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林業科技推廣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引言
少數民族多數位于偏遠的地區,一般人口較少,森林自然資源豐富,人均占有量高,但由于經濟發展受到種種限制,導致經濟水平不高。林業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但目前少數民族的林業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實行如推廣林業科技等措施,才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狀況,可以保護環境,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2.1相關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
目前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在進行林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一些組織機構和人才隊伍,如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業科學研究中心、地方林業技術推廣站等等。這些隊伍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充分了解當地貧困現狀和林業產業情況,建立起各類公園、苗圃、林場等林業科技實驗場地,積極開展林業科研、推廣工作。這些技術人員充分運用林學、園藝、林業的有關技術,對少數民族的林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2.2對科技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少數民族地區的林業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有關林業科技成果的工作中,培育了一批高技術含量的科研技術成果。在應用過程中,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和回應,實現了科技應用的快速轉化。林業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過程中,逐漸重視科技推廣及使用,大力促進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林業建設和經濟水平發展。
2.3林業質量標準和管理
少數民族地區近幾年充分重視林業質量監督與檢驗,建立起了有關檢測機構,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檢測標準,保證了林業發展質量。林業生態工程質量監理建設得到加強,為實現林業生產科學化、標準化和完善林業科技技術推廣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有效道路。推動了林業技術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推廣,為林業科技的推廣奠定了體系保障。
2.4林業科技培訓教育
林業人才的培養是林業科技推廣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少數民族地區有關部門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了有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既豐富了他們的科學理論知識,同時還提高了林業人員的技術水平。采取多種方式和途徑進行培訓和教育,把目標設立為提高林業職工隊伍的素質,提高勞動者的科技知識水平以及提高相關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得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科技得到有效的推廣和廣泛傳播,專業隊伍不斷擴大。
3林業科技推廣的作用
3.1林業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
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結構發展不完善,實行林業科技推廣能夠使得少數民族的林業改變現有的種植和經營模式,增加林木的品質和數量。隨著林業科技的逐步推廣,還可以實現現代林業建設,使之成為林業產業的龍頭地區。林業推廣能夠為林業產業提供新的品種和新的技術,支持林業產品的質量得到提升。此外,林業科技的推廣還能夠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產品的發展,成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改善林業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林業產業結構。
3.2林業持續發展,推動綠色林業
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林業產業結構以后,傳統林業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的產業結構,因此必須通過林業科技的推廣,建立起創新綠色化的林業管理模式。才能充分展現林業生產過程中相關科技的具體實施,建立起集約型的管理模式,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林業產業管理更加科學化、信息化。通過先進的管理模式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進而形成綠色林業。
3.3優化林業人員結構
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通常都是通過體力勞動來實現的,沒有具體的科學理論做指導,根據自身經驗進行林業發展的模式有極高的不可控制性。林業科技的推廣能夠極大的減少林業工作人員的體力勞動,使工作人員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分配到林業的經營管理方面上來,建立完善的林業模式,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林業發展樹立典范,最終使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人民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4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林業科技推廣存在的問題
4.1林業人員隊伍素質偏低
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產業人員當中,普遍存在著相關人員年齡偏大、素質偏低的情況。高素質人才占隊伍的比重偏低,缺乏年輕的專業團隊,不能夠及時有效的了解國內外林業科技相關發展現狀和趨勢,因而不能做出有效的指導。采取落后的手段應對新的問題,往往造成較大的損失,這對林業科技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推廣十分不利。
4.2林業科技與運用機制不完善
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科技還沒有形成相關的運行機制,各個環節之間單獨運轉,缺乏協調合作,各部門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事倍功半。資源浪費和科技運用不到位,與其他高新技術地區沒有建立廣泛的聯系,阻礙了少數民族地區接受新科技的進度,在國內外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4.3科技投入還有待加強
盡管少數民族地區對林業科技越來越重視,可是科研經費的投入與需求相比嚴重不足,缺乏多方面的投入。據了解,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因為經費緊張,地區貧困等因素,造成的林業科技投入十分低下,占林業總投資的極少部分。因為少數民族地區較為偏遠,林業的投入見效慢,直接效益低,當地部門對上級資金的申請十分困難。吸引外來投資的力度不夠以及前景不被看好,導致籌集不到資金,嚴重制約了林業科技在這些地區的推廣,使得林業的發展出現了科技后勁不足,林業科技水平下滑等問題。
4.4科研成果轉化滿足不了需求
林業科研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就是科研成果轉化。目前為止,少數民族地區的林業科技的研究成果與林業的產品生產脫節嚴重,林業生產應用不到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小面積的實驗和示范,與綠化實踐相結合不緊密。科技素質偏低、激勵機制不力等,投資不足的問題與之相結合,導致林業科技難以大面積的推廣,林業科技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4.5面臨新的挑戰
新形勢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相比國內外的前沿技術還尚有欠缺。當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工作難以跟隨時代科技前沿,在面臨諸多問題上有一定的遲緩性,在提升林業的品質,促進生態文明等新形勢下,如果難以適應就會被一落千丈。
5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林業科技推廣途徑
5.1大力培養相關人才
人才的引進對林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力,能夠快速適應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重視人才的培養就是為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科技發展的未來做出保障,人才問題得到解決,才可以實現下一步經濟增長與“走出去”的戰略目標,因此要借用各種方式,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并加強對本地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得以適應新的潮流。在與國內許多尖端機構加強合作交流,務必將少數民族地區的林業相關人員培養成懂創新、知識全面的復合型人才。帶領少數民族地區林業科技“走出去”。使得少數民族的林業產業能夠帶動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騰飛。
5.2對外吸引資金,加大投入
上面說到由于林業的見效慢,效益低等問題導致林業的經濟效益低,投資少的現狀,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由少數民族的政府出面,形成科技投資的新體制,政府應當承擔吸引外資的主要任務,對上級扶貧和發展資金進行合理規劃,用來對林業科技推廣的投入。此外,還要向外界進行招商引資,運用本地的資源優勢和高質量的林木等特點,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吸引有興趣的外界投資者,實現整個少數民族地區摘掉脫貧的帽子。
5.3實行機制體制改革
針對不匹配的問題,要抓緊實施機制體制改革,相關部門和人員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形成林業科技成果的快速準確高效的運用。林業科研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確立出一套現實有效的可行方案,針對林業科技推廣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機制體制改革。最好建立起一套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取代原有的舊體制,同時政府和相關企業要加強推廣力度,進行普及宣傳。
5.4保證基礎,開發新技術
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在發展林業以及推廣新技術的同時,一定要切實鞏固好原有的林業基礎。因為林業基礎是林業產業發展的脈搏,在一些基礎技術上也可以有相關專業人員做出新的突破,實現林業基礎的跨越性發展,但同時要注意把握由基礎技術到新技術的運用。在開發新技術方面,可以借鑒國內外其他地區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靈活運用到自身,緊緊圍繞林業科技的前沿進行開發。
6結語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和發展離不開林業產業,同時更離不開林業科技的推廣,在面臨長期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要緊緊抓住傳統林業基礎的精華,把握時代林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運用科學技術為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路。
作者:丘立平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林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