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山西省是中國的煤炭產業大省,分析山西省煤炭產業安全現狀,著重探討山西省煤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據此提出提高生產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以期使煤炭產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煤炭安全管理;安全生產;解決對策
0引言
山西省煤炭儲量很豐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對煤炭的開采在不斷擴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山西省的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受山西省地質結構等影響,要更多的注意煤炭安全開采工作,在發展煤炭產業時,做好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證煤炭產業正常發展的必要前提。盡管現在引入了一些新技術,但是開采煤礦本來就是一件充滿危險的工作,礦底的情況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就更要重視煤礦開采的安全問題。煤炭產業要想發展,就必須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本文針對當前山西省煤炭產業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對加強煤炭產業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增強煤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1山西省煤炭產業安全現狀分析
山西省的很多煤礦都是在地下作業,加上地形的影響,瓦斯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和頂板事故等頻發,而且毫無節制的開采導致開采條件更加復雜化,也帶來更多的安全問題。山西煤礦生產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a)煤礦周圍自然環境差,地質結構復雜,這就容易造成災害;b)礦井數量很多,但各自開采,導致礦井林立,生產能力分散且低下,對于煤炭資源的浪費嚴重;c)受山西省經濟發展限制,機器比較落后,機械化程度低且安全設施并不合理;d)參與煤礦開采的工人都是一些沒有專業知識的勞動者,綜合素質差。山西省很多煤礦安全管理工作都是通過工作人員的主觀意志和經驗進行管理,這種方式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自我心理因素的影響,不利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1-2]。
2山西省煤炭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煤炭開采是一項高危作業,在煤炭產業的發展中,總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如設備落后、地質條件影響等都不利于煤炭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容易引發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2.1煤炭安全管理技術落后
因為煤礦產業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但是在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對煤礦安全管理工作還是停留在20世紀的生產總承包制,沒有形成多元的企業結構,沒有廣泛地使用高新技術,依然保留著傳統的、以生產經營成本管理為核心的方式,同時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形成逐層負責的機制,這就在整體上使山西省的煤礦安全管理技術水平落后。
2.2開采煤礦存在的安全隱患
山西省目前煤炭生產方面缺少專業的人員指導,因為山西煤炭資源豐富,但是大多煤礦都是私人產業,由于經營者對于煤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工人都是外地來的打工者,他們在工作前都沒有進行詳細的員工培訓,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事故發生。同時,因為煤礦工人的上班時間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平均時間都在10h~14h,在長時間的黑暗中工作并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極易發生意外事故[3]。
2.3缺乏有效的安全監管
中國對煤炭工業安全監管的基本機構是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及以下的各省煤炭安全監察局,但是,各省內的煤炭安全管理監察體系就沒有那么詳細了。山西省內因為從事煤炭方面的工作者數量很多,并沒有全面的煤炭安全管理監察體系,這就導致山西省內的煤炭安全管理監察工作不完善。同時,在山西省很多煤礦企業內部并沒有達到國家對煤炭安全管理監察的標準,不能做到對于煤礦危險源的監控動態化、系統化,導致監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實。
2.4災害的認識及防范措施不足
近年,國家加大了對煤炭產業的管理和監督力度,注重對煤礦生產和經營者的安全管理培訓,煤礦工作人員及管理者的素質都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近年開采煤礦的數量增多,但對地質資料不了解,使得開采難度增大了很多。同時,過分重視生產而忽視安全工作,導致發生地表坍塌、人員傷亡、瓦斯爆炸事故,這些事故都證明了山西省目前煤炭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健全[4]。
3對策分析
3.1建立煤礦生產過程人員管理電子監控系統
煤礦作業是一個很危險的工作,難免會有意外事故的發生。在一些礦井中,會存在隱瞞不報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煤炭安全管理部門提高現有的技術管理手段,改變傳統的監督、監察方法,加強對礦下工作人員的監測,同時重視工作人員的考勤系統,確保能夠及時了解礦下工作人員的安全情況。同時,可以安裝RFID射頻識別系統,加強對人、車、物等信息數據的采集,更好地監測礦井情況,引進新的技術盡可能做到對于礦下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
3.2引進新技術重視管理
不論何種行業,安全生產都是第一位,尤其在煤炭開采工作中,更要重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安全觀念、最長工作時間、最低薪酬標準等。在礦下工作,要做到人與機器的有效配合才能達到更好的工作效率。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實施,就需要加強操作人員作業的可靠性及機器的穩定性。同時,也要做到安全的物流管理,及時傳遞生產工序中的安全物品,從而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更好地促進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3.3應用信息技術遠程實時監測危險源
為了更好地達到對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管,就需要合理運用傳感器,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及時收集數據信息,通過網絡及時傳送到煤炭安全管理中心,達到遠程監控的目的。同時,也要設計好傳感器的靈敏度,做到提前預警,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頻率[5]。
3.4加快資源整合
山西省煤礦眾多,這就吸引了很多投資商去開采煤礦,但是為了更好地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對眾多小煤礦進行資源整合:清理越層開采的小煤窯,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的小煤礦,大力懲治非法開采者。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整治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山西省煤礦資源整合,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做到安全管理。為了實現更快的資源整合、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應該關停不合法的小煤礦,同時加強大煤礦的國有化控制,淘汰落后的生產企業,從根本上提高山西省的煤炭安全生產條件[6]。
4結語
煤礦生產是一項復雜而有長久的工程,煤礦安全生產是國家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煤礦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山西省作為中國的煤炭大省,在煤炭生產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要盡可能提高山西省煤炭安全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曉煜,付建華,梁嘉琨,等.煤礦安全管理與監察工作指導[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2]蘇曾慶.煤礦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2,12(4):182-183.
[3]汪元輝.安全系統工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4]付飛.煤炭安全管理中的問題及分析對策[J].能源與節能,2017(3):11-12.
[5]陳偉偉,梁釗.煤礦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3(3):112-113.
[6]姜興國,孫磊,劉景波.煤礦企業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煤炭技術,2006,25(2):142-143.
作者:郝建國 單位:同煤集團煤峪口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