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紅色旅游產業后續發展潛力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旅游業已經帶動了整個服務行業的大發展,實際上也形成了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全國各地在旅游業上投資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這為紅色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國家從幫助革命老區、培育新的增長點出發,積極支持地方開發紅色旅游產品,舉辦了“紅色旅游交易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紅色旅游推廣活動,使紅色旅游逐步形成規模并開始走俏市場,進而把紅色旅游在真正意義上地推向了全國的市場,開辟出了廣闊的新天地,開啟了紅色旅游市場化過渡階段。2004年國家旅游局正式啟動了“紅色旅游工程”,頒布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贛、滬、浙、閩、粵等七省市共同簽署的《七省市共同發展紅色旅游宣言》,國家領導人先后就“發展紅色旅游業”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引起了全社會對紅色旅游的廣泛關注。追尋先輩足跡、走訪革命圣地、再訪光輝歷史、感受革命精神的紅色旅游就日益受到游客的熱烈歡迎。紅色旅游業已經開始邁步全面走向市場,向做大做強的方向快速發展。
紅色旅游資源是中國革命先烈進行偉大革命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升華,也是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產,具有世界性、歷史性、時代性。紅色旅游是一項特殊的旅游活動,它集合了政治教育、經濟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它借助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的形式,讓游客在休閑娛樂的旅游過程中自覺地接受愛國主義與革命傳統教育。發展紅色旅游,不僅可以加強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教育,促進國民的民族感情、弘揚民族精神,而且還能促進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是一項具有多重效益的戰略舉措。
1.有著廣闊的市場拓展空間。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物質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我國的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逐漸增大,在整體的經濟運行中發揮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預計,21世紀的中國旅游業將繼續高速發展,并有可能在202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游客接納國。各項經濟數據也表明,在所有旅游產品中,越是含有文化元素和文化內涵就越有吸引力,生命周期也就越長。這些旅游文化元素主要是指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名人的舊居、文化環境、風土人情、哲學觀念、宗教信仰以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歷史遺跡等,通常都蘊含著豐富的、主題鮮明的文化主題,而紅色旅游就是屬于這樣的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我國紅色旅游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客源市場不斷擴大,有著巨大的開拓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
2.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紅色旅游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地域精神會對當代的成年人和廣大的青少年學生產生深刻的歷史教育意義,有利于我們感受上個世紀老一輩革命家可歌可泣的英雄歷史,接受革命教育,并深埋在我們的內心里。尤其是能使青少年更自覺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并自覺地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社會主義道路,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紅色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鞏固黨和國家執政的基礎,而且能夠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使其能夠自覺地抵制西方不良價值觀的影響,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想基礎;不僅可以教育普通老百姓要愛國、珍惜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更能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水平。這是貫穿紅色旅游整個活動的靈魂,是我國開展紅色旅游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
3.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良好選擇。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價值就是把老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進而帶動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多數的紅色景區都地處偏僻的邊遠山區,紅色旅游的發展能夠切實為老區的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把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無形的精神財富轉化為現實的物質財富,進而把紅色資源逐漸轉化為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甚至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并最終提高老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其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所以,紅色旅游的發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扶貧工程,有助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
三、轉變思路促進紅色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
紅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兼顧當前發展和未來規劃,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保持環境資源和紅色資源的有效和完整。在給紅色資源所在地的政府、居民、游客等主體帶來經濟效益,在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護革命歷史遺跡的基礎之上,打造良好的紅色旅游品牌形象。既能讓當代人享受到愉快的旅游,又不會妨礙子孫后代對高質量的旅游需求;既能夠滿足紅色旅游經營者的經濟利益,又能滿足游客的利益和紅色資源所在地居民的權益,從而實現紅色旅游業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1.保護為先,在保護中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首要的就是保護,其次才是開發,即在保護中開發,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紅色資源與生態環境都是紅色旅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因地制宜,構建并完善嚴格的專門的保護體系,對紅色資源和生態環境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在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的同時,提倡更加環保的旅游形式,使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呈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其次,保護當地的民風民俗,紅色旅游資源所在的革命老區最鮮明的特色就是當地的民風淳樸,開發應做到在延續淳樸民風的同時引領其走向現代化。
2.統籌協調,走區域合作道路。紅色旅游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思路下,走區域合作的道路就成為了最為現實可行的選擇。區域合作聯動,區域的協調與合作,整合優勢資源,實現紅色旅游產品的優勢互補,共享紅色資源優勢,共同開拓客源市場。充分結合多種旅游類型和多種旅游資源的優勢,促成點、線、面的有效結合,延伸紅色旅游產業的產業鏈,開發具有綜合性和復合型的旅游產品,進而增加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并最終形成產品大、市場大、線路精的紅色旅游發展格局。
3.創新品牌,突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提升產品的吸引力。目前不同紅色景區開發出來的紅色產品大同小異,品種單一、缺乏差異性,許多紅色景區盲目地開發紅色資源,別人怎么開發,自己就盲目跟風,紅色旅游的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業已成為事實。對于全國的紅色旅游資源,要避免出現雷同開發、同質化競爭而導致資源浪費的現象,并為紅色旅游的日后可持續發展留下品牌設計和創意的空間。③紅色景區應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所在地的人文條件、自然生態條件、及區域條件,重新完善定位,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加大創新力度,全面提高紅色旅游產品的品味,豐富游客的參觀游覽的內容和范圍,不斷優化紅色旅游產品的結構,才能不斷滿足市場日益多變、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紅色旅游線路和產品,樹立紅色旅游品牌的新形象,提高與其他旅游景區的市場競爭力。
4.牢固樹立以客源市場為導向的新觀念,開拓國內國外市場。目前,在校學生和中老年群體是我國紅色旅游的游客主要來源。④客源相對較單一,應細分市場,把市場做專做精、做大做強,吸引不同年齡段和不同職業的人群,從而開發出更為廣闊的客源市場。針對老一輩的長者,開發出的旅游產品能夠使其觸景生情、緬懷過去;針對年輕人,紅色旅游產品應當能夠滿足其獵奇、探索的心理需求;針對職場人士,紅色旅游產品應當能夠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創業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⑤在注重國內市場的同時,應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紅色旅游在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懷舊旅游,與其他的旅游形式相比,更能對人們的心靈產生震撼作用,由于上個世紀中國轟轟烈烈的革命中一些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偉大的領袖人物(比如、)、以及國際知名人士(如白求恩)等都對國外的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時將我國的紅色產品與其他資源(如文化、民族風情等)融合在一起,以滿足國外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挖掘國外游客資源。
本文作者:蘇博、王志剛、蔡慧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