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旅游文化品牌優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旅游文化品牌建設至關重要,然而當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尚未達到非常成熟與完善的境界,存在品牌定位不準、品牌特色不突出與品牌宣傳力度不足等問題。新媒體發展為優化旅游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設置旅游網站與欄目、加大旅游文化資源挖掘開發力度、數字化記錄和遷移旅游文化資源、加強產業融合以實現“旅游+”融合式發展模式、借助視頻推廣傳播旅游文化、利用新媒體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務、借助現代科技優化游客體驗性旅游等科學合理的策略,促進旅游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旅游文化品牌;優化策略
如今,新媒體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滲透于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推動各行業領域發展,旅游業也不例外。旅游景區應結合景區旅游文化資源與發展定位,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打造更加優質的旅游文化品牌,從而充分滿足廣大游客需求。
一、當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并未非常完善,存在品牌定位不準、品牌特色不突出、品牌宣傳力度不足等問題。只有清晰、深刻地認知這些問題,才能針對問題采取科學的措施,完善旅游文化品牌建設。
(一)品牌定位不準
品牌定位是旅游文化品牌建設的首要步驟,但很多旅游景區都未實現品牌的精準定位。由于品牌定位不準,部分旅游景區盲目開發不符合自身特點與文化的旅游項目,建設破壞原有歷史風韻的建筑,導致旅游景區的內在文化底蘊更加淺薄,同時對旅游景區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很多旅游景區推出大量低檔旅游文化產品,精致優美的高檔旅游文化產品較為稀缺,旅游文化產品整體銷售情況不容樂觀。
(二)品牌特色不突出
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設過程中,很多旅游景區并未充分挖掘、開發當地旅游文化資源,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大量產品毫無新穎性與創意性,缺乏特色,難以獲得游客青睞。不同旅游景區出現相近旅游項目的現象愈發普遍,嚴重阻礙旅游文化品牌發展,因此,應強化旅游文化品牌的特色表現。
(三)品牌宣傳力度不足
品牌宣傳是增強品牌影響力的有效方式。但如今,旅游文化品牌宣傳力度不足,宣傳方式十分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牌形象塑造,整體形象并不出眾。同時,旅游文化品牌的宣傳標語與標識系統較為欠缺,導致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十分有限[1]。
二、利用新媒體建設旅游文化品牌的意義
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諸多獨特優勢,可極大地推動旅游文化品牌建設。新媒體的融入,使游客收獲更多選擇權與更優良的互動體驗,游客能切身參與旅游文化品牌建設,推動品牌二次傳播,使品牌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播與推廣。通過新媒體平臺,游客能非常清晰、全面地掌握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與發展特色,從而根據自身喜好自主規劃旅游路線與其他安排,使旅游更加舒心便捷。同時,新媒體的融入也讓旅游文化品牌以更加多元的傳播方式實現精準傳播,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是信息傳播的良好平臺,對擴大旅游文化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三、新媒體時代下旅游文化品牌的優化策略
(一)設置旅游網站與欄目
設置旅游網站與欄目是優化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策略,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步驟:第一,創建相應的旅游景區網站,合理規劃、設置旅游景區與產業,以當地獨有的文化資源為素材塑造內涵深厚的品牌故事,打造獨特的品牌文化,吸引廣大游客注意。第二,創建旅游特色網絡欄目,以當地的傳統文化、歷史人物故事為核心開拓網上論壇,吸引廣大游客參與,促使游客思索與回憶相關內容。此外,還可通過采訪在當地傳統文化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老人,打造專欄,使大眾對歷史傳統具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二)加大旅游文化資源挖掘開發力度,形成旅游特色
當地可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技術,充分挖掘自身旅游文化資源,創建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并為旅游品牌傳播搭建良好的平臺。例如,融入現代元素開發當地名人故居、傳統文化故事等旅游文化資源,構建完善、合理的旅游景區文化機制,提升經濟收益。在盡可能保留旅游景區特色與原有風韻的前提下,提升新媒體技術利用程度,擴大當地旅游文化產業規模。同時也可將當地具有教育價值的旅游文化融入學生課堂,以開展網絡第二課堂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認知、掌握當地旅游文化要點,使旅游文化與思想教育實現緊密結合,如江西紅色文化就具有融入學生教育中的價值。
(三)數字化記錄和遷移旅游文化資源
新媒體時代,文化資源的記錄方式和傳播方式打破了原有局限,為保護旅游文化資源提供了新思路。可采用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對現存的書籍、音樂等旅游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記錄與遷移,一方面,永恒保存珍貴的旅游文化資源;另一方面,讓數據資源的查詢與傳播更加便捷、高效,從而在新媒體時代打造更加優良的旅游文化品牌。
(四)加強產業融合以實現“旅游+”融合式發展模式
在新媒體時代下,應借助合適的新媒體平臺實現旅游文化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合理運用電商運營平臺便能達到此目的。在電商運營平臺上,可結合銷售的旅游文化產品或土特產宣傳當地旅游文化,塑造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借助電商平臺的積極宣傳與推廣,發展當地旅游文化關聯產業,使農業結構完成轉型。與此同時,旅游景區需投入更多精力創建旅游文化品牌,完善相關旅游設施與設備,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良的旅游體驗,使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和當地經濟發展的步調保持一致,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開發較為完備的旅游文化品牌產業鏈與具有附加價值的旅游文化產品,借助電商平臺直播,大力宣傳當地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商品。此外,還應加強智慧旅游的開發、建設,打造“旅游+”產業品牌,推動當地旅游文化產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2]。
(五)借助視頻推廣傳播旅游文化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信息傳播更加快速,傳播內容也朝著更加多樣化的方向演變,融入圖文、音效、影像等多種元素,人們通過手機觀看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動態視頻。生動的視頻宣傳使觀眾直觀了解傳播內容,感悟傳播的主旨與思想。同時,保持制作的精良與內容的優質是取得優良傳播效果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新媒體時代下,豐富多彩的視頻內容以契合大眾心理的方式實現了高效傳播。旅游景區可以選擇以視頻傳播的方式向大眾傳達自身特色與內容,使其深刻領悟旅游景區的風韻與曼妙。旅游景區也可通過視頻傳播打造更加優良的旅游文化品牌。以“印象·劉三姐”為例,其原本是一場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在漓江實地取景,融入劉三姐質樸的歌聲、廣西濃郁的民族風情與優美動人的桂林山水等元素。該節目生動美妙,吸引大量觀眾前往現場觀看,然而很多人由于時間、地理、經濟等因素限制,無法實地觀看。因此,舉辦該演出的公司將“印象·劉三姐”拍攝、剪輯成視頻,并發布至網絡平臺上。一經發布,便深受大眾喜愛。很多人通過視頻了解到桂林山水之美,而桂林也借此構建起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有效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李子柒制作的視頻畫質精美、意境深遠,表現恬淡寧靜的鄉村生活,人們也能從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在喧囂的生活中,很多人在觀看李子柒的古風視頻后,內心便油然產生回歸自然的想法,于是便在閑暇時間步入美麗鄉村尋覓內心的寧靜。在李子柒視頻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觀看熱潮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鄉村給人以寧靜、悠閑之感,同時也帶有一定落后氣息。若人們沒有感受到鄉村的特色,便不會前往鄉村旅游,而李子柒的視頻表現出如世外桃源般的場景,彰顯鄉村最質樸、原始的美感,能帶給人良好的視覺體驗,激發人們前往鄉村旅游的渴望。優質的視頻可以為當地旅游發展提供良好機遇。一些原本看似普通的地方,也在旅游視頻的帶動下,吸引大量游客紛至沓來。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在新媒體時代下,通過拍攝、發布優質視頻的方式,優化旅游文化品牌極具可行性,旅游市場也因為視頻的宣傳表現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視頻拍攝者應立足于本地區旅游文化特征與資源,融入巧妙構思,采用恰當的拍攝手法,借助視頻影像生動表現旅游景區的美感與文化意蘊,取得優良的旅游宣傳效果[3]。
(六)利用新媒體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務
旅游景區應在自己的網絡平臺上,如官微、官博等平臺,發布該景區較為完備的介紹、游覽路線、門票價格、開放時間等基本信息,同時定期發布展現景區美景的視頻和相關優惠活動。盡管旅游景區的官微、官博等平臺發布了當地土特產和旅游文化產品銷售的鏈接,但這些產品長期以來銷售結果不佳。因此,旅游景區應合理地拓展、延伸產品品種,在官微、官博等平臺設置網友互動版塊,網友能在此版塊上交流分享旅游經驗與旅游文化產品設計的創意,從而開發出具有濃郁個性色彩、更受大眾青睞的旅游產品。如今,旅游景區的移動信號都較為穩定,且覆蓋范圍廣闊,能較好地滿足游客上網需求。此外,旅游景區還可通過官微、官博、抖音都平臺發布有獎參與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參與其中,有效宣傳旅游景區。
(七)借助現代科技優化游客體驗性旅游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的游客非常青睞體驗性旅游,通過深入體驗、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深刻領悟當地旅游文化的精髓與魅力。在此發展態勢下,游覽旅游便顯得較為落后。部分旅游景區已通過打造參與型、互動型旅游項目,構建優質的旅游文化品牌[4]。其一,可利用較為前沿的聲光技術,打造非常逼真的歷史場景,有效拓展旅游形式,從而使其更具吸引力。一些以歷史上經典戰爭聞名的旅游景區,可借助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實現真實、立體的復現,使游客從中感受到異常激烈的戰爭場面,深刻感悟歷史。其二,可借助先進的VR技術、AR技術打造智慧旅游體驗。在智慧旅游體驗中,游客能感受到歷史場景的動態演變歷程并獲取人物故事等豐富信息,使感官受到非常強烈的刺激。并且游客還能與場景互動,在此過程中,游客能獲得更加深刻的“沉浸感”。總之,憑借先進的現代科技手段再現旅游景區歷史場景,能得到游客的心理認同,使游客對旅游景區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傳承與傳播旅游景區文化,并幫助旅游景區打造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
四、結語
如今,隨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社會掀起品牌建設浪潮,甚至已蔓延至旅游、經濟等領域。旅游景區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自身獨特而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為基礎,堅持打造優質的旅游文化品牌,傳播景區的內在文化與精神,促進地方經濟增長。新媒體時代,旅游景區應全面、深入地思索當今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契機,在抓住時代機遇的同時,避免走向發展誤區[5],從而推動旅游文化品牌持續、平穩發展。在保障旅游景區文化底蘊不被破壞的基礎上,旅游景區應借助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豐富旅游形式、產品,完善旅游服務,從而優化旅游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1]趙樹杰.論發揮地區優勢打造旅游文化品牌[J].當代經濟,2014(23):42-43.
[2]王秀琴,劉芳,溫婷,等.江西紅色旅游品牌在新媒體平臺途徑下的構建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1):44-45.
[3]張登.新媒體語境下的廣西旅游文化推廣傳播[J].藝海,2018(1):104-105.
[4]巢婷,劉惠珠,吳文雅.新媒體環境下的贛南客家文化旅游營銷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19(10):76-78.
[5]石金,王萬鵬.新媒體環境下貴州少數民族節慶文化品牌建設探析[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86-88.
作者:謝艷 單位:樂山師范學院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