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視障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等而引發的厭學、違紀現象不斷增多,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對此,盲教育工作者應及時有效地開展網絡媒介素養教育,使網絡媒介在視障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良性作用。
一、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
所謂媒介素養,是指人們獲取、分析、評價和傳播各種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種媒介信息服務于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又提出了網絡媒介素養,更加強調正確判斷信息及有效地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我們認為,視障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幫助視障學生提高對網絡媒介的認識,熟悉網絡媒介傳播規律和流程,培養視障學生運用、分析網絡媒介所傳播的信息以及制作網絡媒介產品的能力,使得視障學生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規范的認知與自律能力,成為主動且具有批判性的網絡媒介使用者。
二、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現狀
關于我國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現狀研究的成果不多,筆者結合所在學校的情況及一些研究成果,開展了局部調查研究,發現我國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現狀具有如下特征。
(一)視障學生上網目的不明確,網絡資源利用能力低
總的來看,視障學生對于上網的態度是積極和熱情的。然而一些研究成果指出,利用網絡進行娛樂活動的視障學生占17%,交往的占30%;我校則有高達65%的學生利用網絡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甚至還有7%的視障學生熱衷于玩盲人版的網絡游戲。對學生而言更加重要的學習資料,培養其生活技能的各類信息資源,視障學生極少關注;在線聊天、玩游戲、看網絡小說或電視等休閑娛樂活動卻成了他們利用網絡的主要內容。應當說,網絡上的休閑資源不是不能使用,但是關鍵在于學生能否自我約束。如果沉溺其中,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那就必須予以干預。
(二)視障學生對網絡認知薄弱,甄別信息能力差
有相當部分的視障學生認可并相信網上的各種信息資源,他們認為,網絡是公開的大眾傳媒,經過了相關部門的核定,信息渠道、內容確鑿可信。即使有少數視障學生對網絡的不良信息持有懷疑的態度,但也認為不良信息離他們的生活太遠,“不太會”或“絕對不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如前段時間“末日說”在網絡上似乎愈演愈烈,而在視障學生之間也傳得熱火朝天,其中一些不科學的觀點甚至被某些視障學生全盤接受,有些學生的精神一度受到困擾??梢?,視障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甄別、批判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視障學生的網絡接觸行為自我管理能力差
在調研中發現,我校視障學生上網的自我約束能力很差。只要網絡開放,絕大部分的視障學生都不愿意離開電腦。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有些視障學生經常通宵達旦地上網,為的就是聊天、玩游戲、看網絡小說、看網絡電視之類。顯而易見,視障學生網絡媒介使用的自制能力和計劃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視障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對策研究
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存在上述諸多問題,是有其內在原因的。當前一些大眾傳播者受商業利益驅使,熱衷于傳播一些低俗、不良的信息。視障學生由于視覺的缺損,認知能力發展較普通孩子落后,思想單純,知識面又較為狹窄,極易受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同時,由于學校管理不嚴或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視障學生的上網行為得不到有效引導。因此,我們應當充分認清現實及困難,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教育。
(一)加強宣傳管理,督促文明上網
從學校層面制定相關上網制度,在學校的公共宣傳欄、校園廣播中廣泛宣傳,讓視障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做到文明上網。也可以利用校園網、聊天群、校園廣播及校園協會組織等有關新聞出版、知識產權、網絡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規范和政策法規,讓視障學生了解,使他們避免利用網絡媒介傳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針對視障學生上網一般在課余時間、專任教師難以監控這一問題,可在學生中成立網絡協會組織,把學生調動起來,形成學生的自我監督和管理。在大力宣傳、監督和自我審查下,視障學生的文明上網行為將會越來越明顯。
(二)營造良好氛圍,做好思想熏陶
提高視障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首先要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讓視障學生步入健康的網絡文化之路。可在班級中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媒介實踐活動,如“我是網絡高手”演講、網絡傳媒知識競賽等。利用晨讀前的時間,分享最新的新聞時事資訊或科研信息等,強化視障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利用特教學校的優勢,定期邀請媒體記者、主持人、新聞人物等走進校園,與視障學生互動交流。
(三)滲透課堂教學,豐富教育形式
盲校課程安排非常擁擠,不僅要進行常規科目的教學,還要開展手工家政、定向行走等適合盲生的技能訓練課,因此單獨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的困難比較大。我們認為,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教學方式可以是以網絡媒介議題為切入口,滲透進課堂教學。如在盲校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安排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主題,開設專題活動課,以引導視障學生甄別媒介信息、明辨是非?;蛉谌肫渌麄鹘y課程中:如語文教師通過指導視障學生大量閱讀網絡媒介中的優秀作品,培養視障學生閱讀與寫作等基本能力;信息技術課教師通過指導、培養視障學生搜索、辨別、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視障學生使用網絡的能力,提高視障學生網絡道德意識。因此,在盲校每位任課教師都可以成為優秀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教師。
(四)政府有效督導,多方參與共管
提升視障學生網絡媒介素養,僅由盲校、盲教育工作者來做是不夠的,社會也應該負起應有的責任。政府相關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指導機構,鼓勵公益性的組織和社團,參與視障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著手進行一些調查研究,借鑒和引進一些可行措施,通過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活動形式對視障學生進行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建構適合視障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社會工程。另一方面,大力倡導網絡媒介的社會責任,適時推出適合視障學生的優秀網絡文化產品,為視障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媒介服務。
(五)家長積極參與,促進孩子成長
事實證明,家長的指導和關愛對孩子的教育是其他教育途徑無法比擬的。學校通過舉辦家長學校,以講座、小冊子等形式,引起家長對視障孩子網絡媒介素養的關注。號召家長妥善安排工作與家庭教育時間,抽出足夠的時間與視障孩子一起活動,指導孩子提高媒介信息辨識能力,分清新聞與廣告的界限、真實與虛構的不同。在與家長一同利用媒介的過程中,視障孩子更容易受到熏陶,從而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家長也應該教育孩子有節制、合理地使用網絡,不能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荒廢學業。
作者:李潔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