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數民族移民文化適應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實施,移民的文化適應影響著移民的可持續發展。基于對K市LZ社區的調查,梳理彝族生態移民文化適應的現狀,從擴大移民社會交往、重視移民發展社會化和增強移民文化自覺等方面提出彝族移民文化適應的可行路徑,旨在加快彝族移民文化適應的進程。
一、問題提出
自國家提出“易地扶貧搬遷”的概念,到開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目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云南作為西南邊疆扶貧的重要陣地,探索“‘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成為邊疆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的新路徑。LZ社區是云南省K市九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是一個彝族聚居區,民族文化保留比較完整。自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開始,移民離開原本生活的地方,搬遷到新的居住地,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際關系都發生了變化。他們能否適應這些變化取決于他們對遷入地的文化適應狀況。擁有不同文化底蘊的個人或群體要通過直接的、持續的接觸引起文化變遷后才能進入文化適應階段。新的生存環境必然產生新的文化,新的文化也影響、調適著新的生存環境,LZ社區彝族文化適應是易地扶貧搬遷的必然結果。
二、LZ社區彝族移民文化適應現狀分析
1LZ社區彝族移民居住適應
LZ社區移民扶貧搬遷前,居住在大黑山,地理環境差,而搬遷到LZ社區后,房屋整齊劃一,井井有條,配套了規整的綠化帶。村內街道、入村道路、通鄉公路都已硬化,摩托車、電動車、拖拉機、微型車、小轎車已進入多數家庭,移民搬遷到LZ社區后,改變了過去生產、趕集“人背馬馱靠步行”的狀況,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好改善。此外,彝族住房以典型的正三12柱(14柱)土墻瓦頂為主,兩邊建廂房,前有廳房,有天井、圍墻、大門等。1978年以前,這是最好的住房,家境好或勞動力多的人家才能蓋這類房屋,當時多數人家的住房是土墻搭 木的草房或瓦房。LZ社區彝族移民搬遷前居住的都是土房、石頭房和草房,條件簡陋,衛生條件差。易地扶貧搬遷后,彝族的住房全部為磚混結構的新房,雖然只有一層樓,但是住房面積大大增加。現在LZ社區移民的住房有75平方米和100平方米兩種。而且今年住房審核通過后,村民可以根據經濟情況和實際需要加蓋兩層樓,住房條件大大改善。
2LZ社區彝族移民語言適應
Josine認為文化適應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語言適應。語言適應是移民與人溝通的重要工具,易地扶貧搬遷后,LZ社區的彝族移民為了適應搬遷生活,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一種新語言的習得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LZ社區移民搬遷的時間已有四年多,因此他們能基本能聽懂當地的方言,可以正常交流。但是大部分移民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會寫漢字。LZ社區移民使用漢語的情況受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的影響較大,不同年齡、不同的教育水平會影響LZ社區移民對漢語的習得和掌握。接受過學校教育或受教育程度高的村民能更好地運用漢語。年齡越小,領悟力越高,學習漢語的速度就越快,因此上學的兒童學習漢語、掌握漢語的能力較強。LZ社區是一個集中安置的社區,原來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安置在一個社區里,社區里的內部交流基本可以滿足彝族老年移民的需求,彝族老年人和外界交流較少,因此現在大部分老年人仍不會說漢語,也聽不懂漢語。簡而言之,青少年、兒童的語言適應速度要快于中老年人,特別是快于老年人;文化程度高的移民語言適應速度要快于文化程度低的移民;LZ社區移民對普通話、方言的掌握程度也因人而異。總之,移民進入新的社會文化環境,和其他群體語言溝通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語言適應的過程。
3LZ社區彝族移民習俗適應
習俗文化是指各民族的民眾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模式,是民眾生存與生活的知識、技巧、情感、習慣的凝聚,是民眾生活經驗、智慧的結晶。LZ社區彝族移民習俗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服飾習俗的適應
在生活方式中,服飾具有較強的符號意義,承載著雙方交流的信息。服飾也是移民文化適應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LZ社區的村民以前居住的大黑山屬于高寒山區,所以LZ社區彝族服飾具有非常濃郁的山地民族特色。LZ社區彝族移民服飾的特點有:一是保暖;二是便于采集、狩獵;三是滿足審美的需要。搬遷后LZ社區移民居住點氣溫遠遠高于搬遷前移民的居住點氣溫,離開了相對寒冷的大黑山,以前服飾的保暖功效和服裝實用性減弱了許多;而且移民現在不需要采集、狩獵,所以衣服的形式也有所變化。另外,搬遷后的居住點距離街市只有十多分鐘的路程,購買衣服方便;并且現在村民的主要生計是外出務工,如果外出務工還是穿以前的民族服飾,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村民日常基本很少穿民族服飾了。隨著移民生活環境的改變,LZ社區移民的服飾趨于簡便化、時尚化。當然,彝族移民服飾的變化并不完全是因為移民搬遷,早在移民搬遷之前,部分外出讀書、外出務工的人就已經不穿著民族服飾了。
2.飲食習俗的適應
LZ社區移民飲食結構在移民后發生變化。移民前,LZ社區移民飲食習慣是一日兩餐,一般起床后先到地里干活,然后早上十點左右回家進餐,以蕎為主食。移民后,LZ社區移民有的是一日兩餐,主食以米為主。移民前,LZ社區居民的主食、肉類和蔬菜都以自種或自制為主,只有少數村民會外出購買;移民后,LZ社區移民因為土地的限制和人居環境整治的要求,自己無法種植蔬菜,飼養家禽的村民也占少數,因此村民的糧食、肉類和蔬菜主要從外面購買。LZ社區移民搬遷之后,飲食習慣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主食的變化和菜肴的豐富上,所以搬遷后大部分移民都能適應現在的飲食文化。
3.婚姻習俗的變遷
婚姻在人類文化中,并不是單純的兩性結合或男女同居。它是一種法律上的契約,規定著男女共同居住、經濟擔負、財產合作、夫婦間及雙方親屬間的互助。婚姻亦是一種公開的儀式,它是一件關系著一群人的社會事件。婚姻的解除亦受一定傳統規則的支配。搬遷以前,LZ社區的婚姻地域范圍十分有限,基本就是LZ村委會所屬的五個自然村里的村民通婚,選擇面比較小。易地扶貧搬遷之后,移民信息比以前暢通,活動范圍有所擴大。交往圈子大了,村民們擇偶的范圍也隨之擴大;而且隨著年輕人外出務工,與其他地方的人員交往漸漸增加,父母也支持子女在外地找對象,因為通過通婚可以擴大移民的社會關系網絡。因此,現在LZ社區移民通婚的地域就不再局限于LZ社區,擇偶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并且現在LZ社區移民的婚禮儀式簡化很多,新郎新娘不一定都穿民族服裝結婚,婚禮儀式大大簡化。
4.喪葬習俗的適應
LZ社區彝族移民一直保持土葬的習俗。如果有人不幸亡故,就要派人親自登門報喪,然后村小組開始商議喪事如何籌辦,分工合作,全村的人都要去幫忙治喪。彝族的喪俗主要有趕人、設喪堂、停喪、敲棺釘、轉山、回靈、下葬等。“喪葬習俗發展的歷史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部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喪葬形式,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喪葬傳統,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喪葬作為一種儀式,它凝聚著人類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文化的印記。因為時間和地域的緣故,以及民族的多樣性,人類文化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喪葬禮俗也在不斷地變遷和演進。”2020年12月,K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全面推行火葬和公墓集中安葬殯葬改革》的通告規定,要求本市轄區內的死亡人員一律到市殯儀館進行遺體火化(因特殊情況需將遺體運往市外火化的除外),LZ社區現已遵守通告規定,專門劃定了一塊地方做公益性公墓所在地,現在所有死亡人員都按通告要求進行安葬。這和彝族傳統土葬文化觀念有很大的關系。總之,LZ社區移民喪葬習俗適應還需要一段時間。
5.節日習俗的適應
“節日主要是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內容的特定時日。”每個民族的節日都是在適應社會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并保留下來的。LZ社區彝族節日,既有本民族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等,又有春節、中秋節等其他民族共有的節日。搬遷后,LZ社區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節日場地和相關設施被拆除,提供互幫互助的社會關系網絡遭到破壞,不得不拋棄許多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標志物,這無形中使彝族人失去了根植于民族文化內部的活力。這種變化不易被量化,但實實在在地存在著。LZ社區移民現在過的節日主要是春節、中秋節等。但是現在移民面臨著謀生的壓力,過節的時候無法返回家中,所以節日氣氛也變淡了。
1擴大LZ社區彝族移民社會交往
中國社會是一個關系型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或那樣的關系之中。每一個民族都在不斷建構自身的社會關系網絡。在社會關系網絡里,族人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相互信任。生產勞動中互相幫助,形成互助機制;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諸如紅白喜事、生病、建房、教育等也都互相幫助。在互助的過程中,成員獲得更多的支持、更多的資源和信息,從而又擴大了個體的社會關系網絡;并且在這種互助的過程中,族人會更信任自己的民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得以提高。因此,移民文化適應,要在新的場域中調適自我習慣,拓展移民社會關系網絡。
2提高彝族移民跨文化交際能力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處于封閉狀態,不同民族之間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現實情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間接或直接接觸、對話的過程中,較強的跨文化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保證交流的順暢,有助于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LZ社區移民要盡快融入當地生活,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第一,了解遷入地民族文化。對此,社區可以組織專門的培訓班,讓彝族移民了解這些民族的文化;也可以通過“智慧大喇叭”,傳遞這些民族的特色文化,這樣可以減少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第二,加強與其他民族的交往與聯系。LZ社區彝族人民長期生活在彝族文化圈內,已經習慣了彝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到了新的環境,難免會遇到和其他民族人民溝通困難的情況,因此要加強與其他民族人民的聯系,在多交往的前提下,彝族移民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與自身文化的差異,從而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更好地與其他民族交往。
3彝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少數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在遷入地發展,最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德國學者拉策爾指出:“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創造的,它的傳播也同各族人民的歷史相聯系。當一個民族進行遷徙時,就是一個民族相互聯系的整個文化財富的移植。”易地扶貧搬遷為彝族文化與遷入地文化的交流、互動、流變提供了機會。但有的彝族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到留存,因此要注重對彝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在社區建設過程中注重民族文化建設。例如,在社區環境布置上可以增加與民族文化相關的元素,也可以播放民族歌曲、民族知識、民族習俗等民族文化的相關內容,以便移民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
2.恢復彝族的傳統節日活動
無論是文化的傳承還是傳播,節日都是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傳統節日對于一個民族非常重要。對于LZ社區傳統節日的傳承與保護,一方面要修建節慶活動場地,否則活動無法開展;另一方面要培育有發展前景的民族傳統節慶。但凡有利于民族發展和社區管理的節日,政府都應給予必要的資金、人力支持。舉辦節日活動,能加強移民間的聯系,使移民更好地認識本民族文化,緊緊地凝聚在一起。
3.結合LZ社區其他資源優勢,發展支柱產業
產業發展是移民“穩得住”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產業發展起來,才能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移民才能在社區中生活下去,民族文化才能得到保護和傳承,但是彝族移民教育水平偏低,掌握的勞動技能不多,大多只能承擔體力勞動,或選擇外出務工。民族社區產業要發展,特別是LZ社區這種無地可耕種的社區,就需要結合LZ社區的實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民族旅游業和民族文化產業。LZ社區可以依托大黑山旅游風景區,創建彝族文化保護與傳承機構,逐步形成、發展民族藝術演出、民族工藝品、民族飲食文化等產業,加速移民文化適應以及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化適應是易地扶貧搬遷必然發生的一種社會現象,移民文化適應的程度將影響移民社區的和諧穩定與發展。總體來看,LZ社區移民基本適應遷入地文化生活,但在某些方面的適應程度有待進一步深化,需多層面、多措施促進彝族移民文化適應能力提升。
作者:常紅萍 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社會學院 紅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