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博下的媒介素養培養路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現有的微博來看,其與各種媒體的兼容性非常強,從普遍的手機短信、彩信、即時通訊工具(如騰訊QQ,MSN等)以及各類完全獨立或依托型的微博網站;此外,諸如新浪微博與MSN、Googletalk以及UC形成綁定關系,同時騰訊的狀態欄也與其微博建立為同一輸入欄;這樣相對來說,可以即時最新的狀態,實現信息的互通。最后,傳播的放大效應。鑒于信息搜索和分享己形成了同步化,在微博幾乎毫無限制的轉發之下,信息的傳播可以說在瞬間之內發送于各地。相較于傳統網站的內容,微博用戶使用微博是自己選擇信息源而無需進行編輯的反復審核,信息傳播的速度、效率以及便捷性得到了質的提高。這也意味著,微博可以把任何一個突發新聞事件在幾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傳遍全球。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興網絡應用,微博正在發展成為重要的新聞源,逐漸改變著新聞媒體的傳播形態;微博和各類即時通信、社交網站等的重合性,必將加快社交網絡平臺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由于微博信息的即時性、碎片化等特征,在客觀上會加速實時搜索等網絡服務的技術開發和應用。
微博發展中凸顯的問題
微博的出現可以說徹底改變了網絡當中人們以往的互動模式,甚至有人給這樣的現象標上“個人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標簽。微博用戶的急劇增加,也是對互聯網中的社會化媒體巨大的推動,然而在享受微博帶來的即時便捷的同時,必須意識到其在傳播方面所凸顯的問題也日益加劇。
首先,有效信息提取難度大。即時互動是微博的最大特色,速度是其最大優勢,但有限的傳播內容也客觀上給互聯網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其使用門檻很低再加之大多數微博對輸入字數是有所限制的,這樣大量未經加工的信息隨時進入到傳播過程當中,信息傳達的完整性完全無法保證。此外,內容字數的限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用戶表達欲的刺激,直接不利的影響即為信息超載、泛濫以及浪費等,這也就意味著信息使用的成本加大,有效信息被淹沒,同時對有價值信息的提取難度也明顯加劇[2]。
其次,內容過于瑣碎性。據相關調查,微博中關于個人瑣事的信息可占據微博傳播內容的80%以上。針對社會媒介來說,這樣的信息的思想含量以及社會推動力顯然不足,更多只是對用戶傾訴欲的滿足,過多的這樣的信息,正在不斷降低文本敘述的話語質量。有些用戶經常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多次內容更新,雖然信息的流動量很大,但大都不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對于無實際意義的自語,高頻率的更新只會形成更多的垃圾信息。
再次,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加劇了語言和思維的碎片化。從微博的特征來看,即時且有限的內容非常難以傳達較為復雜和厚重的內容,更不用談文化精髓,微博有時更像是一個瑣碎雜事的發泄和消遣工具。雖然微博一方面滿足了用戶隨時表達其想法的意愿,但這樣未經深思熟慮的碎片化內容,往往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弱化了媒介傳播啟迪性和教育性的作用。更嚴重的是,長期面對含帶無意義信息的傳播媒介,用戶漸漸習慣了無需深入思考就做出判斷和表達的習慣,在客觀上可能會削弱思維本應該有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導致最終思考問題形成碎片化的趨勢了。
最后,微博強迫癥和焦慮癥。微博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同時,意味著其忠實的用戶也越來越多。對于過分癡迷的微博用戶,一般被其他網絡用戶稱為“微博控”,這樣的微博用戶幾乎每天每夜的使用微博,而每天的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更有甚者,這樣的用戶甚至放棄休息時間而長時間的在微博上或瀏覽或發表回復等。有研究表明,對于每天發表微博10條以上以及毫無原因反復打開微博刷新微博頁面的用戶已經具有了微博強迫癥的表征,這無異于沉迷網絡游戲等其他與網絡有關的心理疾病。雖然由于存在以上問題,但對于微博這樣一個新興的媒介形式,公眾還是應該更為理性的接受和使用;而且廣大網民已經普遍接受和正在使用。進一步說,也正是因為微博本身存在的問題,用戶更應該培養相應的媒介素質以更好的利用微博獲取資訊并建構更為成熟的媒介環境。
媒介素養的定義及其與微博的關系
媒介素養的概念屬地地道道的舶來品,據學者魯賓分析,主要有三個層面,即能力模式、知識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獲取、分析、評價和傳輸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側重的是對于信息的認知過程。知識模式觀點認為,媒介素養就是關于媒介如何對社會產生功能的知識體系,其側重點是信息如何傳輸。而理解模式的觀點聲稱,所謂媒介素養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產和傳遞過程中受到來自文化、經濟、政治和技術諸力量的強制作用,側重的是對于信息的判斷和理解能力。概括地說,所謂媒介素養就是指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主要包括公眾利用媒介資源動機、使用媒介資源的方式方法與態度、利用媒介資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對傳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養隨媒介本身的變化在不斷更新,尤其當微博這一重要的自媒體形式出現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上有關媒介一對多傳播方式的觀念,而媒介素養的培養也必須滿足新媒介形式對素養的要求。結合微博的特性,從以下4方面分析在媒介素養與載體的互動下對媒介素養培養的啟示。
1.個人差異論
即受眾因其各自的個性特征所具有的選擇性心理會與媒介訊息的內容產生一定的相互作用[3]。具體來說,受眾個性的多樣化會使其對微博的理解和使用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進而媒介素養的表現形式和培育形式也應多元化并且由于個體的差異,必然有不少用戶會對微博上的某類信息無法免疫;
2.社會關系論
有研究表明:“經歷相同或受同樣社會關系影響的受眾往往對傳播信息的內容有類似的反應,他們大多選擇接受、解釋和記憶大體相同的內容,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受眾們相互影響,這也將會引起一系列思想、觀念、態度、行為等的變化”。從媒介素養教育的角度來看,除了名人效應外,微博的關注與被關注往往更多的是因為共同經歷等所構成的群體性,這就意味著在此這方面的教育過程更應顧及群體因素。此外,對群體性的媒介素養培育可借由群體內部的媒介討論而提升。同時,在群體中,應有意識的培養正面性的意見領袖來帶動群體素養的提升;
3.文化規范論
這一論點所強調的是大眾傳媒對受眾價值觀的影響,而傳媒有可能為社會樹立文化規范。從微博來看,無論是以官方媒體或名人微博形式出現的言論,均有可能在無形中為大多用戶的再次傳播起到文化典范的作用,而通過微博進行涉及媒介素養教育方面內容的,也可以是媒介本身對受眾進行的媒介素養再教育;
4.社會參與論
這一論點主張的是受眾享受參與和使用信息傳播的權利,強調受眾也可以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動與傳播者分享信息,這正符合與微博這一媒介形式的傳播特點。此外,學者彭泳將人的信息活動分為五個層級,包括“自在信息,信息的直觀識辨,信息的記憶儲存,信息的主體創造和主體信息的社會實現”,顯然信息的主體創造能力是實現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的核心環節,可以說,也必將成為微博之下的媒介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
提高微博下媒介素養的對策
總的來說,媒介本身的變化和發展的確對公眾媒介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微博這一傳播媒介來看,作為自媒體中的典型形式,無論是傳播模式還是受眾的使用習慣都在悄然間發生著質的變化,而從中國目前的媒介素養狀況來看,其并未完全達到該媒介平臺預期的目標。
首先,對媒介訊息敏感度的培養。對于當下大量襲來的信息,無論消息源是權威媒體或普通民眾,具有基本的質疑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微博中虛假信息往往也無處不在,即便是傳統的專業媒體人也可能成為不實信息的散布者,缺少質疑和缺乏敏感的結果是更多的受眾會間接成為虛假信息的下一傳播者。事實上,即便是專業的媒體人在使用微博的過程中有時也會明顯“喪失”了其本應具有的專業批判能力,在此基礎上來看,受眾尤其需要自發的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即,不僅僅懂得如何接受訊息更重要的是明白如何內化信息并發出信息。如同大衛•伯金漢(DavidBuckingham)所說的,“媒介素養讓人們有能力以媒介消費者的身份去讓釋媒介內容,并作出具有充分了解的判斷,也使得人們本身成為媒介內容的制作者”[4]。另外,在微博之上的專業媒體人和知名人士應該更為審慎的使用其話語權,并且在不當信息的處理方面,更客觀和主動的幫助更多普通受眾進行判別,而正是平臺本身和名人效應之下的高度質疑的習慣以及批判性的思考,會在潛移默化下對公眾進行了的媒介素養教育。
其次,媒介素養的知能在全面提高,涵蓋了認知、情感、道德和美學鑒賞這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中認知是要求個人心理的思考過程,在媒介素養中即為批判思考;第二個階段是情感階段,這是有關情緒的了解與體驗,比如對情感表現的捕捉;第三個階段是道德領域的價值判斷能力,其不僅能協助公眾對善惡加以區分,更能以此對照自己的價值立場;第四個階段是美學鑒賞能力,其實質是掌握制造訊息并進行評論的能力。顯然,知能更側重的是能力的培養,大多受過一定教育的公眾,都能夠對信息本身所表達的內容進行一定的獨立判斷,而對于信息的制造和進一步合理恰當傳播的能力并非普通公眾所能夠很好的完成。微博所代表的自媒體卻恰恰使每一用戶都成為了信息的傳者,但即便用戶的素養己達到一個良好受者的程度也并不意味其可扮演好傳者的角色,一般來說,合格的媒介傳播者要求客觀公正的傳遞有意義的信息,但微博的即時性往往使信息變得更為隨意化。長此以往,用戶的使用習慣會形成惡性循環,即,不假思索的轉發或毫無顧忌的傳播。因此,對于微博受眾群體媒介知能的培養必要而急迫。
最后,從媒介的旁觀者到行動者的轉變??梢哉f,這是純道德范疇的一項要求,而對于公眾責任感的培養和樹立是需要較長時間以及整個社會各方面大環境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微博不同于傳統大多數媒介形式,它給公眾提供了傳播有較大影響力信息的可能性。正如現代媒介素養目標的賦權理論中的期望,民眾作為受眾的同時也極有可能有一天成為主動傳播信息以構建良好公民社區的一份子。雖然具有這樣素養需要更多人甚至一代人在各個領域的努力,但作為傳播學中的愿景,隨著公眾有效利用媒介的素養越高,民主社區和公民社會的達成應該不會太難。
小結
隨著微博的發展,這一網絡交流平臺已經深入人心,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但微博網站的主辦者,必須要認清形勢,以媒介素養為基礎,加強道德規范和法律的約束,提高信息監督力度,使微博走上良性發展之路,為更多的網民服務。(本文作者:王萍 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