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現狀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現狀分析

        摘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關大學生健康成長與順利成才、事關國家前途與民族希望的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必須高度重視,狠抓不懈。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媒介的層出不窮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諸多挑戰。大學生作為數字媒介的土著民,其學習生活已完全融于數字媒介之中,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數字媒介素養,讓大學生科學健康參與數字媒介生活,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對策

        一、數字媒介素養基本內涵

        結合數字媒介的特點,數字媒介素養的基本內涵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知識掌握能力

        知識掌握能力指大學生通過對數字媒介知識的學習,能認識數字媒介的屬性、功能、特質,了解數字媒介信息的產生方式、傳播方式,理解數字媒介信息背后所蘊含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從而理性面對數字媒介信息。

        2.信息獲取能力

        信息獲取能力是指大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借助數字媒介工具檢索、搜集信息,并且能清晰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分析、選擇、儲存、利用。通過對信息的有效獲取時刻保持對信息資源的新鮮度。

        3.內容創建能力

        內容創建能力是指大學生對數字內容的創建不再局限于轉發與分享,重要的是能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在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對信息進行整合、提煉、創新(或可借助新穎的呈現形式),實現對信息創造性的表達。

        4.交流溝通能力

        交流溝通能力是指大學生能秉承合作態度和責任意識,充分利用數字媒介工具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資源共享,增進情感,且在此過程中能有效防范風險、保護自我身份與隱私。5.問題解決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是指大學生能有意識地利用數字媒介,選擇合適的數字媒介工具在相應法律規范、道德倫理范圍內解決自己在學習、生活領域遇到的問題,或有效參與社會,助力解決社會問題。

        二、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數字媒介素養基本內涵的界定,本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擇了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五所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500份,有效問卷469份,有效率93.8%。其中男生249人,占53.1%,女生220人,占46.9%;大一學生176人,占37.5%,大二學生156人,占33.3%,大三學生137人,占29.2%。根據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存在以下問題:

        1.知識掌握相對片面,學習意愿較為強烈

        數字媒介知識是學生理性理解數字信息的基礎。調查顯示,對于辦公軟件的操作知識學生掌握情況較好,選擇基本熟悉、非常熟悉的學生共占78.3%。但對各類數字媒介的發展變化、數字媒介信息的采編和推送方式,學生并不熟悉,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基本不熟悉和一般的選擇項。對比發現,學生對日常用到的技術知識掌握良好,但對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對數字媒介的歷史沿革知識知之甚少,影響學生對數字媒介發展的充分認識;對數字媒介信息采編和推送方式的不熟悉,不利于學生對數字信息真實意圖的把握,影響學生對信息的理性辨識。雖然學生對數字媒介知識掌握不全面,但對繼續學習數字媒介知識的想法比較強烈和非常強烈的學生共有86.9%,學習意愿比較強。

        2.信息檢索方式單一,易受其他信息干擾

        學習生活中,學生利用數字媒介檢索信息的意識比較強烈。但調查顯示,獲取信息的主要類別中,選擇影音娛樂信息的學生占了91.3%,檢索信息更多地出于娛樂目的。對學生信息檢索方式的調查發現,有68.4%的學生依賴百度、搜狗等引擎,而在人民網、央視網等網站以及利用數據庫資源進行信息檢索的學生占了很少一部分。對于英文信息,有71.4%的學生表示因看不懂英文,不愿去點擊閱讀。信息檢索方式暴露了學生信息來源較為單一、缺乏一定的權威。檢索信息時,大部分學生表示會偏離檢索主題,選擇經常如此和總是如此的學生共占34.3%,這表明學生易被其他信息吸引,注意力易被分散。

        3.內容創建形式簡單,規范意識相對缺乏

        內容創建是學生參與數字媒介生活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微信、QQ社交平臺上。調查顯示,學生利用社交平臺進行信息瀏覽的人數比例最多,達88.7%,而進行信息創作的比例僅有20.5%,在參與創造方面學生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文章信息引用時,是否會標明引用內容的出處,選擇偶爾會、從不會的學生共計59.7%,而選擇每次都會的學生只占了19.4%。雖然部分學生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意識,但這一規范意識和行為有待進一步強化。

        4.交流溝通頻繁,安全意識較為薄弱

        調查顯示,對數字媒介的使用72.9%的學生表示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使用,最主要的使用目的選擇交流互動和娛樂消遣的學生占了最多比例。在QQ、微信等社交平臺中,對于是否愿意與他人分享權威資訊,選擇了愿意和非常愿意的學生共有71.6%,可見大部分學生愿意共享資訊,這也是學生加強互動溝通、建立良好人際互動關系的重要因素。有交流需要時,分別有47.1%、28.4%的學生表示有時會、經常會發起與陌生人的主動交流,可見在交流互動時學生有積極性、主動性。對于殺毒軟件的功能,選擇了解少數功能的人為47.1%,所占選項人數最多。當電腦中病毒時,分別有42.2%、11.7%的學生表示基本不能、完全不能自己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

        5.社會責任意識不夠,問題解決能力有待加強

        調查顯示,當學習出現問題時,有82.5%的學生會借助網絡資源進行解決,占了較大比例,可以看出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學習問題的意識較為強烈。但有75.7%的學生是直接利用百度、搜狗等引擎解決問題,對快餐答案依賴較重,而對數據庫資源學生利用意識不強。在網絡問政方面,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既沒有參與過也沒有關注過。面對缺乏真實性的信息或言論,54.8%的學生表示看過之后便會直接忽略,只有38%的學生表示會通過發表觀點對信息進行辟謠。由此可見,學生在利用數字媒介進行社會參與方面缺乏主動性,社會責任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對策

        目前,我國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正處于探索階段,沒有較為成熟的教育模式和經驗可供借鑒。因此,文章結合杭州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從思想政治教育視角出發,探討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提升對策。

        1.充分利用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是新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應將其納入高校的教育體系中進行落實。數字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需要協調各方的力量,在人員組織、財物經費、制度政策上給予保障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憑借著專業知識背景,在把握學生心理特點、研判學生思想動態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一定教學平臺、實踐基地、師資力量、政策制度等優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為合適的選擇。為此,高職院校可以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部的力量,統一領導開展教育工作。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兩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高職學校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這兩門課中加入相關教育內容,如可以圍繞“數字媒介法律規范”“數字媒介的利與弊分析”等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在逐步積累了相應經驗之后,完成相關教學大綱的匯編。在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學校可與地方電臺、新聞制作中心等建立合作聯系,不定期帶學生參觀考察,讓學生了解新聞信息的產生和傳播過程。

        2.加快數字媒介素養教育隊伍的建設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而教育力量的缺乏成為制約高校開展數字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綜合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為數字媒介素養教育主要師資力量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數字媒介素養教育涉及到的學科內容較多(如計算機、新聞學、傳播學),所以教育任務的開展應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主體,以相關學科教育者為輔的模式。高校一方面應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業務培訓??梢匝垈鞑W、新聞學等專家傳授業務知識,如課堂數字教學技能、大眾媒介的運營方式,幫助教師實現與數字媒介素養教育工作的貫穿和對接;或者選派教育骨干力量前往數字媒介教學或媒介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校進行學習或培訓。另一方面,學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定期舉辦座談交流會,總結反饋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現狀,交流教學指導經驗,集思廣益,不斷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此外應邀請校外相關學科的教育專家或新聞媒體人士作為兼職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

        3.增強大學生的自我培育意識

        數字媒介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滲入其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水平的提高不僅靠教師教育,還需要學生的自我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首先在知識信息獲取層面。除課堂之外,數字媒介成為學生獲取數字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數字信息的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使得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難以成為他們有利的參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鼓勵學生多使用校園數據庫資源,多利用央視網、人民網等網站,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微信公眾號,時刻了解社會新聞,以便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其次在自我約束層面,在使用過程中,學生要重視行為與目標的貼合性,如在檢索信息時,所瀏覽的信息是否為了完成檢索目的,不要讓自己陷入瀏覽無關信息的漩渦當中。同時,審視自己的使用行為,思考使用行為是為了何種目的,分析其中的利與弊,讓學生養成健康使用數字媒介的習慣。

        4.創設良好的數字媒介素養教育環境

        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的提升不應僅局限于校園的教育環境,而應將其置于整個社會媒介環境中進行思考。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的提升應充分重視政府部門與大眾傳媒的作用,為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的提升搭建有利平臺。首先,政府部門應充分重視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形成自上而下的觀念認知與普及,推進社會不同層面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數字媒介素養教育工作。其次,加強技術監管,保障各媒介監管法規的執行。目前政府出臺了各項具體的媒介使用規范,但在數字媒介平臺上散播謠言、違法銷售等行為仍屢見不鮮。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技術監管力度,特別是對網絡信息傳播的監控,可通過委托技術機構對信息實時過濾、清除,對不良信息的者、不法行為的實施者依法予以處罰。再次,作為主要傳播作用的大眾傳媒應立足責任本位,減少對社會陰暗面的過分渲染和對偏激行為的報道,用進步的思想和先進的文化引領學生、引領大眾,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數字媒介環境。

        參考文獻:

        [1]韋璐.數字未來與媒介社會[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2]劉靜,陳紅艷.數字媒介傳播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高萍.當代媒介素養十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4]李德剛.數字素養:新數字鴻溝背景下的媒介素養教育新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2012(9).

        [5]王喜文.《數字英國》:力圖打造世界“數字之都”[J].信息化建設,2010(11).

        作者:張燕 單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 亚洲成a影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