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本科實踐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相對,是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平臺。旅游管理本科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對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至2013年,旅游管理類本科專業,全國高校布點近700個。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而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又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年來,教育部旅游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也正在制定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方案國家標準,因而本研究探討更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
1、主要課程及其相互關系
根據旅游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從事的職業(行業)與適應崗位,結合現有教學實踐,我們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一般應包括理論課程中的實踐環節、專業考察、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撰寫四個部分。理論課中的實踐教學是為幫助學生理解課程中的概念、原理、工藝流程等等。學生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非職業化的,模擬實訓的工作環境不是真實的工作環境,而是仿真環境。現場觀摩中,雖然工作環境是真實的,但學生充當的只是“旁觀者”角色,它們不能替代專業考察與畢業實習。專業考察的教學方式主要為現場實訓與主題調研,提供的是真實的工作環境,但學生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也都是非職業化的。現場實訓是通過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達到擴大視野、增長知識、提高技能的目的,但其參與程度仍不及“員工”角色。在主題調研中,學生充當的也只是“旁觀者”的角色,但應比現場觀摩思考得更為深入。專業考察中學生社會角色的真實性介于理論課實踐環節與畢業實習之間。畢業實習常見的教學方式是頂崗實習,是完全真實的工作環境與完全真實的社會角色,學生擔當的角色是職業化的,通過“頂替”企業員工崗位,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學習知識,提升技能,涉及多門課程,具有綜合性。畢業實習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增長知識,而且要能總結經驗,形成見解。項目合作也是畢業實習可用的教學方式,可被看做是頂崗實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嚴格地說,畢業論文只是課題研究結果(結論)的一種表達形式,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我們習慣上所說的畢業論文還包括與論文相關的課題研究。畢業設計則是針對某一課題,綜合運用本專業有關理論和技術,作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是總結性獨立作業。畢業(設計)論文撰寫一般應采取個別指導的教學方式,是對本科階段所學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與前述實踐課程相比,畢業(設計)論文側重于創新。畢業論文撰寫側重于理論創新,畢業設計側重于應用創新。
2、教學內容與目標要求
由前述可知,理論課實踐環節、專業考察、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撰寫之間在知識的掌握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方面可相互補充,而且由理論課實踐環節到專業考察、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撰寫遵循了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到具體的認識規律。它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要求也應遵循上述規律;教學內容既要符合教學目標要求及人才培養要求,又應具有開放性,以利于教學創新。
二、實踐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學時學分分配比例偏小
國際知名旅游院校都重視旅游實踐教學。如澳大利亞國際旅館學校,在校期間有3個學期讓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學生必須在旅游服務性行業工作520小時,管理性實習同樣是520小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校,在時間分配上,實習占整個教學時間的60%。國內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實踐課約占15%,實踐課程課時分配比例偏小。國內旅游管理專業畢業實習一般為18周,基本能滿足一到兩個方面的實習的需要,如酒店和旅行社實習。但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課時為6-8周,時間太緊,不利于開展較充分的研究。而踐教學環節常常因設施不全而變成理論講授課,從而使實踐課實際占比更小。在學分分配上,一些院校實踐教學占比約為11%,有的不足10%,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
2、教學內容偏離就業需要
目前高校旅游專業在校生人數近50萬(含專科),人數雖多,但有些高校旅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偏離就業的需要,使教學與就業難以對接。有的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教材建設滯后,教材內容脫離實際,已不旅游管理本科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設置及其優化符合旅游新業態發展需要。
3、師資與教學不匹配
國內大多數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是以其它學科為背景的學院為依托,或是在其它學科基礎上改辦而來,不少教師是由經濟類、管理類、史地類、語言類等專業轉改而來,實踐經驗極少;即使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科背景的教師,也是從學校到學校而成為一名教師的,大多實踐經驗與實踐能力不足。
4、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缺乏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缺乏可操作的考核評價體系,評價主要還是停留在書面測試上,難以檢測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有的是教師觀察計分或憑印象計分,計分缺乏規范性。畢業實習評價主要是依據企業的評價,而企業也沒有一個可操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實習結束后一般也沒有統一檢測(考試),所以也只是觀察計分或憑印象計分。
5、忽視畢業論文實踐意義
教學中往往本末倒置,注重畢業論文寫作的指導,包括論文結構、格式要求等,而忽視對課題研究的指導,包括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路徑等的指導。在畢業論文的評價中,也注重的是對“寫”的評價,而輕對“研究”的評價。
三、實踐課程設置優化
1、完善實踐課程開發
增加實踐課學時學分在總課程中的占比,使學生有更多的實踐學習的機會;不同的理論課程有不同的實踐環節,實踐環節之間,實踐課與理論課之間,應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在實踐學習中的作用,重視課題研究指導;制定實習手冊,規范學生實習工作與教師實習指導工作;結合教學方式、課程屬性、教學內容與目標要求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規范考核方式。
2、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結合
校內實踐課多為模擬實訓,使用成本低,可與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是一種比較便利的實踐教學途徑。但校內實訓不能代替校外實習,校內實訓畢竟是“模擬”,而不具有真實的工作環境。校外實習具有真實的工作環境,真實的工作環境比模擬工作環境復雜,有時還會遇到突發情況,這對訓練學生的適應能力、判斷能力、應變能力、現場組織能力等具有積極意義。
3、實習內容多樣化
實習內容多樣化能為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學科背景等選擇多樣的實習內容。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方向上的多樣化,如景區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旅行社服務與管理等;二是崗位設置的多樣化,即在同一專業方向上設置不同的實習崗位,如酒店實習設置前廳崗位、客房崗位、餐廳崗位等。這既有助于學生在專業上綜合發展,也有助于其個性化發展。在實習內容設置上,不僅注重基本技能的培養,也注重管理技能的培養;不僅體現操作能力的培養,也體現研究能力的培養;不僅有職業崗位教學,還應有研究項目教學;從而體現本科層次實踐教學的特點。
4、加強創新與創業引導
實踐出真知,應鼓勵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獲得新知,對原有知識與工作流程敢于質疑,敢于發現問題,并提出修改與創新建議。應通過實習任務確定、作業布置、考核評價以及課題研究、畢業(設計)論文撰寫等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引導。課程設置不僅要面向就業、面向人才市場,而且應面向旅游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旅游房地產等新業態,以利于學生畢業后創業。
5、落實教師從業經歷
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領域,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雖然一些院校在建設“雙師型”隊伍,但因沒有相關制度進行匹配,對“雙師型”教師的界定也莫衷一是,所以積極意義不大。教師應具備與講授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素質與能力,要求具備行業、職業從業經歷,而不僅僅是具備“雙證”(教師資格證+職業資格證)。著名的“落桑模式”要求教師每隔三五年回到企業中去,接受行業最新知識,以充實、更新教學內容。
作者:任喚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