行創新,如開發民間藝術的造型、精神內涵等,在汲取傳統藝術精髓的基礎上吸收地方特色,并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思想等,打造民間藝術創意產業,使民間藝術煥然一新。
5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藝術若想長遠發展,有賴于借助于文化創意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如何把握這一機遇,需要政府、文化建設部門以及民間藝術傳承人的多方聯動努力。民間藝術在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既要兼顧傳承與創新,還要注重保護與開發,融入現代審美元素與都市元素等,賦予民間藝術新的生命力,挖掘地方特色,增強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為民間藝術提供多元化發展方式,推動民間藝術的傳承。
作者:鄒易 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