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芙蓉工匠”媒介素養培育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計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發展也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如何依托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以“芙蓉工匠”精神提升綜合素養,是當前新形勢下對廣大媒體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工匠精神的內涵就是嚴謹、恒久、專注、精致,而芙蓉工匠使工匠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而在新媒體時代下,各種媒介形式的出現也考量了媒體人媒介素養的高低,我們應當借助于芙蓉工匠精神,進一步使媒介內容得到凈化,還給人們一個純凈的上網環境。
一、相關知識論述
(一)“芙蓉工匠”內涵
在湖南地區,“芙蓉工匠”,是當其技術技能人才的領軍人物與杰出代表,其主要指“具有湖南人特制,富有工匠精神、技藝精湛與創新本領”,堪稱“湖南制造升級的基礎,強盛的利器”。在新媒體時代,“芙蓉工匠”素養是指新媒體人具有的工匠精神與創新意識人才。
(二)新媒體時代媒體人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是在充分認知多元化媒體屬性基礎上,形成的信息辨識分析、技術熟練操作、公共道德及創新精神等于一體的能力。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是檢驗媒體人是否具備創新思維與行為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主要包含認知、內化及實踐三方面。一方面,媒體人要理性而全面地認識新媒體的特點與利弊,養成全面看問題、理性認知復雜文化信息的思維模式與態度[4]。另一方面,針對有益的信息內容,媒體人要具備一定的內化能力,即不斷完善并豐富自身媒介知識儲備,拓寬并提高新媒體工具應用技能。最后,基于新媒體平臺,充分體現媒體人的責任精神與自覺、自律能力,嚴格依照國家媒介法律規范與道德標準,展現自我行為資料與思想自修。在理性認識、自覺內化及實踐轉換基礎上,逐步完善媒體人媒介素養能力。另外,新媒體時代,媒體人培養媒介素養前提下,提高自我拓展能力,即養成理性參與活動、卓越發展、強烈責任心與主動順應時代潮流的意識。
二、新媒體形式的應運而生
科技進步必然帶動社會的發展前行,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將產生諸多新型事物,并以快速蔓延之熱席卷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1]。
(一)網民數量的激增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8年下半年,我國的網民數量已達到8億人,而且這一數字也在每天被瘋狂刷新,而對這一龐大網絡群體,各個網絡媒體的操控都也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創造出一項又一項的網絡新媒體形式,想利用這一龐大的網民群體,創造出豐厚的經濟價值。
(二)新媒體的形式
近幾年,許多網絡社交平臺應運而生,通過這些社交類軟件,人們的日常交流也的快捷、高效,信息傳遞也實現了快速、及時。比如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已經完全占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人們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錄微信,發朋友圈,信息共享,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網絡,離不開新興的媒體類型[2]。
(三)新媒體形式下網民的現狀
各種各樣新媒體類型的出現,不僅刺激了網民的消費觀念,同時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近幾年,經常成為關注焦點的網絡信息詐騙犯罪,不但沒有被有效遏制,反而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許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少則幾千,多則十萬百萬,全部流入了騙子的手里。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凈化網絡空間,還給青少年一個安全、穩定、綠色的上網環境。
三、依托芙蓉工匠精神培養媒介素養
新媒體類型的出現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因此,網絡媒體人應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基于芙蓉工匠精神,使新媒體類型打造成老百姓信任的媒介品牌。
(一)媒介素養的內涵
媒介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距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而我國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時間起步于上世紀九十代末,相比于一些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因此,人們的接受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謂媒介素養就是在網絡環境下,媒體人以一種全新的正能量的姿態展現自己的能力,從而使媒體類型達到最優化,媒介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它可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充實媒體人的價值體系。由于現在的網絡媒體類型豐富多樣,各種以贏利為目的的新型營銷策略與類型應運而生,使一些自我判斷能力差、主觀反應能力差的青少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二)發揚芙蓉工匠精神,打造健康的新媒體環境格局
(1)隨著時代的進步,芙蓉工匠精神也在社會各個階層得以體現,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許多媒體工作者恰恰是缺少芙蓉工匠精神,而盲目的投身到媒介工作當中,在工作過程中,往往憑借自己的主觀判斷、主觀意識,客意的打造新型傳播媒體類型。比如網絡小貸的貸款模式就將許多人帶入陷阱和誤區,一些自制力差的青少年,由于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而通過網絡小貸平臺申請一定數額的貸款,一旦開啟貸款模式,青少年就要承擔高額的貸款利息,對于家庭條件差的學生來說,無疑雪上加霜,最后,還得父母出面,還清貸款。近幾年,因為網絡貸款而使大學生陷入網貸迷局的人數逐年遞增,目前,也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亟需解決。(2)新媒體人要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新媒體時代,作為媒體人,其自身人生觀與價值觀,對社會大眾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媒體人要養成“芙蓉工匠”精神,傳播正能量,造福百姓。首先,媒體人要形成正確政治態度,堅決擁護并宣傳國家各類政策法規,與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其次,新媒體人要樹立正確是非與善惡觀,以此在實際工作中正確引導社會公眾,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最后,在實際工作中,新媒體人要堅持對黨與人民負責的工作理念,掌握好新聞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無論媒體如何發展,新聞的真實與權威性都是新聞的本質,真實報道、講究真相、傳播社會的美好與揭露丑惡是新聞媒體人存在的根本價值與意義。(3)新媒體人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人必須要具備基本專業素養,而“芙蓉工匠”精神也是至關重要的。新時期,新聞媒體人的工作也有新的挑戰,所以新聞媒體人要全面提升自身專業能力與工作效率,以此順利開展新聞工作,便于為社會公眾提供第一手新聞資訊。另外,新聞媒體人還要盡可能培養并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除了能寫、編及評外,還要具備設計、整合營銷及全媒體報道等各方面能力[5]。相較之傳統媒體注重專項技能,新媒體時代,強調新媒體人的全面發展。很多媒體要求攝影記者不但要與不適應新需求的媒體方式與理念劃分清楚,還要能拍照,具備攝像、視頻剪輯與寫稿等能力。因而新媒體人要積極向全素養與復合型人才學習,養成“芙蓉工匠”精神,提高自身競爭力。(4)新媒體時代,媒體人要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意識。作為新媒體工作者,培養自身“芙蓉工匠”精神,首先要具備新媒體思維服務意識。傳統新聞生產流程中,記者負責新聞事件的采制,思維慣性發展。新媒體時代,新聞事件的傳播效果怎樣,可利用閱讀、轉發、點贊及評論量等獲得準確反映,因而新媒體人要積極將新聞報道升級為新聞產品。公眾也要被動接受新聞轉向與媒體平等、分享及互動的參與者。因而傳播者要將信息接受者作為服務對象,增強服務意識,以平等、關心與愛護的服務理念,贏得堆放信任與好感。另外,新聞媒體著還要積極發掘大數據及可視化新聞等新型傳播手段,以“一次采集、多元生產、多端傳播、多渠道融合及多平臺互動”方法,為客戶更好的體驗產品服務提供保障。
(三)多端傳播、多渠道融合、多平臺互動”的方式,為客戶提供貼心的產品服務和體驗
基于此,媒體工作者應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以他人利益為導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不能忽略某一個重要環節,對工作成果要進行系統細致的分析和評判,對利害關系了如指掌,才能使新型的媒體類型最終落地,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3]。芙蓉工匠精神進一步細化了工匠精神的內容和實質,新媒體人應與時代相同步,把持住一顆平常心,不得超越法律的界限,不得跨過道德的底線,而肆意妄為。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經過時間的考驗與醞釀,逐步使自己成為品格高尚、行為規范的新時代媒體人。
四、結束語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更需要芙蓉工匠精神,新媒體時代孕育了諸多的商機,媒體人以芙蓉工匠精神為正確指引,在法律與道德框架的范圍內開展各項工作,創造新的媒體成果。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更新,也給廣大媒體人提出了嚴峻課題,媒體人只有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社會責任感以及高度的親民意識,才能實現個人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方玉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略[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6):74-78.
[2]米曉麗.弘揚工匠精神,提升核心素養[J].散文百家(下),2018(12):152+133.
[3]黃耀麗.工匠精神的興衰與回歸的時代內涵[J].神州,2018(33):255-256.
作者:臧瑋 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