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林業的快速發展,有害生物防治也面臨全新的挑戰,尤其是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警和預報體系亟待加強和完善。本文闡述了內蒙古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特點,分析了有害生物的防治狀況,論述了有害生物監測預報相關技術,旨在不斷提高我國林業現代化發展的水平。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
林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事關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環境安全。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離不開營林技術的不斷進步,本文結合筆者經驗,圍繞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進行闡述,供業內人士參考指正。
1內蒙古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特點
(1)近年來,內蒙古根河病蟲害發生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冬天氣溫上升且降雪量少的情況下,越冬害蟲劇增。比如,在阿爾山和烏爾旗汗蟲害較為嚴重;落葉松鞘蛾輕度發生,模毒蛾,稠李巢蛾等蟲害中度發生。(2)楊樹蛀干害蟲基本得到控制,但個別蟲害仍呈局部上升發展的趨勢,比如青楊楔天牛蟲害的面積遞增迅猛。(3)鼠害整體上仍呈上升態勢,由于對棕背平進行了專項治理,危害得到控制,莫氏田鼠、大林姬鼠、黑線姬鼠發生也呈下降趨勢,近年來,由于補植補造場地增多,高山鼠害危害面積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個別地塊高山鼠兔危害十分嚴重。(4)病害發生趨勢趨于平穩,松針紅斑病、落葉松早落病經過有效治理基本控制,樺樹黑斑病發生呈上升趨勢。
2內蒙古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
近年來,內蒙古根河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從過去的單一防治走向了系統防治,不僅構建了監測預警、檢疫御災以及防治減災體系,同時也全面加強了防治檢疫機構隊伍建設。主要體現在:進一步控制了內蒙古根河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緩解了危險性有害生物嚴重擴散蔓延的趨勢,有效防控了外來的有害物種災害,降低了有害生物成災率,提升了災害測報準確率。越來越完善的有害生物防治體系為有效保護內蒙古林業建設成果,維護生態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內蒙古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
3.1監測預報工作的硬件和軟件建設
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來武裝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體系,提高監測預報的水平。一方面在監測點配備和完善各種調查取樣、通訊交通以及信息傳輸等設備,來構建系統全面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網絡;另一方面要及時更新監測和預報技術的相關軟件,完善各項監測對象的測報辦法和相關標準,推動測報系統能越來越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3.2宏觀趨勢預報和微觀生產預報
林業部門在進行監測預報工作的過程中,既要做好宏觀的趨勢預報,同時也要做好微觀的生產性預報。尤其要重視基層的生產,避免防治工作被動和流于形式,喪失了防治的有利時機,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也為防治指導工作發揮先導作用,有效避免病蟲害造成巨大的損失。
3.3加強林業有害生物檢疫
要做好造林苗木檢疫工作,通過建立無檢疫對象的林木種苗基地為新造林地提供優良的種苗資源,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同時要加大造林苗木在產地和運輸過程中的苗木檢疫工作力度和執法力度,不僅在苗木栽植前進行嚴格的消毒和殺蟲處理,同時要加強木材調運的復檢工作和檢疫工作。在木材抵達目的地后,由當地的林業檢疫部門進行檢疫后方可使用,一旦在檢疫過程中發現林業有害生物,應及時進行集中燒毀處理,避免有害生物災害發生。
3.4數據利用和管理
隨著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和資料也日益增多,為林業技術人員學習和掌握有害生物的知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為更高效地識別和診斷有害生物,做好病蟲害的防治,要做好各類有害生物樣本的信息資料的管理,存儲清晰,定期維護,為后續林業部門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和決策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信息技術支撐。
3.5林業有害生物診斷
要充分利用好網絡系統及資源,通過與高校等科研機構進行合作,搭建專家會診進行遠程在線診斷,進一步提升病蟲害診斷的準確率。
4結語
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也越來越科學化、精確化。利用新型的監測預報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調查的監控,同時也可以有效利用林業病蟲害的相關數據,為后續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客觀有效的技術信息支持,在林業的建設和管理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吳金金,李崇雋,向倩倩等.省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系統研建[J].南方林業科學,2015(2)
[2]湯雷.淺議縣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與管理[J].綠色科技,2014(3)
[3]閔祥菊,毛力.關于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的幾點思考[J].新農村,2012(7)
作者:姜萍 單位:根河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