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美術旅游文化開發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黑龍江省民間美術是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傳統文化,是老百姓日常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皮影、剪紙、靺鞨繡、魚皮制作等。
(一)皮影
皮影戲走進黑土地已有250多年的歷史,龍江皮影戲在20世紀50年代就被譽為全國皮影三大省(湖南、河北、黑龍江)之一,曾經赴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獻藝,在中國皮影藝術史上的獨特地位。目前望奎皮影劇團與哈爾濱兒童劇院皮影劇團仍然在演出,望奎皮影藝術還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在黑龍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紙張使用還未普及之前,居住在黑龍江省的滿、漢、蒙等民族的人們就開始用薄片材料進行剪刻。地處小興安嶺腳下的海倫市早在1993年就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
(三)刺繡
克東滿繡、鄂倫春族刺繡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鄂倫春族刺繡是其狩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應用于皮革制品,除此之外,鄂倫春族的薩滿服飾、鄂倫春族傳統服飾均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魚皮制作
雖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有過魚皮文化,但只有赫哲族魚皮制作傳承下來,延續至今。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鄉的老一代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人曾多次為國內外博物館復制魚皮服飾,使這一技藝在局部地區得到傳承。赫哲族剪紙、赫哲族天鵝舞、赫哲族薩滿舞均列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黑龍江民間美術與旅游文化的有效結合
民間美術與旅游文化的有效結合是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民間美術要與旅游文化有效結合首先要解決民間藝人的傳承問題。一是將一些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請到藝術院校以講座、培訓等方式進行廣泛傳承;二是民間藝人與企業結合培養民間藝術技術人員,通過走出來引進去的方法使民間美術得以更好的傳承。在黑龍江民間美術旅游文化開發上通過與地方企業和外資企業結合的方式,逐漸形成區域產業化和品牌化,提高黑龍江民間美術與旅游文化的知名度。這種開發一定是以保護為前提的開發,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這些古老的藝術煥發生機。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了豐富的民俗文化信息,世代傳承,民族美術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旅游開發價值。研究黑龍江民間美術與旅游文化結合的方法,有效利用民間美術資源,既保護民間藝術又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對于文化旅游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高晏卿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