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素質教育下中學音樂合唱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合唱是一種能表達情感、陶冶情操、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藝術。在素質教育改革的顯著成效下,合唱教學也日益進入素質教育的課程,通過合唱,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豐富校園生活,還能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本文主要探討素質教育視域下的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現狀與優化策略。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學音樂合唱教學
一、合唱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合唱教學。通過合唱,中學生能釋放學習壓力,看到一個不同于應試的世界,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對學生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學的音樂教材中,合唱歌曲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訴求;合唱過程中,學生通過合唱的曲目能夠體會到歌曲所要傳達的意思與情感,歌曲中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對學生進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養。
(二)提升審美能力
學生在中學這個階段已經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但這種能力還有待提高。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合唱作為一種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形式,正可以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合唱曲目風格多樣,傳達的情感也有所不同,相對于流行音樂的轉瞬即逝,通過合唱這種有沉淀性的藝術方式,可以讓學生將內心的思想感情轉化為審美情趣。不同風格的合唱曲目,能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感中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審美觀念。在合唱中,學生通過演唱與欣賞,能夠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有助于鑒賞能力的提高。
(三)培養團隊意識
在現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很多學生都受到個人主義的侵染,缺乏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這是與素質教育相悖的。合唱作為一種團體活動,有助于學生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養成。合唱不是一個人的表演,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學生在演唱時,不僅要把自己的部分唱好,還要顧及其他的聲部,只有將個人與集體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表現出相融性,學會與別人配合,由此拉近距離,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與默契。通過合唱訓練,學生能感受到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逐漸淡化自我意識與利己主義,形成包容、互助的高尚道德情操。
(四)拓展思維能力
合唱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還表現在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拿到一首曲子時,首先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文化背景對歌曲進行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了深入理解合唱曲目,把握其中的情感,學生會進行思考溝通,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看法,這個過程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現力。通過合唱訓練,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轉換用腦,提高學習效率。而合唱曲目的豐富內容,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智力發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素質教育視野下的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現狀
(一)合唱教學的發展不平衡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合唱教學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發展還很不均衡。在一些中學,學校已經把合唱納入課程,還組成了自己的合唱團;但在另一些學校中,合唱教學并沒有引起重視,盡管設置了音樂課、合唱活動,但都流于形式,除了比賽前的突擊訓練外,平時并沒有實際系統的訓練,這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幫助不大,也不利于合唱教學的發展。
(二)合唱教學的普及不足
盡管我國強調素質教育,提倡中學生各方面的發展,但目前很多學校都更偏重于應試教育,教師與父母都更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音樂教育普及不到位的情況下,合唱教育也很難真正進入課堂。雖然現在很多學生都喜歡音樂和唱歌,但日常接觸的大多都是流行音樂,對合唱還存在一定的距離,或是完全不感興趣,這就造成了合唱教育的匱乏。
(三)合唱教學參與者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教師方面,近年來,中學音樂教師對合唱教學進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成效卻并不顯著,教師的改進方法主要還是停留在合唱訓練的發聲和演唱技巧上,并沒有讓學生認識到合唱教育的內涵,教師只是一味的進行訓練,在達到一個目標后沒有繼續前進,導致學生的合唱水平只能停留在某一階段而無法進步。此外,教師在合唱曲目的選擇上缺乏新意,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曲目上,沒有及時進行更新,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其次是合唱教學的主體學生存在的不足,中學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聲樂學習,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因此合唱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學生的穩定性較差,最開始對合唱能產生一定的興趣,但在一段時間以后,學生的熱情往往會下降,最后慢慢對合唱失去興趣。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創設情境,提升興趣
合唱是一種特殊的歌唱形式,不僅在于合唱的人數眾多,而且合唱的技術性較強,學生只有多加訓練,才能掌握技巧并嫻熟運用。中學階段的學生,生理與心理的發育都還不成熟,很難集中注意力,對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多是基于表面認識,他們更傾向于看起來有趣的事物。因此,在進行合唱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來設置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下,感受合唱的魅力,提升合唱興趣。
(二)提升創意,優化合唱曲目
在合唱中,只有良好的演唱水平是不夠的,合唱曲目的選擇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有時候教師選擇的曲目存在難度,學生難以把握或者不感興趣,造成合唱效果不佳。因此,在開展合唱活動前,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演唱水平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對合唱曲目進行選擇與優化,比如有些獨唱歌曲,教師可以發揮創造力,加入一些可以合唱的因素,還有些齊唱歌曲可以改成混聲合唱,等等。選擇合適的曲目,發揮創意進行合理改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優化教學計劃,增強合唱訓練的實效性
中學生的音樂水平由于各種原因存在差異,這樣的差異給合唱造成一定的困難。為了合唱訓練取得成效,在合唱教學前,老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根據學生的聲線特點、音樂水平和合唱能力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選擇正確的訓練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合唱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增強合唱教學的實效性,取得理想的合唱效果。
(四)借鑒美聲唱法,提升合唱水平
從目前的中學合唱訓練來看,學生在合唱時,還不能完全掌握演唱技巧,在呼吸方面還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導致合唱的效果不佳,對學生的聲部也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可以借鑒美聲的唱法,教學生采用胸腹呼吸的方法進行演唱,這種呼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保持氣息的穩定。為了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可以抓住呼吸技巧加以訓練,在合唱時,將氣息與情感完美結合起來,進而把合唱作品展現得淋漓盡致。
(五)優化合唱評價,細化考核標準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中學合唱教學的目的體現在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健全人格等方面,教師在進行合唱評價時,不能僅局限于學生的合唱水平和能力,更應該傾向于合唱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方面產生的影響。此外,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改進辦法,細化考核的標準,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著力點,建立一套符合學生情況的考核標準,優化合唱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合唱訓練及時進行反饋。
四、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合唱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手段,已經受到廣泛關注,合唱教學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價值。合唱能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豐富學生的樂理知識和興趣愛好,教師要根據中學生的合唱現狀,改善合唱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唱訓練中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胡俊昭.淺談合唱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8,(09).
[2]吳驍樺.論合唱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7,(06).
[3]李婧娟.淺談合唱教學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J].現代職業教育,2017,(03).
作者:陳歆飏 單位:廣東省珠海市三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