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教育部出臺了“職教20條”等針對高職教育的利好政策,有效推動職業教育深入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介于研究型大學和高等職業教育之間的特殊類型,面對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質量要求,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措施。在闡述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崗位能力三方面全面分析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提出明確培養目標、創新課程體系、緊抓課程建設、深化實踐教學等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途徑,并提出多層次提升專業教師水平、以學生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完善教學管理工作等保障措施。
[關鍵詞]職業能力;旅游管理;應用型本科院校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職業能力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職業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職業培養是指對準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人員,以開發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訓練。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其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一般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什么是應用型人才”,二是“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李平(2013)提出,企業需要什么,學校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校要求學生應達到三個方面要求:一是借助科學方法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是能完成新的科研和技術開發項目,三是在應用理論、科研方法的技術性生產中具備引進、優化和監控新方法、新工藝的能力。徐理勤(2015)認為,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必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明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規格;二是調整和優化培養方案;三是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二)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模式
國外對于職業教育及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國“雙元制”培養、丹麥“學徒制”、英國職業培養績效評價、加拿大CBE課程、澳大利亞TAFE模式、美國“企業大學”等研究。國內對于職業教育及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職院校范圍,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涉及較少。蔣曉光,孟祥霞(2011)開始對英國本科職業培養經驗進行總結,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進行學位與職業培養結合嘗試。高權德,高妍妍(2014)開始思考普通本科院校引入職業培養問題,提出職業培養是彌補普通本科教育中職業技能教育缺失的需要,是本科教育健康發展與學生就業的需要。陸原(2016)對本科院校開展職業培養提出了建議,并且討論了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引入職業培養機制是適逢其時。馬樹超,郭文富(2019)在國務院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背景下再次強調,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養并舉,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
(三)構建應用型本科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對普通高校的要求是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在銜接過程中需要提前做好職業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培養厚知識、強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其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和專業群建設同樣離不開職業能力培養。構建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體系,就是要解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操作過程中的銜接溝通不暢的問題,加快產教融合落地實施進程。因此,基于旅游管理工作對語言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銷售能力、創新能力的較高要求,構建跨專業職業培養體系,對于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構成要素
(一)基本能力
1.自我學習能力。自我學習是一種終生能力,具備自我學習能力,能夠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形成獨立見解的思維習慣。在職場當中,獨立完成工作任務,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是每個企業對于員工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我,自主學習崗位知識和崗位技能,能夠提高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2.信息處理、數字應用能力。大數據、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對于學生要求越來越高,基本的數據處理、圖像處理、文字處理能力已經不足以滿足旅游行業對于專業職業能力的要求,還應該具備數據分析和計量分析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信息處理的能力。3.實踐動手能力。理論付諸實踐才能夠讓知識創造價值,旅游行業實踐性強,對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專業職業能力基本要求就是具備實踐動手能力,滿足企業崗位需求,快速實現知識轉化。
(二)核心能力
1.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2.具有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所需的專業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3.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基本業務的處理能力;4.具有相關商務管理方面的處理、協調、培訓、溝通、協調等能力;5.具有熟練操作各種辦公軟件如office辦公軟件、用友財務軟件以及辦公室相應硬件設施操作能力;6.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
(三)崗位能力
1.專業培養的職業能力2.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3.“互聯網+旅游”職業能力要求表3“互聯網+旅游”職業能力要求
三、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途徑
(一)明確培養目標
要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首先必須踐行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標準一體化,主要為旅行社、旅游景區、OTA、國內知名快捷酒店集團等培養基層服務人員和中層管理者。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具有“專業知識基礎好、上崗快、實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培養特點,具備較高的職業經理人培養潛質。
(二)創新課程體系
創新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就是要突出基礎適用、服務專業建設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高等數學的授課內容、學時數以及授課方式;以專業能力為導向構建專業課程體系,以“旅游企業管理能力、旅游服務綜合技能、旅游策劃與設計能力”培養為目標,形成有利于學生就業的課程教學體系。
(三)緊抓課程建設
做好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建設,需要構建課程內容與行業企業需求零距離建設格局,圍繞專業應用能力組建“旅游基礎理論”、“旅游服務技能”、“旅游策劃與設計”等課程群,同時引進創業類課程,以適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自主創業的需求。
(四)深化實踐教學
深化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需要踐行專業見習、專業實訓、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化,依托虛擬訂單班、學科競賽、職業資格證書、大學生社會實踐、專業技能訓練、見習實習開展全程式、多元化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此外,還可以引入“1+X”證書制度,打造研學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創建虛擬訂單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四、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保障措施
(一)多層次提升專業教師水平
一方面,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有計劃地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外出訪學、課程進修和掛職鍛煉。對于新引進教師,幫助其制定五年業務規劃,完善落實青年導師制,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邀請專家學者開展教學改革和論文撰寫講座輔導,快速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共同完成專業實踐強的課程模塊,以活動和項目為載體推進教師專業實踐水平的提升。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參與企業實際項目,聘請實習單位和知名旅游企業經理人來校講座,擔任客座教授、兼職講師,校企合作共建雙師型教學隊伍。
(二)以學生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
踐行OBE理念,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作為突破口,圍繞產業學院發展模式,深入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課、賽、證、習、業”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好就業、就好業”提供保障。契合時代要求,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大數據思維,進行跨專業合作,開設“大數據旅游”相關課程,打造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踐中心、大數據旅游實驗室等,為龍江全域智慧旅游儲備人才。此外,積極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綜合采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在線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三)完善教學管理工作
首先,積極探索適合旅游管理專業特點的教學模式,建立健全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并認真貫徹落實。通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針對專業發展關鍵問題展開教學研討,著力解決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的共性問題。其次,在旅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培養過程中,積極向學校爭取人才培養改革項目、平臺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集群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實踐實訓條件建設、運行經費等多方面保障。最后,強化教學各環節質量監控體系。一是堅持對日常教學活動的檢查;二是加大課堂教學監控體系、實踐教學監控體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監控體系、考試考查質量監控體系等專項檢查力度。
[參考文獻]
[1]張坤,崔娟敏,宋波,胡晶.職業勝任力視角下應用型本科專業就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21(21):177-179.
[2]陳寅磊.基于新時代跨境電商職業能力特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23):39-41.
[3]張坤.本科院校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9(8):30-32.
[4]葉飛帆.產教融合: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目標和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11):49-50.
[5]徐國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實證分析與策略研究[J].教育評論,2017(8):28-32.
作者:車鑫 李媛媛 單位:大慶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