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院校制藥設備安全管理與維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職業院校是實訓室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設備、儀器的使用狀態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因此對實訓室設備的管理以及制定合理維修流程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文從安全管理到設備的維修進行探討,以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1概述
以我院實際情況分析,結合行業發展,學院分別建立了固體制劑、注射劑及中藥提取綜合實訓中心。設備選型由企業、行業專家結合學院專業教師論證而成,智能化、先進程度國內領先。但同時也存在安全風險與隱患,例如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鋼瓶)、壓力管道等,作為職業院校這些設備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但是一旦發生故障或者是安全隱患將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對師生的人身安全帶來巨大傷害,因此本文就職業院校制藥設備安全管理與維修進行探討,通過頂層設計:完善院校設備管理體系,具體實施:強化風險點巡檢、常規檢查等方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教學活動的高質量開展。
2安全管理要求
2.1明確管理職責
職業院校可仿照制藥企業的經驗,建立自上而下、職責明確、分工具體的設備管理機構,從學院層面到專業層面,都應設立安全管理人員,明確規定各管理層具體工作內容,分別按照職責要求認真開展工作。系部可將各專業實驗實訓安全相關內容分析、整理,羅列風險點清單,制定安全風險巡察制度,確保早發現早解決。同時將實訓場管理責任到人,由責任人具體負責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任務,保障每臺設備、儀器有人管,每個故障責任有人程度,構成責任到人的基本的設備管理模式。
2.2規范的制度是保障
校內實驗實訓安全是一個有機整體,安全體系的構建與教學過程每一個環節密不可分。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能夠確保教學過程的安全與設備安全,因此制度的建設尤為重要。在實訓室管理方面,要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相關通用的安全制度上墻,安全警示標示上墻。另外,應當建立實訓室各類儀器設備的標準操作規程,讓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實施,正確的采用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人機安全。
2.3安全培訓是前提條件[3]
對于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管理一定要不斷地加強,因為教師的職業能力水平是一個學校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動力。尤其是職業院校制藥、制劑等專業的一線教師。系部應定期對實訓室管理員進行培訓,培訓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強化教師對于設備、儀器的維護與保養意識,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制藥行業正在不斷地實現創新式的發展,人們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正在不斷地進行著創新和探索。
2.4設備的使用是關鍵
設備的安全使用是學院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隨著一體化教學活動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時候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對于信息檢索與提煉需要不斷提高,因此在搜索設備操作資料的時候往往存在問題,其操作流程的設計更是無從談起。老師在這個時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剔除無效信息,從而找到正確合理的設備、儀器使用方法。對于一些危險系數較大的設備(例如:鋁塑包裝機、壓片機、安瓿灌封機等等),任課教師務必嚴格審核學生設計的操作方案。而且設備管理人員要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檢修和維護,日常維護諸如螺絲松動或者脫落、軸承個別部位缺乏潤滑油等情況,這些細小的環節往往會因為忽視而導致安全隱患的發生。所以設備的安全使用是建立在正常運轉的基礎之上,任何制藥設備要想實現正常的運轉,都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測。
3維修
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與藥企常用方法,將制藥設備、儀器維修方法可分為預防維修和故障發生后維修兩種[4]。
3.1預防維修方法
主要是通過日常教學過程對設備的正常維護與實訓管理中心定期檢修工作。(1)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主要是設備操作人員(任課教師與學生)和設備管理人員(系部設備管理人員)對設備的清潔、設備線路的檢測等工作。此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按制度進行規范化的操作,同時還要做好維護記錄。(2)定期維修工作是指學院實訓管理中心按照上報的維修計劃定期對制藥設備進行檢測修理并進行檢測評估。
3.2在設備、儀器出現故障后進行維修
因教學過程具有連續性,且常見的多位機械故障,通過教師及時報修,實訓管理中心能夠快速響應維修,進而保障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藥學專業實訓室建設將日益規范,但目前而言仍缺乏系統的、法定的實訓室管理規范,實踐證明,只有不斷的探討符合院校實際的設備管理模式,才能讓院校設備、儀器充分發揮潛能,創造更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孫陳杰.制藥設備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與探索[J].職教通訊,2014(35):16-17.
[2]高文昊.淺談高職院校制藥實訓室設備、儀器精細化管理[J].科技論壇,2015(04):77.
[3]吳海廉.淺談中小型制藥企業設備安全管理與維修[J].技術與市場,2016,23(04):165-166.
[4]趙新華.口服液制藥設備管理及維修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5):112
作者:姜輝 單位:河南醫藥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