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文化海外傳播專有名詞翻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徽州旅游文化為研究對象,從專有名詞的翻譯方式入手,探究徽州旅游文化實現海外傳播的策略。結合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內涵深刻、典故豐富、地方色彩鮮明”的特點,重新定義了以海外傳播為目的的專有名詞翻譯的原則,并提出了“鑒別詞義,確定詞型;意譯為主,靈活運用;功能導向,精準翻譯”等策略。
關鍵詞: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海外傳播
一、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的特點
憑借豐富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以及人文生活,旅游產業逐漸成為徽州地區重要的經濟板塊。由于歷史發展因素,徽州地區文化極為豐富,也逐漸形成了以中式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模式。近年來,徽州旅游業開始從國內市場向海外發展,大量的旅游文化專有名詞,作為徽州旅游文化的名片,有著極為鮮明的特點。
(一)深刻的內涵由于地方歷史悠久,加之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徽州旅游文化領域的專有名詞也具有極為鮮明的傳統文化特質。大量的專有名詞內涵深刻、寓意豐富,如宏村的崇志堂、敬修堂,“崇志”、“敬修”均蘊含著古人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價值的判斷。在文化傳播過程中,這種極具“中國風”特色的專有名詞,更容易受到海外游客的重視,其翻譯難度也更大。譯者在翻譯時應盡量體現徽州文化的深刻內涵。
(二)豐富的典故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是徽州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徽州旅游產業資源中通常飽含動人的典故?;蛘鎸嵒蛱摌嫷臍v史或神話故事作為旅游資源的人文背書,既是徽州旅游文化的精髓,也是當地旅游資源實現海外傳播的重要基礎。然而,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許多典故并不為大眾所熟知,導致徽州文化的內核無法實現有效傳播。
(三)鮮明的地方色彩徽文化最早誕生于公元1121年,距今已有899年。在漫長的歷史中,當地的人民形成了極為穩定且頗具特色的風俗文化。而這種風俗文化最終也映射到其詞匯中。如徽州著名小吃“毛豆腐、臭鮭魚、臘肉臘腸”等,均具有明顯的地方色彩,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地理氣候等因素。因此,在徽州旅游文化的海外傳播及專有名詞翻譯中,還應適當地通過翻譯折射出徽州人民的生活狀態。
二、旅游文化海外傳播的目標效能
(一)產生共鳴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翻譯,以名詞翻譯為手段的旅游文化的傳播,除了其表面意義的轉譯之外,更強調通過翻譯,凸顯字面背后的引申義。以專有名詞的翻譯為入口,引導讀者從中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走進旅游資源背后的文化資源,進而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專有名詞翻譯中,應透過專有名詞的字面意思,深入挖掘其內涵。
(二)引發好奇心語言是旅游文化傳播的載體,而旅游資源本身才是旅游文化傳播的基礎。因此,旅游文化海外傳播的目的,不僅是令海外游客深入了解徽州文化,同時也要通過傳播,激發海外游客產生前往徽州旅游的意愿,幫助游客提高旅游過程體驗。因此,在專有名詞翻譯中,不能局限于單純的字詞翻譯,而需融入更多翻譯手段,盡可能為游客創設想象空間,激發其求知欲、探索欲。
三、海外傳播背景下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的翻譯策略
由于翻譯目的的差異性,以海外傳播為目標的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翻譯不同于一般文本的翻譯思路。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始終明確以旅游文化傳播為導向,而不是精準體現詞義為目的,必要時甚至可適當犧牲詞面意義,以更具吸引力的翻譯,達到吸引游客,傳播文化的目的。對此,以海外傳播為導向的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翻譯,應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一)鑒別詞義,確定詞型從翻譯的角度來看,可將這些詞匯分為“常見型、獨創型、組合型”三大種類。其劃分原則取決于海外友人的普遍認知程度。如黃山的自然風光中有一處山峰名為“猴子觀?!保渲小昂镒印⒑!本鶠槿祟惼毡檎J知的事物,且無其他深刻寓意,因此屬于常見型詞語,可找到其對等的譯語,直譯為“MonkeyViewingtheSea”。再如唐模的檀干園[1],其“檀干”一詞,來自于《詩經》中的詩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此類詞匯在英語語言中并無任何對等詞語,因此屬于獨創型詞語。其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需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翻譯。而組合型詞語,則由不同類型的詞語組合而成,既包括常見的名詞,又包括一些并無對等譯語的名詞。在實際的徽州旅游文化專有名詞翻譯中,應首先對所要翻譯的詞匯進行詞型的鑒別,按照分類(常見型、獨創型、組合型),確定專有名詞的類別,以便于翻譯者明確翻譯的難點和要點,進而選擇適合的翻譯方式。
(二)意譯為主,靈活運用由于徽州文化的特性,大多數專有名詞較難通過直譯的方式進行翻譯。為了更好地實現“海外傳播”的目的,其翻譯手段應盡量采用意譯的方式進行,必要時也可選擇音譯或注釋的方式翻譯。譯者需要明白,以旅游文化傳播為目的的翻譯,并不僅是要讓讀者看到詞義本身,更是要通過譯文激發興趣、了解文化。在意譯時,應深度挖掘詞語背后的典故,通過專有名詞所具有的文化屬性,對詞語進行翻譯。
(三)功能導向,精準翻譯在一些專有詞匯中,由于文化的差異,雖然在譯語中能找到對應的詞匯,但由于文化生活的不同,這種對應詞匯在表達實際意義時,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由于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在徽州旅游文化中也存在著一些國人普遍認知,但在英文中卻并不存在的事物,如徽州常見的牌坊、祠堂等。為了精準翻譯,不能一味地使用英文詞語,可選擇音譯+注釋的方式進行翻譯。如“牌坊”在徽州許多景點中被譯為“memorialarchway”,但實際上,“memorialarchway”具有拱形門之意,且與真正的牌坊造型差異巨大,容易引起海外游客誤解。因此可直接音譯為“Paifang”并在其后加入相應注釋,對其進行解釋。
四、結語
徽文化博大精深,實現徽州旅游文化的傳播,需對其文化中大量的專有名詞進行深刻地解讀。而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應始終以“文化傳播目的”為導向,不苛求于“過度精準的翻譯”,而是將“體現文化內涵、解讀詞語深意、引發旅游訴求”作為翻譯的目的。在翻譯過程中,可適當放棄傳統翻譯中對詞語字面含義的苛刻要求,嘗試更加人性化、開放化、時尚化的翻譯,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徽州旅游文化的海外傳播。
參考文獻:
[1]史薇,宋薇.生態翻譯學視域下的徽州景點解說牌翻譯策略[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53-56.
[2]陳文祎,王青梅.旅游文本英譯的美學探究———以徽州景點為例[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6,630(11):154-156.
[3]陳哲敏.四川紅色旅游文化資源對外傳播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6,512(05):92-93.
作者:陳彥 單位:合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