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素養論文:美育視域下媒介素養提高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陳瑞娟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
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傳播快速便利,為廣大公民提供發表意見的平臺,同時也帶來大量偏離實際的網絡謠言。大學生在面臨這類信息時往往難辨真假。此外,某些媒體在“利潤最大化”原則驅動下,追逐“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以致存在不少媚俗、低俗等內容,影響了大學生對媒介信息的正確認知。第三,參與媒介的程度不深,參與的層次較低。大學生參與媒介交流積極踴躍,形式多樣,如在視頻網站上傳播拍攝的影視作品,向媒體投稿(如攝影照片、副刊文章等),在社交網絡分享、評論信息等。但總體而言,大學生參與媒介活動的人數占總群體的比例較低,參與的形式也較簡單。
毫無疑問,媒介素養的提高對大學生更好地參與媒介傳播和社會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已逐漸認識到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中也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不少高校對媒介素養教育重視不夠,課程設置單一。筆者通過對南京地區五大高校課程體系的調查發現,高校媒介素養教育主要由選修課來完成,內容主要有兩類:以提高大學生信息獲取能力為目的的信息檢索類課程和以促進大學生了解媒介傳播為目的的媒介理論類課程。前者注重從技能上提高大學生運用媒介、獲取媒介信息的能力,后者則從媒介與生活密切聯系的角度,介紹一些與媒介、傳播有關的知識理論。這些課程的目的性和實用性較強,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媒介素養低的問題。其次,沒有建立完整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課程聯系松散。調查中發現,在四年的授課計劃中,類似媒介素養、傳媒與生活這種內容的選修課并不多,有些學校甚至沒有開設此類課程。應當看到,媒介素養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來支撐。對此,高校應予以重視。
審美教育對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意義
審美教育,又稱為美育或美感教育,是通過傳授關于美的知識,培養和提高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樹立和發展人們正確的審美觀點、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理想,進而影響人的思想情感,聰明才智和整個精神面貌。[1]審美教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周代,貴族弟子學習的“六藝”技法中,“禮”、“樂”、“書”三藝便包含了最初的審美教育思想。戰國時期,涌現出一批主張審美教育的人物??鬃诱J為,詩樂修養是達到“仁”的境界的重要途徑;荀子強調個體要自覺地積善修身,并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2]儒家認為美育可以“以美儲善”。通過審美教育,能使受教育者的人心得以完善,真、善、美與自由相統一的人生境界才能夠得以實現。近代中國,在內憂外困的歷史環境下,一批學者認識到審美教育是提升國民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1906年,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把教育分為體育和心育,其中心育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他認為,要培養完美的人物,德育、智育、美育缺一不可。近代美育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還有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說。蔡元培先生認為,與宗教相比,美育具有自由、進步、普及的特點,因此主張“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蓋以美為普遍性,決無人我差別之見參入其中。”[3]210在蔡元培看來,美育能使國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藝術熏陶而純正,在世俗中用審美教育把那些不利于人格高尚的思想完全消滅掉。
傳統的媒介素養教育側重從技能上和知識上改善大學生媒介素養,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審美教育能啟發美的認識、美的分析、美的評估和美的表達,具體到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提升中,審美教育具有以下幾方面作用:
(一)培養大學生的審美能力,訓練其審美思維,提升其審美理想。一個人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決定著他對事物的理解、評價和接受。對美丑的認識,是做出正確價值判斷的前提。培養大學生從美的角度去審視謠言、炒作、虛假新聞等現象,分辯信息的價值,提升他們識“丑”和辨“美”的能力,有助于大學生約束和指導自身的行為。
(二)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早在1934年,蔡元培就提出,“我以為如其能夠將這種愛美之心因勢利導之,小之可以怡性悅情,大之可以治國平天下。”[3]360他認為美育具有“立人”的作用。審美教育是對心靈、精神的教育,不涉及任何功利性的因素,目的在于教會人們從美的角度去欣賞、判斷事物。在高校貫徹審美教育,能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他們對生活、自然的熱愛,客觀、公正、正確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種媒介現象以及媒介中正面或負面的信息。
(三)激發美的創造,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媒介。審美教育能夠激發想象,激發靈感。系統的美學教育課程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他們在創作時具有美的把握能力,創造出更富于美感、符合人們審美習慣的優秀作品,以美的形式與媒介互動。
總之,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懂得什么是美,培養其審美能力、審美理想,激發對美的熱愛和追求,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對媒介信息的分辨和評價能力、對媒介現象的審美能力和參與媒介活動的行動能力。
高校開展審美教育的途徑
筆者通過對南京五所高校課程體系的調查發現,當前高校的審美教育課程主要涉及:文學作品鑒賞類、影視文化類、藝術欣賞類(如音樂欣賞、繪畫欣賞等)、作品設計欣賞類(如廣告設計欣賞、家具設計欣賞等)??傮w而言,內容多樣,覆蓋面廣,學生選擇余地較大。但從審美教育的角度看,這些課程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沒有核心課程和主干課程,課程的開設比較隨意,課程之間沒有時間和層次上的聯系。此外,當前高校審美教育往往看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注重“欣賞”,而不重視理論的提升,缺少審美教育的基礎理論課程。而這類課程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素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針對當前高校審美教育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審美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
(一)建立完備的美學教育課程體系。在審美教育課程體系中,在基礎年級增加美學或藝術學的入門課程,讓學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美學理論或藝術理論,做到用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同時,還應增加藝術欣賞的內容,如音樂藝術、攝影藝術、文學藝術、建筑藝術等,通過對生活中具有普適內容的講解,提高大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發現和看待生活現象,提升審美修養。此外,在公共課體系中增加審美教育的內容。目前,高校公共課主要用于外語和思想政治教學,審美課程教育還未進入到公共課的體系中。要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應該把審美教育提高到與思想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科學的審美教育體系,使得各類課程在時間和知識層次上銜接緊密,是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必要條件。
(二)在課堂教學中把審美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結合起來。審美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方法之一,通過對大學生美育素養的培養,提高他們分辨是非、善惡、美丑、優劣的能力,從而在接觸媒介信息的過程中,能自主地抵制不良信息,正確地分析和評價有用信息,積極地參與傳播。因此,高校在審美教育中,應有意識地加入媒介素養教育內容,將審美教育與媒界素養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因勢利導,為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服務。
(三)注重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美學知識,積累審美經驗。美學教育是面對人的知、情、意的人格教育,不能只是單純地灌輸理論,應更加重視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美的理論去解釋和看待社會現象,通過美的熏陶,提升個人的審美品位,樹立高尚的審美觀念。因此,審美教育應注重啟發學生的審美思維,鼓勵他們進行美的創作,積累豐富的美學經驗。如開展各種講座展覽、舉辦創作比賽等,引導大學生多接觸豐富的審美內容,激發創作興趣。
(四)強化任課教師的美育素養和媒介素養,組建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教師隊伍對提高審美教育質量有著重要影響。高校審美教育的教師來自各個專業,對美育和媒介素養教育知識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高校在開展美育及媒介素養教育時,應出臺相應措施,鼓勵教師自我提高,給教師提供學習提升的平臺;同時給出相應的考評措施,為大學生審美教育和媒介素養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通過審美教育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這是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一條新思路。通過“美”的觀念、“美”的作品、“美”的思維的熏陶,可以促進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促進受眾與媒介之間的公平表達和信息的公平流動,建立更加公正的言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