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治課的美感教育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政治;美感教育;興趣
美感教育作為特殊的教育范疇,對于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和啟迪他們具有正確的審美能力、高尚情操等方面起著十分獨特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實現美感教育呢?下面談談個人的教學體會。
一、美感結構化
美感的欣賞力、理解力和創造力在于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不斷豐富和逐漸積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領悟發展到理性剖析。美的結構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斷深化的表現。在理性剖析層面上,一方面理解審美對象的自然屬性,社會背景和內在結構;另一方面理清同學們審美心理結構,激發更深層的審美愉悅感,使美感教育達到一個更高階段。在初一思想政治“培養高雅情趣”這一課的講述中,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審美情感,我用投影儀放映了古希臘雕塑精品《斷臂維納斯》的圖片。同學們掩飾不了失望的神情,顯然他們沒有相應的審美底蘊,沒有找到美感支點。我及時向同學們強調古希臘審美觀點“美的表象呈現人的光輝”。法國羅丹在《藝術論》中強調:“維納斯驚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于清俊的面龐下體現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貴。維納斯的意義對歷史而言不亞于《人權宣言》。”同學們了解維納斯塑像的內在結構和歷史背景后又重新注目于圖片。我接著向同學們分析審美心理結構,美在于無限和有限的統一,在于殘缺和完美的辯證,美不僅在于賞,而且在于想。維納斯臂斷了,殘缺了,但卻給人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殘缺的維納斯在同學們審美心理中完善起來。我用錄像播放了多組藝術家重塑雙臂的維納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澀的、行動的……一千個欣賞者就有一千個心目中的維納斯。利用多媒體手段對美感結構的分析讓同學們由被動的美的欣賞者發展為美的發現者和美的創造者,更深入地體會美的情致。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手段介紹藝術品的歷史背景,拓寬了同學們的知識視野,強化了其理性分析的能力,使智育和美育達到和諧的統一。
二、美感情境化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觸景生情。因為鮮明、形象、生動的情景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所以教師教學時恰當地運用幻燈、投影、錄像、錄音等手段創設引人入勝的道德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產生情感共鳴,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狀態。例如,教學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這一內容時,可以播放MTV《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樣讓學生觸景生情,完全沉浸在愛的情感中。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出:尊敬、關心父母是人類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從小要尊敬、關心父母,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把多媒體手段引入到政治課教學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效應,從而使學生的情感深化。
三、美感具體化
寓基本原理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原理通俗化,給學生以形象美。這是因為美感來自于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受,它不是抽象說教,而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感性形象。同時還應有節奏感、生動性,要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適時適度,切忌平鋪直訴。如我在講“規律是客觀的”這一框題時,在堅持正確表達內容的原則下,把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我說:“四季的依次更替,晝夜的無限循環,生物的生死轉化,這些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抗拒的。”“試問:你很怕夏天炎熱,你能使春天常在嗎?你想有更多的白晝工作學習,你能拖住太陽不動嗎?”在這么一起一伏,急緩有效的發問中,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動,并能從中領悟知識的內涵和聯系。接著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日出入行》詩中的“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詩句作該課總結,這就較生動地描述了規律的客觀性。總之,政治課教學要力爭寓教于美,以美啟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得到精神滿足和鼓舞,潛移默化受到教育。教有勁,學有趣,教學將會充滿生氣與活力。
作者:徐玉霞 單位:江西省上猶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