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吉林省林業建設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對林業重要性認識不夠。受宣傳工作的影響,吉林省林業建設還停留在以政府為主導和主要參加者的層面,社會大眾對林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筆者經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少部分官員和部分普通百姓對林業發展認識模糊,認為林業建設是國家的工作,與自己無關,因此參與的積極性不夠。甚至部分主管林業部門的官員在工作中存在不作為或是敷衍,未能徹底貫徹落實吉林省林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指示精神,對林業的發展建設起了不利作用。
(2)相關部門對林業違法行為打擊力度較輕。除了對林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之外,在少數干群思想里還有輕視法律,不注重生態環保的思想,在地區經濟發展中仍有少部分官員走先發展后治理,拿生態環境破壞作為經濟發展的代價的落后工作方法。其具體表現為:隨意砍伐保護林,焚燒秸稈,違法占用林地發展房地產等。有的官員對國家和吉林省關于退耕還田,退耕還林,退耕還濕等政策落實不夠,都是當前吉林省林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3)林業建設受資金不足制約。吉林省經濟長期以農業和重工業為主,經濟形勢一般,對林業發展投入的物質和資金有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限的資金投入成了吉林省林業建設的瓶頸。
(4)森林更新換代工作滯后。為了貫徹國家的保護森林的相關政策,吉林省制訂了一系列保護森林的具體實施辦法,有一條就是限制采伐。這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森林,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森林的新陳代謝換代工作稍有滯后。如何解決因此帶來的林農積極性下降等問題,對林業工作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挑戰。
(5)體制改革不夠深化。我國現行的林業制度基本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集體林權制度,即森林屬集體所有,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家正在對現行林權制度進行分類經營式改造,逐步推進林業發展建設的權,責,利體制,理順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以促進林業事業能夠更好地建設發展。
2吉林省林業建設發展政策建議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指示精神,吉林省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的林業建設思路主要是:把保護放在首位,把多種經營作為重點,把產業化發展作為目標,開創在保護中經營,在經營中發展的路子。在建設性措施上要加大5個力度。就此思路,筆者給出以下幾個政策建議。
(1)大力加強林業宣傳工作力度。首先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發展林業的氛圍,從而盡可能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投身到林業建設中來。黨在吉林省和吉林省政府的宣傳部門應該充分利用掌握的輿論工具對林業發展建設進行深入而廣泛的宣傳,使林業建設,林業法律意識深入人心。
(2)財政支出向林業適度傾斜。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林業是一個建設周期長,盈利性不高但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部門,因此吉林省相關部門應當更好地利用財政來支持林業發展。這份兩部分,一是積極向中央爭取政策扶持,使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責林業建設經費,從根本上緩解資金不足的問題。再有,吉林省可以針對林業招商引資,吸納一切積極因素共同進行林業的建設。
(3)不斷深化林業制度改革。前文筆者曾經談及,我國現行的集體林權制度承接了計劃經濟時代的林權體制,因此不適應新時期林業建設發展要求。吉林省政府在保證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框架下,要逐步推進集體林權流轉體制改革,與工業等部門比照,明晰權責,調動廣大企業和群眾建設林業的積極性。
(4)強化林業執法的力度。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吉林省的林業建設發展離不開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森林警察和護林員是森林一線工作人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同時,要發動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愛林,護林。只有這樣,林業建設才能真正成為群眾廣泛參與的一項公共事業。
(5)重視科技的作用。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吉林省林業發展建設不能忽視科技的重要作用。從品種引進,到樹木培育,到防蟲害,防旱澇,防寒潮等一系列過程中均需要科技的支持?,F階段林業建設的科技投入還很落后,吉林省政府應當組織專業人才深入林區,實地指導,從而提高林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6)強化對林業的總體管理。林業的管理,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對森林生態的維護,使森林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從而實現永續發展的基本過程。吉林省相關部門要采取適當措施,逐漸提高森林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從而使之能夠永續地為人類所利用,進而真正達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宏偉目標。
3結語
林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是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部門。發展林業,是維護生態環境的內在要求,是促進相關經濟產業發展的巨大動力,是造福子孫,功及千秋的大事。加快林業發展建設,不僅僅是吉林省,更是全國人民的一項巨大而緊迫的任務。
本文作者:劉海峰、李先強、溫紅哲 單位: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