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生態修復農業生態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修復農業生態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生態修復農業生態論文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基地概況

        試驗基地設在寧海縣桑洲鎮里山季村,該地于2012年開始進行生態修復試驗研究。通過項目實施,建成了示范區24hm2,其中核心示范區5.33hm2。該基地屬于山區丘陵地貌,四周植被以毛竹、茶葉為主,灌溉水源為山澗泉水或山頂水庫,清潔無污染,山區稻田屬冷水田型。示范區內田塊土質為黃泥砂土、砂質壤土,酸性,土地肥力為中等偏下。

        1.2試驗面臨的風險及對策

        本試驗面臨的主要風險是:

        (1)自然災害,如臺風、連陰雨等,容易導致田間性引誘劑控制失效,稻瘟病、紋枯病等嚴重發生;

        (2)稻飛虱,稻飛虱重發生有可能造成較大減產;

        (3)稻谷收割后的價格因素,該因素也會影響本試驗結果。為保證本試驗的可靠性,通過農業政策性保險、物理防治、生態防治等技術進行了政策性和技術性支撐。主要包括:

        (1)為加強基地對自然災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基地全部購買了農業政策性保險,保障基地最低收入達500元/667m2。

        (2)為加強對基地病蟲害的技術指導,不定期邀請有關植保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及病蟲害測報,并及時提出防治意見。

        (3)在稻飛虱大發生時,及時進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并適當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

        (4)及時進行優質農產品的宣傳與銷售,確保上市后的農產品被市民所接受,實現優質優賣。

        1.3采用的農業生態修復措施

        1.3.1土質控制技術。通過對核心示范區進行田間調査和土樣采集分析,掌握了農田土壤理化性狀和基礎地力。土質控制技術主要包括:示范水稻生產最佳養分管理技術,合理運籌肥料投入,控制肥料總量,優化肥料種類,適時、定量、精準施肥。通過秸稈還田、增施商品有機肥、應用新型肥料(功能微生物肥、菜餅肥等)、種植綠肥和土壤污染修復作物等多種技術,使用地和養地相結合,提升農田質量和自凈能力,實現農田持續高效安全使用。

        1.3.2物理控制技術。利用害蟲的趨光、趨波特性,選用對害蟲有極強誘殺作用的頻振式殺蟲燈引誘害蟲撲燈,并通過高壓電網殺死害蟲,達到減少田間落卵量、降低蟲口基數的目的;具體為:每1.33hm2掛殺蟲燈1盞。對于小型害蟲如稻飛虱、薊馬、葉蟬、煙粉虱等,則利用其具有趨黃色物體的習性,通過掛黃色黏板來引誘、黏殺,從而減少田間為害蟲量;具體為:在育苗階段,掛黃板20張/667m2。

        1.3.3性誘劑控制技術。針對二化螟、稻縱卷葉螟、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蟲的藥劑防治效果差或抗藥性突出等問題,推廣應用性誘捕器誘殺害蟲技術。通過性誘捕器誘殺雄性成蟲,能有效控制下一代害蟲的田間種群數量,從而減少田間施藥次數。具體為:稻田每667m2掛二化螟、稻縱卷葉螟性誘捕器各1套,菜區每667m2掛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性誘捕器各1套。

        1.3.4生物控制技術。通過進行營造蛙類適生環境來放養蛙類、種植香根草引誘螟蟲、種植開花植物引誘天敵等技術研究,達到生物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田間除草劑和農藥用藥量的目的。具體為:利用山區原有的蛙類分布,進行田角挖塘養蛙的方式,增加水稻田中蛙類的種群數量;田邊主要道路種植香根草引誘螟蟲采卵,然后集中殺滅,以減少田間蟲口基數;種植芝麻等開花植物或保護好田邊路邊的野花,以增加農田中蜘蛛、寄生蜂等天敵的種群數量,從而充分發揮天敵對農作物害蟲的生物控制作用。

        1.3.5生物農藥控制技術。對稻瘟病、紋枯病、細菌性病害及稻飛虱等各種水稻病蟲害,有針對性地使用細菌農藥、BT生物殺蟲劑、植物源殺蟲劑、殺菌劑、礦物油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

        2結果與分析

        2013年夏季,連續45d的高溫導致稻飛虱繁殖快、世代重疊、蟲量上升,據調查,稻飛虱7月3日0.3頭/叢、7月18日1.4頭/叢、9月11日4.6頭/叢,稻飛虱數量呈逐漸增多的趨勢,但還未造成嚴重危害。從性引誘劑引入的成蟲量看,7月10日調查,二化螟成蟲量平均為6.7頭/桶,幅度4~10頭/桶;7月26日調查,稻縱卷葉螟成蟲較多,平均為25頭/桶,幅度18~45頭/桶。從田間為害程度看,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為害較輕,田間二化螟每1000叢有1個為害團,每團為害5~8叢,且直至收獲前未見田間有白穗。稻縱卷葉螟雖引入成蟲量較多,但調查田間葉片僅有少量苞片為害,據此可判斷,二化螟雄性成蟲和稻縱卷葉螟雄性成蟲均已基本被引誘入桶,從而導致田間幼蟲數量急劇減少,因此田間為害較輕。通過農業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產生了持續穩定的經濟效益。據調查,當地雜交水稻平均產值為1500元/667m2,而經過生態修復的田塊,產值可達2100元/667m2,產值增加600元/667m2,扣除生態修復增加的成本200元/667m2,純經濟收入增加400元/667m2。

        3結論

        通過實施農業生態修復各項技術措施,取得了較好的生態修復效果,如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增加了土壤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了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杜絕了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大幅減少了化學農藥的用量,減輕了農殘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避免了盲目、過量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費,減輕了化肥對環境的“立體污染”;同時也具有增加經濟效益的作用,經過生態修復的水稻田產值可達2100元/667m2,純經濟收入增加400元/667m2。通過實施農業生態修復,在廣大農民中建立了農作物病蟲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和“科學施肥”的觀念,實現了農產品生產統一標準、統一程序、統一管理、統一監督,從源頭上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增強了農產品競爭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高效生態農業建設開辟了新途徑。

        作者:陳武健 安學君 陳英子 胡遠黨 劉桂良 單位:浙江省寧海縣桑洲鎮農技站 浙江省寧波市農科院 浙江省寧海縣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總站 浙江省寧波市種植業管理總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福利站免费 | 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