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旅游管理的素質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對旅游管理人才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為此,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搜集數據,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素質的內涵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結合該專業客觀實際,從政府、學校、企業、學生四個方面,對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提出具體辦法。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素質;培養
一、研究基礎
1.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去旅游的人絡繹不絕,旅游業不斷發展壯大。在國家積極引導全方位推行全域旅游的形勢下,我們的傳統旅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各大高校旅游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2.研究意義
旅游行業發展形勢好,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既要面對來自各大高校旅游本科專業人才的挑戰,又要面臨“智慧旅游”形勢下失業的危機。學校不斷擴大招生,只重“量”,不重“質”,旅游經營者苦于“招聘難”,旅游專業人才苦于“就業難”。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素質培養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3.專業素質的內涵
專業素質是指能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包括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不同的素質對應相應的能力。
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素質培養現狀分析
(一)基于調查的分析
1.對旅游專業的認同度。12.6%的學生非常喜歡自己的專業,47.4%的學生比較喜歡旅游專業,34.7%的學生一般喜歡,僅有4.2%的學生不喜歡旅游專業。由此可知,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絕大多數喜歡旅游專業,對本專業有較高的認同度。2.是否從事旅游相關行業。根據調查數據顯示,49.5%的學生比較愿意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其中35.8%的學生希望成為教師,11.6%的學生希望從事導游工作,僅有8.4%的學生希望從事餐飲行業。總體來看,大多數學生畢業后愿意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但是有9.5%的學生不愿意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是選擇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進企業等。3.不愿從事相關工作的原因。由以上數據我們得知有49.5%的學生比較愿意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9.5%的學生不愿意從事專業相關工作。9.5%的學生不愿意從事專業相關工作,主要原因有:社會地位低、工作勞累、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沒有前景、薪酬低等,其中工作勞累占28.4%,認為工作時間長、沒有前景的各占20%,因社會地位低不愿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的占17.9%,另外因自身原因的占24.2%。4.是否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調查結果顯示,5.3%的學生有非常清晰的職業規劃,24.2%的學生有比較清晰的職業規劃,38.9%的學生職業規劃一般清晰,但是有26.3%的學生職業規劃比較模糊。5.高職旅游管理的專業素質構成。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該專業素質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依次為:積極的職業態度、靈活的變通思維、較高的文化修養、過硬的操作技能、能吃苦耐勞、堅忍的意志等。6.本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以及建議。據調查顯示,2.1%的學生認為目前課程設置非常合理,37.9%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比較合理,39.0%的學生認為一般合理,15.8%的學生認為比較不合理,5.26%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非常不合理。
(二)調查結論
1.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不高。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很多喜歡自己的專業,卻不愿從事專業相關工作,很多是因為來自親朋對旅游行業的刻板印象,認為旅游行業是一個“朝不保夕”的工作,缺乏對旅游行業客觀的看待,間接導致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流失。2.缺乏職業測評和職業規劃。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僅有職業規劃是不夠的,從某種角度上看,職業測評甚至比職業規劃更重要。職業規劃解決的是“我想干什么”,而職業測評重點解決的是“我能干什么”、“我適合干什么”,因此在職業測評上還有待加強。3.缺乏實踐操作培訓課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戶外實習在大一的下學期,時間1—2天不等。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以一個“旅游者”的身份去學習當地的旅游文化、觀賞秀美山水、考察旅游市場,而不是以一個“從業者”的立場、一個導游的身份,導致實習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4.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足。高職旅游管理學生的培養方案只要求學生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就可以,雖然培養方案從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的角度來設計,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高職旅游管理應該要求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素質的提升途徑
(一)政府的角色
政府應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旅游管理技術以及做好旅游行業的宣傳工作。通過報紙、雜志、公益廣告等形式,樹立起一個嶄新的旅游行業形象,如導游知識淵博。除此之外,應該給專業行業從業者一些看得到的實惠,比如旅游淡季,導游工作的安排、詳細的導游等級薪酬制度等,讓我們的行業從業者覺得這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有奮斗目標,工作有干勁兒。
(二)學校的任務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提高專業認同度。學校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的職業觀念,建立起任何工作都需要從基層干起的理念。強化教師隊伍,優化課程設置。一方面要強化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和技能,以培養出“雙師型”的“學生”;另一方面可適當增加實驗課程的課時。
(三)企業的角色
企業可以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和晉升標準,以便于旅游從業者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可以根據崗位要求制定員工的晉升標準,進行各種方式的培訓,將加大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使員工有努力的方向,同時,旅游企業必須使薪酬與員工的能力和崗位業績直接掛鉤,工資績效最好公開透明,按章計算,以理服人。
(四)學生自身
1.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隨著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幾乎每年畢業都是學生的“就業最難季”。這種“難”卻是相對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出游觀念的轉變,使旅游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該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先就業再擇業,抓住行業機遇,占據就業制高點。2.加強學習,扎實理論功底。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他們的文化理論知識要弱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因此,學生應該加強學習文化知識,扎實理論功底,尤其在英語方面,應該對自己嚴加要求,化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爭取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四、結語
高職旅游管理作為高校旅游管理隊伍之一,應該“多平臺助力,全方位培塑”,但是提高整體旅游管理高職生的專業素質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需要政府、學校、企業以及學生共同努力,如此才能將旅游管理高職生培養成為旅游行業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羅凱敏.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智富時代,2015,(7).
[2]田娜,王麗華,劉婷磊.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素質培養研究綜述[J].學術交流,2013,(7):65-67.
作者:高春璐 陳淑萍 單位: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