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沈陽方言與旅游文化互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認為:“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地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1方言能夠多方面地反應地域的歷史文化、社會民俗。將沈陽方言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和表達魅力的語料和旅游文化資源加以有機融合,可以豐富沈陽旅游文化的內涵,增強游客地域文化體驗感,同時,也達到了實效性保護與傳承沈陽方言的目的。
一、方言與旅游
正如胡適所言,“方言的文學所以可貴,正因為方言最能表現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話固然遠勝于古文,但終不如方言能表現說話的人的神情口氣。”2目前的現狀是,因普通話的大力普及及文化交流的時代性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地域性方言的使用和傳承不可避免地呈現式微之勢。但方言既是地域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地域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個地域豐富多彩的文化都能從當地方言中尋覓到其獨具魅力的印記。故此,從民族與地域特色優秀文化保護和傳承角度看,我們又不能坐視地域方言自生自滅而不顧。目前,國家也積極倡導對方言的保護和傳承,但僅靠國家政策上的倡導以及專家學者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廣大群眾的熱情參與與支持。在當下社會,旅游越來越成為一種吸引眾多民眾積極參與的精神文化活動方式。羅伯特•麥金托什在《旅游的原理、體制和哲學》一書中,指出文化動機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普遍動機之一。3方言內蘊著豐厚的地域文化因素,將方言保護傳承和旅游相結合無疑是一個好方法,既能賦予方言以活力,給能擴大方言宣傳的空間和平臺,又使旅游文化活動獲得新的發展點,兩者相互促進、互相補充,這不可不謂是雙贏之策。
二、沈陽方言與沈陽旅游的現狀
沈陽方言是東北方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東北方言的共性,又有因漢、滿、蒙、錫伯等民族語言及山東、河北地域方言等語言因素的互相交流和融合而形成的本土特色。其帶給人們的語言審美感受是剛健質樸、幽默詼諧的,因其獨具的語言表述韻味而頗受人們的喜愛。當然,在方言普遍式微的大環境下,沈陽方言的傳承也面臨危機:人們對方言傳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年輕人的口中,聽到的本地方言越來越少;作為沈陽方言來源的滿語、錫伯語等已處于瀕臨失傳的狀態。沈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作為清文化的發源地,有沈陽故宮、清昭陵和清福陵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跡,也有大帥府、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近現代帶有獨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點。但沈陽豐富的旅游資源還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影響度不夠高,宣傳力度還有待提升。
三、沈陽方言與旅游結合的策略探析
(一)方言文化主題旅游路線。以認知沈陽方言及方言生活內蘊為目的,可以設計沈陽方言文化旅游路線,引領游客設身處地地感受沈陽方言的獨特魅力。比如一條可以是以感受清文化及各民族文化為主的,以沈陽一宮兩陵世界文化遺產及關東民俗、滿族錫伯族民俗展示場所為中心的路線;另一條可以是以感受愛國情懷為主的,以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大帥府為中心的路線。這種主題鮮明的旅游線路可以吸引更多的對沈陽方言感興趣的游覽者。(二)趣味方言導游。優秀的解說詞有利于游客更好地游覽景點,便捷地了解當地的文化意蘊和特色。可以從方言中選取較有代表性的方言詞匯或語句融入到導游詞之中,增強游覽的趣味性和地域文化親和性。此外,在廣告宣傳以及指示牌等具有旅游導引作用的設施上都可以融合進一些恰切的方言話語,營造出無所不在的方言推介旅游情境。在講解一宮兩陵及滿族錫伯族民俗展示場所之時,可以隨機地融入一些由滿語、錫伯語等轉化而來的方言語匯,附帶談及其特定的民俗文化意蘊,這能給游客帶來新奇的游覽體驗之感,同時也有利于宣傳沈陽方言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三)打造民俗表演品牌。民俗表演已經是現在旅游景點的一個常規項目,它的情景式表演,可以使游客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和參與感,能讓游客更加直觀地感受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平遙古城的大型實景劇《又見平遙》和云南麗江的《印象麗江》都有著不俗的口碑,其中的一些歌詞、對白等保留了方言或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沈陽地區有著深受大眾喜愛的地方劇目二人轉,其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土語,其詼諧幽默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也使大量的地域民俗事象獲得了藝術化、情境化的展示。我們可以以二人轉及其他一些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手段為基礎,在旅游文化活動中打造一些對傳播沈陽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助推之力的實景表演項目。再如,沈陽故宮游中有展現清宮廷文化的表演,其表演藝術形式方面還有進一步創新的營構空間,同時也可以在表演語言方面盡量做到生活化的歷史還原,努力創新打造一個屬于沈陽自己的情景劇品牌文化產品。(四)以文創產品助力方言文化的傳播。文創產品亦是近年來大熱的一個項目,它作為旅游業的衍生產品,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是文化宣傳的生動載體。優秀的文創產品應與地域傳統有更深入的結合,同時不乏創意和個性表達。現在,各大知名博物館和景區都有自己的文創產品,沈陽故宮博物院也有著自己的文創產品,還有線上線下的銷售點,但總體來看,銷量較低、影響力較小。在此方面方言也有文章可作,可以在文創產品設計融入方言因素,例如將方言以靈動多樣的方式融入諸如文化衫、字畫扇、工藝品產品設計中,于不動聲色中達成宣傳方言文化的目的。(五)打造方言博物館。“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4。博物館作為一種公益性質的為民眾開放的場所,已成為游客必去的景點。目前,方言博物館數量十分稀少,現有嶺南方言文化博物館就承擔起了地域方言傳播和學術研究的功能。作為東北三省的區域中心城市,沈陽應先人一步打造沈陽方言博物館,幫助人們更全面地認知和感受沈陽方言。博物館除全面展示沈陽方言相關常識之外,還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VR技術播放方言情景劇,增強參觀者的體驗感;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活動,例如方言水平測試等,增強參觀者的融入和互動感。
四、結語
以增強游客對沈陽方言認知感、體驗感和互動感的沈陽方言文化游可以為沈陽旅游文化活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沈陽方言文化的旅游融入,可以成為沈陽旅游的新賣點,方言和旅游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動,有利于沈陽旅游業的經濟發展需求,也有利于達成動態化地保護和宣傳沈陽方言的文化目的。
注釋:
1.帕默爾.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99.
2.胡適.胡適文集(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408.
3.羅伯特•麥金托什.旅游的原理、體制和哲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83.
4.曹志耘.關于建設漢語方言博物館的設想[J].語文研究,2010(02):6.
作者:楊懿楟 齊海英 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